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报告把教育的位置提到了科技的前面,把科教兴国战略单独成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重要性的更深刻的认识。教育、科技、人才必然是相互联系的。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只有教育本身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才会有人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有了教育强国,才会有人才强国、科技强国。
科学技术的传递、积累和再生产以及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都需要通过教育。如果教育的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那么科学技术也无法获得发展,进而无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科学技术、人才的现代化。
马克思认为,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2],“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3]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来看,科学是社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与物质生产资料结合,并且应用到生产过程,就会成为巨大的生产力。而且,科学技术的水平越高,社会生产也就越能够得到提高。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以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为一体的“科技革命”。16世纪以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在生产方式上,科技革命促使生产过程越来越智能化,生产活动中脑力劳动的占比越来越高。20世纪以来,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及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推动传统行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因素越来越多,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改变。当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科学、管理人员比例日益增加。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一方面,信息化时代扩大了交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多条件。科技革命也推动了生产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变革,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看法,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在古代社会,受教育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学校、家庭和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因为,“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4]任何新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都会使得劳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促使整个生产系统不断更新。所以,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一旦在科学技术领域占据了优势,就极有可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越高,意味着人类认识、改造、控制自然的能力越强。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从生产实践经验中分离出来,意味着劳动者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已经不能完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而是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通过教育,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才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自觉地把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没有教育,就没有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优秀的科技人才。离开了教育这个必要条件,无论是多么先进的生产资料也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5]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人来推动,而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
任何一种科学技术总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原有的科学技术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教育把已经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经过人类世世代代的传递,科学技术不断继承、积累和发展起来。由此,教育就成了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有效形式。一方面,现代教育使用现代化的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扩大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极大地缩短了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劳动时间,并为新的科学技术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不断创造着新的科学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不仅仅是培养合格劳动力的摇篮,更是新的科学技术产生的重要阵地。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必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科学技术发展频繁出现“卡脖子”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劳动力是生产力各要素中最具有决定性的要素。没有一定的合格劳动力,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是无法进行的。因为,物化了的劳动资料只有与劳动力相结合,才能应用到生产过程并生产出产品。教育是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马克思说,“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6]
作为自然存在物,人首先是劳动力。因为,人如果不劳动,就无法实现对自然物的占有,人类社会也无法得以延续。劳动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运用一切自然力来控制、改造自然物,使其适合自身需要的活动。但是,人类并非是带着知识的魔盒来到人间的,人的劳动能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处于一定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并不都能称为劳动力。劳动力指“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7]。人的这种“智力和体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发展起来的。任何人要成长为能够满足一定社会生产发展的劳动力,除了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来保证其机体的正常生长,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来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通常,劳动者接受专门的教育和训练的时间往往视劳动的复杂程度而定。劳动者从事的劳动越精细、越复杂,劳动者需要接受训练的时间和教育年限就越长。例如,陶瓷工匠、科研人员等劳动者。总之,劳动力所追求的价值在于,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以便于劳动者能够在劳动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智力和体力。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可能的、简单的、未成熟的劳动力发展成为现实的、专门的、成熟的劳动力的过程。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类往往从事的是一些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也发展起来。分工扩大了劳动产品交换的范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带来了阶级分裂,导致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社会上出现了单纯的体力劳动者、管理者以及从事艺术和科学的人员。在古代社会,最具有劳动能力的一类人是拥有技术技能的工匠。这些工匠正是经过了长期的教育和训练,才练就了精湛的手艺。这一时期,与生产有关的教育主要是以家传世袭、师徒相传的方式,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从古代生产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主要生产力,依靠的是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直接使用劳动工具,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所以,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就是劳动力的质的规定。但是,此时已经独立出来的教育承担的是上层建筑的职能,而非造就劳动力的职能,古代学校主要培养的也是统治人才而非技术人才。真正使教育与社会生产发生直接联系并承担着生产劳动力的职能的,是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的产生。从现代生产的角度来看,劳动者需要掌握的已经不限于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产业革命兴起后,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过去那些保守的、可以世代相传的手工劳动逐渐被机器所取缔。为了不至于失业,劳动者就必须掌握科学技术原理,必须从经验手艺型劳动者成长为科学知识型的劳动者。这一转化过程,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
社会生产是不断发展的,劳动本身也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多方面。在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主要是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一切都变得不同了。机器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自然力代替了人力,打破了过去那种仅凭常规的劳动经验就能终身从事某一种职业的局面。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越广泛,劳动者的再生产就越是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实现。劳动者要从事现代生产劳动,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是独立于直接生产劳动过程之外的一种因素。所以,科学技术越是向前发展,社会生产中智力因素越多,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获得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反而越小。只有把教育看作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育使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才能符合现代生产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
当今社会,科技、管理等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简单体力劳动。只有教育才能培养出专门从事科研、设计、管理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越是广泛,教育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就越明显。因此,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通过学校或者其他途径接受教育。
现代生产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革命的。任何新的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都会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发生变革,其结果就是劳动的变换、劳动职能的变更和工人的全面流动,以及传统行业与职业的消失和新的行业与职业的产生。因此,要维持现代生产,就要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使劳动者掌握现代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如果不能把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教育就不能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更不用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基本内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很多著作中,都对教劳结合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经历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也给广大劳动者带来极大的灾难。机器的广泛应用,把生产过程变得简单化了。于是,妇女和儿童从事某些生产劳动成为可能。大批的儿童和妇女进入工厂做工,使得儿童过早地受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过早地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摧残。为了保障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正常生活,使他们从事的生产劳动对他们的发展是有益的,马克思一方面主张通过限制工作日来保证工人阶级的健康和体力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主张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儿童能够接受初等教育,以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对他们的剥削。根据当时的情况,工人阶级及其子女完全脱离生产劳动去接受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就成为可能。可以看出,教劳结合的立足点之一,就是为了给工人阶级及其子女争取受教育权。而在童工制度取消后,仍然要坚持教劳结合。因为,要彻底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教劳结合,从物质方面的准备和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劳结合也是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手段。
大工业的发展辨证地结合着两个对立的趋势。一方面,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分化要求劳动者必须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大工业技术基础的统一性又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大工业使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必然导致职业的更迭和工人的全面流动。如果劳动者不能掌握现代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就会随时面临失业的威胁。而劳动者要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就必须接受现代教育。在马克思看来,无论现代生产过程使用的工具多么复杂,现代生产所运用的基本原理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劳动者掌握生产知识就成为可能。现代教育给学生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使他们懂得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具的使用,并应用到生产过程,进而成为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通过现代教育,可以使年轻一代快速地投入生产过程,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自身的爱好,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可以说,现代教育不仅是年轻一代摆脱资本主义制度剥削和压迫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马克思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列宁也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9]
现代教育是为现代生产服务的,其根本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现代教育培养的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结构的比例,以及劳动力的知识结构,都是建立在现代社会生产需要的基础上的。如果现代教育落后于现代生产,就无法培养出现代劳动者。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就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更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理论。邓小平指出,教劳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0]。不能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现代教育,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
教劳结合的实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建立起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关系。[11]实施教劳结合,必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第一,教劳结合是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普遍规律。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进而影响科技和人才的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总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需要耗费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没有足够的物质支撑,既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稳定,也无法吸引、留住大批优秀的人才。只有生产力获得发展,教育、科技、人才才会随之发展。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依靠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只有教劳结合,才能使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生产。
第二,现代生产越是科学化,教劳结合的作用就越明显。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广泛,就越是要求劳动者能够多方面地发展。因为现代生产的技术基础具有革命性,一旦新的科学技术产生并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就会引发生产系统的更新和劳动的变革。如何使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相适应,提高劳动者对劳动的变换、劳动职能的变革的适应能力,使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愈来愈紧迫的问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优秀的科技人才。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成果,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还是科学应用于生产的过程,都离不开人的主体性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实践经验的升华,且与教育相互独立。全体社会成员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必须在生产过程之外的学校教育中进行。在现代社会,任何有利于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都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容。由此,现代学校也就成了培养科技人才的中心。反之,如果没有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现有的人才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而且无法培养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第三,教劳结合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实质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2]科学技术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突出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科教能否兴国,关键在于教育观念、教育政策、教育内容、教育结构等方面的变革。教育观念、政策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变化。因此,只有提高了社会生产,变革了社会关系,才能推动教育观念、政策的革新和教育的目标、内容、手段的变革,进而促使教育体系朝着科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间的深度结合与协同发展,即“产学研结合”。这种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生产劳动部门的改革,将会使教育、科学技术和人才三者的联系更加紧密,加速新的科学技术进入学校教育的进程,使其物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转入生产过程,并以最快的速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产学研结合”正是教劳结合的产物。此外,“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我国曾经实行的“半日制学校”“工农业余学校”等,都是教劳结合的体现形式。以教劳结合为突破点,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观念、政策、结构、内容、体制等一系列变革,进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根本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教育质量决定了人才的质量。要使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科技、人才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就要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只有教劳结合,才能促进科技、人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