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杰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控制与评估中心,浙江 宁波 31521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渗透教育教学领域,在线开放课程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高校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高校要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的在线学习等非学历学习成果,经高校认定后,可转换为相应的课程学分。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大力推动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的开放共享,建立MOOC学分互认制度。在教育部系列政策的引导下,各大高校着手探索实践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模式。如何认定在线开放课程学分并纳入高校现有学分体系,是当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是指高校对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学习量和学习成果的认定[1]。其本质是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对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要求和活动安排、课程考核及教学质量等的认可,是高校对学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取得结果和成绩的认可。我国从2014年开始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最早是清华大学为200多名学生认定了电路原理的MOOC课程学分。
从课程来源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高校内部自建;二是高校之间的课程互选;三是引入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学堂在线等平台的课程,其中又以校内自建课程为主。从课程属性来说,以选修课为主。主要原因是随着高校对复合型人才及个性化培养越来越紧迫,选修课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当前各大高校线下的选修课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上,都难以很好地满足需求。线下选修课又存在选课人数的限制,通过开设一定量的线上公选课来丰富课程类型,完善课程结构,提高选课人数,可以有效缓解此矛盾。
当前,高校针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线上学习+线下考试,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线上完成学习,课程结束后,学校线下统一组织考试;二是线上学习+线下答疑+线下考试,即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线上完成学习,在学习期间授课教师线下集中安排若干次答疑和辅导,课程结束后学校线下统一组织考试;三是线上学习+线上考试,即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均在线上完成。这三种方式主要针对校内开设的线上课程。校际互选课程的学分认定方式除了上述三种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在线上学习之外开课学校定期安排授课教师来选课学校进行线下辅导,同时由开课学校出题,选课学校线下统一组织考试。
虽然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不同院校对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态度,“口头上十分重视,行动上落实不足”,仍有一定的普遍性。究其原因,从现有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来看,主要在于:一是线上课程质量难以把握;二是学习的可信度不高。同时,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会涉及校际的互选互认,虽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牵头下,从省、市到区域成立了各级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也制定了相关制度,但一旦涉及跨校学分认定,校际壁垒依旧存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另外,开展此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现有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冲击,阻碍其有效落实。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在线课程的优势毋庸置疑,但线上教学质量一直广受质疑。如何保证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一直是在线开放课程难以获得学分认定的主要原因。这里包括教师开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课程质量来说,存在课程形式比较单一、未能从线上学习角度设计课程、课程质量评价不完善的不足;从学生学习质量来说,存在学习者身份的真实性难以考量、学习监管难度较大、线上考试作弊无法规避、学生“刷分”现象难以杜绝的问题。另外,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师生情感的交流、价值观的影响等知识以外的内容[2]。而线上教学中,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因此,相较于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各个高校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显得比较谨慎。
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无论课程是教师自建还是引入后使用,需要教师在额外的时间对课程进行维护,在线上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等。若高校对于教师的线上教学没有工作量补贴或补贴很少,往往会使教师缺乏线上教学的动力。另外,学生选用在线课程后,线上教学代替原本的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甚至导致一些教师额定教学工作量不足,容易使这部分教师对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产生抵触情绪。若教师对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主动性不够,工作自然难以有效开展。
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是在原有教学管理体系中新的实践,必定会给原有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在实施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有:系统之间的对接问题:线上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平台上进行,考核结果也在该平台体现,而课程学习结果则由教务处的教务系统记录并认证,往往两个平台系统难以做到兼容,给教务管理人员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同时,与线下课堂教学相比,线上学习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将增加诸如选课排课、教学调度、教室使用等教务运行方面额外的工作量。当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后,则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势必会阻碍学分认定范围的扩大。
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还是以校内课程为主,但随着课程共建共享的受益面越来越广,基于在线开放课程为纽带的跨地区、跨校、跨学科的联盟组织相继成立并发展壮大,如高校外语慕课联盟、地方高校UOOC联盟、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虽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力促以联盟为单位推动课程互选互认,但涉及高校之间各自的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机制有所不同,对自身课程的保护,以及课时费用结算等容易产生学分认定壁垒,且联盟对高校的约束缺乏刚性,使得联盟内部各校的学分互认一直进展缓慢,更多的高校往往过于专注本校课程,忽视外校课程的有效利用。
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机制是高校人才培养系统中,在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业管理子系统中的一种运行机制。机制运行的目的是将高校学生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成果表征为其学业成果的一部分[3]。该机制能够顺利且有效运行,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学校层面,对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政策、制度、资金、人力、技术、信息化硬软件等的支持力度;二是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层面,有强烈推动此项工作开展的意识;三是教师层面,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在线课程建设能力、线上教学能力及线上线下混合式能力;四是平台层面,具备较好的开放性和在线教学、学习的功能性。另外,校际或联盟内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还需要各校之间的相互配合,寻找校际利益平衡点。
基于上述要素,笔者认为做好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需做好以下几点。
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首先要保证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为此,高校要建立起一套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可以参照《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课程》国家标准,借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要求,制定本校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建议从课程内容、资源素材、教学方法、过程管理、师资团队等方面设立相应的指标。组建在线课程评审专家组,开展课程质量评价,并根据课程质量标准,将课程评定为若干等级,只有达到一定等级以上的课程才能进行线上授课。
对于引进的课程,要制定课程引入标准,建立课程遴选制。特别是专业类课程,要以专业(群)为单位组建课程评审委员会,专业主任、课程负责人两级把关。课程引入时,要遵循“课程三契合”原则,即引进的课程要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契合课程标准、契合学生学情。可以优先考虑国家、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于职业院校,还可以选择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但要注意的是,同一门专业课,由于建课、开课院校类型和层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片面追求高级别、名校的课程不可取,为此不可盲目地根据开课高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而随意引进课程。
高校应进一步细化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制度,明确学分认定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线上课程,采取不同的认定方式。线上学习除了观看视频、作业答题,还要有线上互动、线上答疑等。在线上学习之外,同时要辅以线下答疑和集中考试。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分认定,才能较好地实现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过程中教学主管部门、教师、学生和平台四大因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因此,除了教师的自建课程外,其他线上课程也应在校内相关专业选派一名课程助教,做好课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行使部分授课教师的工作职责,如组织答疑、督促学习、做好成绩录入等。
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需要监督来把控教学质量,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不足。监督可以分两个层面进行:在校级层面,由教务处、督导室、质控办等教学管理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做好学校层面的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在院(系)层面,工作小组由学院领导、专业主任、院系督导组成,负责本院系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评价。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做好课程教学跟踪,实时了解教学运行情况,观测学生的各项学习数据,分析过程性教学数据和学情,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是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有保障的前提。因此,要把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作为学分认定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来抓,以此推动更多教师致力于提升在线课程质量,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为此,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把信息化教学培训纳入教师日常培养培训计划,既要做好信息技术技巧的培训,又要把培训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相结合。
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离不开平台的支持和相关技术的服务。高校在引入平台时,应选择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课程类型与数量较丰富、具有成熟教学服务支持系统的平台。平台应清晰记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提问互动、小组讨论、作业测试、答疑、考核等。通过平台管理功能,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学习进度,支持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记录与分析,为教师分析学情提供依据。平台方要不断改进平台功能,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确认学生身份,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平台还应积极与高校教务系统对接,解决教学档案、学生选课等相关管理问题[4]。
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加大政策保障、支持力度。高校应针对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工作制定专门的工作量补助制度,对于承担不同职责的教师,应有相应的工作量计算标准。在制定工作量计算标准时,应综合考虑课程视频时长、选课人数、结课人数、互动次数、线下答疑、教学组织等方面,对于质量优秀的课程要给予奖励。另外,高校可以设置针对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专项教改项目,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创新线上教学模式,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遵循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围绕地域、学科专业,成立在线开放课程(慕课)联盟,制定《联盟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管理办法》。联盟内各高校要签订《校际学分互认协议》,所有联盟内高校均应承认在线课程的有效成绩。各高校按照联盟要求,既要引入联盟课程组织学生选课,又要提供课程共享服务。为提高校际选修课程教学质量,联盟内可以组建以开课学校课程负责人和选课学校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跨校教学团队,实施校际协同教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工作指导,安排经费以课时量结算和优秀奖励的形式资助各院校开展校际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质量保障机构,通过第三方评审的方式对联盟平台及具体开放课程进行质量控制。
以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的线上教学蓬勃发展,已成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特征,融合了互联网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唯有改革创新学分制,构建完善的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机制,突破组织边界,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