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育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分析

2023-04-15 13:53:38苏泽雄
学苑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导图双减物理

苏泽雄

(福建省晋江市西滨中学,福建 晋江 36221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成为了所有家长“望子成龙”的关键折点。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度,学生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压的不堪重负。大量的课后作业、频繁的课后辅导已经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初中生沉重的学习负担违背了《新课标》所要求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初衷。就此背景下“双减”教育政策油然而生,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进行教学创新以便有效地执行初中物理教学“双减”政策。

一、“双减”政策下,物理思维导图教学创新

思维导图是图形与文字的有效结合,通过思维结构表达出清晰的隶属关系以及相关结构层次。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授课,整合零散物理知识点,使教学更附严密的逻辑性。用简洁的思维模式,增强学生记忆力,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思维拓展力,同时导图指出了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主要用树状图,将事物的细节、特征、性质等等物理属性分析得更加透彻,将物理特征的各项属性进行清晰的展示,体现了事物整体与局部的隶属关系。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电压》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将电压作为导图主题也就是树干,分散出去的一级树枝分别为电压的概念、单位电压表的使用。物理教学中将每个教学单元分成若干个树状图,分章节、分支节的进行教学。使物理教学更清晰、更明了,不管是在知识预习抑或是复习,思维导图创新教学能够更加直接的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力。

在“双减”教育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学复习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有效整合单元内容。将章节零散的内容以树状导图进行归纳总结,构建各知识点的隶属关系,使物理的章节知识结构更加紧凑。思维导图能够高度系统性地刺激学生记忆、体会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例如:在初三教学第一轮中考知识点的复习中,选择思维导图作为复习的主要材料,将《力与机械》章节内容构建复习树状图,清晰地体现了力学中三大主要内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并列关系。在思维导图复习教学中,以摩擦力的导图复习为例,通过介绍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摩擦力二力平衡的解决求解方法。以其作为导图主项,摩擦力的分类又可以划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支项,其中动摩擦力又分为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二级支项。简单机械的复习导图则重点介绍了滑轮、斜面和杠杆。三者中较为重要的简单机械“滑轮”,又包含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通过对各类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分析,引导学生牢记“省力费距离、省距离费力”的各类滑轮特点,引发出滑轮组的省力公式

通过思维导图教学创新模式,将教学知识内容侧重清晰地体现在教学课堂中,导图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内在隶属关系。明确地突出了物理教学的关联性、多向性,让物理课堂教学更加紧凑,使虚拟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定律变得可视化,将繁杂的物理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物理名词、定义、公式的记忆更加牢固,思维导图对学生物理记忆和物理运用十分有利。

二、“双减”政策下,物理单元整合教学创新

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有效运用单元整合式教学设计,将复杂而又分散的物理知识进行模块分类,并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将平时书本中零零碎碎的物理知识进行突出重点的有效整合,体现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到面的物理学习网络。初中物理力学知识主要包括:机械运动力、重力的测量、摩擦力、弹力、浮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压力、压强、机械工、机械功率、杠杆滑轮、滑轮组、机械效应等。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物理知识由易到难逐渐深化、逐渐理解,提高学生物理综合归纳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内部相关联系,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内涵和知识拓展。单元整合的物理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确保学生提高物理分数的重要手段。

物理学习的最终输出是卷面成绩,单元整合教学创新模式引导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有效整合,从大角度、大方向分析物理试题。例如:物理中考力学专题中,每年的历史占分比为35%,其中受力分析专题在综合题部分“作图”有五分的地位。只有整体性的把握各个力之间的关联点,以单元整合式的教学模式将各力学涉及到的内容整合到一起,多向考虑、整体把握才能确保五分到手。如物体的静止与运动所受到的力又要分类为水平面、竖直面、倾斜面、被悬挂、背夹持、传送带等多种情况,单元整合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学生在盲目的题海战术中失去对物理的热爱,以多个单元进行有效融合避免了教学任务繁重所造成的教学负担。有效借助单元整合式的教学手段,构建物理各单元的内在思维联系,将各知识点进行联动运用,养成学生在解题中多向思考的习惯,直接有效的提高学生物理应试能力。

单元整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大概念为出发点,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了结构性的分割,再进行整体化的整合。就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按部就班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将物理知识点融会贯通。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整体的联系知识点,深度挖掘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不同的教学侧重,清晰的内容结构脉络,在单元整合模式物理教学实施下学生更能整体性地联动物理知识,对物理例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三、“双减”政策下,物理情境创设教学创新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初中教学课堂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创设情境将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生活化,在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枯燥无味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在“双减”教育政策下,物理教学课堂引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自由讨论的时间。依附于生活情境所提出物理现象,能够让学生更加热衷于解决教师设置的物理现象,学生在奇妙的生活情境中体会物理学科的魅力。物理新课程教学开端引入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思考,将学生生活情境带入到物理学习,使新知识的接受更加顺畅。例如:在“惯性”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乘坐高速行驶的地铁”作为教学开端,在乘坐地铁高速行驶中,人在地铁上起跳,落地后将和原来的站立位置是否产生差别?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情况自由讨论思考。将惯性学习通过课堂情境问题的导入,让课堂教学铺垫更加自然。学生带着问题接受知识,在思考与讨论中,感叹物理学科奇妙,从教师循序渐进的教学下获得物理知识,从而取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学习最为可怕的就是缺少兴趣,通过实践提高物理教学课堂趣味,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直接手段。教学课堂通过教师单项的输出,学生缺少现实情境,无法体会物理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学效果将难以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借助物理学科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提高物理学科兴趣。长期的教学经历发现,理论学习效果明显低于实验操作。在“双减”教育政策下,教师必须加大学生物理实验频率,教学课堂中必须回归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出真知”。例如:在物理章节《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桌上进行简单的实验,运用长20cm 的硬塑料钢尺,将一端按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一定的长度。用手拨动尺子伸出桌面的一端,并且观察发生的现象。可以得出尺子发出了声音并伴随震动,从而得出物理结论“物体发生时在震动”。当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实验升级至实验室,以此得出更加深层次的物理结论。用细线将乒乓球绑在支架上,手握小锤锤击音叉,音叉发出声后,把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会发现乒乓球被弹开,从而得出物理结论“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初中物理学习中物理实验,是提高物理教学课堂趣味性的重要手段,像惯性实验、压强实验,热胀冷缩实验、分子运动实验等。在“双减”教育政策下,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必须回归到物理教学的基础,从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于物理实验的现象记忆深刻,同时在趣味的物理实验中强烈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物理成绩的提升将水到渠成。

四、“双减”政策下,物理小组合作教学创新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习的启蒙阶段,在此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构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小组合作模式探究,能够使课堂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将学生作为课堂主导,教师负责整体把控,引导小组之间互相竞争,小组成员互相协助。例如:在班级中开展小组辩论会,就固体升华现象作为辩论主题“固体能否直接转化为气体?”。引导各小组成员积极辩论,学生举出生活实例证实所辩论的主题方向,像“北方零下几度的衣物晒干”“冰块融化先化为水后再成为水蒸气”等。在积极的辩论中学生能够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同时使烦琐的物理知识学习变得充满乐趣,提高课堂乐趣、使课堂更加活跃。最后教师指出升华的物理现象得出“固体直接升华为气体”的物理结论。学习的有效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内在能动力,在物理教学中转化学生个体之间竞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来刺激小组成员共同进步、互相努力,最终促进班级物理成绩整体性的提高。

我国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下青少年所接触的信息量日益广泛。在班级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深度探究物理现象,挖掘物理知识背后所隐藏的生活现象。初中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无异于是滚瓜烂熟,但是多数学生将手机作为娱乐消遣的工具,借助信息技术平台,转化学生课后放在手机娱乐上时间,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构建将物理学习带入到学生课后假期中,开展线上讨论组。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度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查阅相关的物理资料,针对教师所提出的物理相关问题,在班级内线上讨论组提出物理问题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的探讨。

五、结语

在“双减”教育政策下,物理教学课堂需要创新,传统的题海战术不仅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有极大的打压,而且在茫茫题海中学生做了太多无用功。在初中物理教学“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作业,立足于学生兴趣爱好,确保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此外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在日新月异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以更加新型的教学手段应对新时代的学生,精简物理课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打造“轻负担、高效益”的物理教学课堂,促进初中物理教学长远发展,以确保物理教育改革的全面推动。

猜你喜欢
导图双减物理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处处留心皆物理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