文/宋倩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毛泽东同志对广大青年的亲切比喻,当代大学生要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但如今,大学生道德冷漠现象普遍存在,已然制约了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深入探究大学生出现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发展。
从认识层面看,道德信仰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划分成五种需要,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越具有道德信仰的意识,道德信仰是在精神层面上对自我的超越。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调动人的情感与意志,坚定理想信念,赋予人们朝着目标不断奋进、顽强拼搏的勇气与动力,获得人格上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过充实有意义的人生。“信仰是对一种价值的坚信和敬仰,是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关注”[1],因此,大学生必然需要形成道德信仰,在人生路上努力奋斗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从实践层面看,道德信仰是对大学生实践行为的柔性约束。法律和校园规章制度是对大学生的硬性要求,大多数大学生为了避免违反制度受到惩罚而选择遵守校规校纪。但是,大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而违反校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道德信仰的建立对于大学生来说极其重要,“道德信仰时刻控制着人的行为和品格”[2],大学生道德信仰一旦形成,便会从内心深处尊重规则,并外化于行,具有道德的自觉性。
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信仰,对于个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信仰危机,部分学生精神空虚、道德麻木,这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当代的大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第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树立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既包括社会物质环境,又包括社会精神环境。首先,社会物质环境对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体现在“现代人的物化和异化,使人越来越深切感受到精神家园的失落”[3]。当前正处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竞争意识愈加强烈,社会上极易出现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当人们试图享受物质利益带来的快感,就会导致精神上的彷徨和停滞,甚至会做出为追求物质利益而触犯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社会上所出现的追求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行为选择更加在乎个人的利益得失,造成价值取向紊乱,影响了大学生正确道德理想的形成。其次,当社会上出现扶起街边老人反被讹,做了善事反被讽刺的事件,中国老百姓所相信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否会发生改变呢,答案是肯定的。此类“为善未必幸福,作恶未必遭难”的不公现象确实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阻碍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第二,高校道德建设有待加强。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只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而高校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道德情感的教育,导致学生只知道道德原则、道德理想的理论知识,却无法达到情感上的“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僵化,以至于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场域,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德育建设,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助力。
第三,大学生道德信仰模糊。人们为追求自身的利益也无可厚非,但人不能总是追求物质利益的享受,而是要兼顾精神上的追求,这样才是完善的人格,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但是,一些当代大学生“功利化”现象明显,表现在对物质利益的要求高于精神层面的要求,例如部分学生选课倾向选择轻松易过的;志愿活动选择能获得加分的;对“我”有益的积极参与,反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另一方面,部分当代大学生对于善恶、美丑、是非的观念模糊,甚至出现对社会上公认的真善盲目质疑,固执己见。部分大学生面对“扶不扶”之类的问题所做出的行为选择更加考虑个人得失,看到违法乱纪的行为,选择置之不理,放弃了道德责任和使命。“道德信仰是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5],即使社会与高校做出再多努力,大学生不去努力践行,最终也会功亏一篑。
做好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重塑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这需要社会、学校、个人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树立。
第一,加强社会道德认同,完善社会引导机制。在市场经济时代,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观念得到强化,权利与义务背道而驰。要克服这种不公的社会现象,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赏善罚恶的制度体系,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奉献与回报相一致,使有德者受益,无德者失益,以此来实现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加强道德认同,重塑人们的道德信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6],因此,必须制度强化社会道德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普遍的道德规范,伸张正义,完善法律法规,使道德刚性化,警戒社会公民明辨是非善恶,坚守道德责任和使命,以强制力的手段维护社会道德环境。
第二,加强高校道德教育,正确引领大学生道德信仰树立。高校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学校要解决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注重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教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授价值理念,传授如何对待生活,当然,传授知识是重要的,但它总是第二位的。”[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高校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理想的价值,潜移默化的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公众号、课堂等渠道,用寓教于乐的方式积极宣传先进道德模范,优化校园道德文化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
第三,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道德自觉。“个体的塑造是一个自觉自愿的过程,是通过道德的自律完成的”[8],社会制度、学校教育都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培养良好品行、树立道德信仰的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只是发挥了大学生树立道德信仰的辅助作用,而关键的内在因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觉与自律。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克服“躺平”“摆烂”等消极情绪的影响,需要设立并坚定自己的目标理想,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明确自己的方向、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同时,要锤炼自身的意志品质,主动地学习道德知识,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坚守道德责任和使命。其次,要积极学习学校所设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必修课,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以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在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风尚。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道德信仰冷漠、道德麻木、道德滑坡的现象。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战略资源,肩负着伟大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大学生道德信仰的树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个体要共同努力,形成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强大合力,促进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