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绮婷,林文轩,张洁琼
(1.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2.澳门城市大学 商学院,澳门 999078)
国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培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涉及校内与校外、学生与社会、课内与课外。培养人才的教学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规划,以明确的科学方法指导教学。国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协同培育不能沿用原有的方式方法,需要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运用新的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的协同培育要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在当前国际高速铁路工程发展中,结合人才的实际培养和需求,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铁路教学采用合作训练方式,进行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1]。同时,铁路教学要结合其专业特点,实现工学结合,加强学科建设。
协同培育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观,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工程建设与运维的许多理论基础是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知识的传授效果,又要起到教学的作用[2]。协同培育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更符合高职学生的情况,也跟当下高职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整体方向高度契合。这也要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协同培育创建了真实的场景,借助实际的项目进行实践,可以保证教学效果。
协同培育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采用协同培育方式,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让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
协同培育的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参与“工程建设与运维”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旦感到没有意义,就会觉得听起来索然无味。与说理教学不同,协同培育是在具体项目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帮助。将协同培育应用于教学,是将项目的完成效果与技能提升作为目标,学生的学习借助实际项目来实现,并融入多方面的知识,在“做中学”,具有“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3]。
教师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及教学实践能力,在实施协同培育教学时,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出来。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建设与运维的要求、难点和重点,基于具有专业代表性的实践项目组织课堂活动。铁路专业的很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协同培育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考虑以怎样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更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到更多的与工作相关的实操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在“一带一路”高铁援助建设倡议下,海外高铁的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但轨道交通建设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我国高铁“走出去”陷入发展瓶颈。因此,培养高质素的复合型轨道交通人才迫在眉睫。
工程建设与运维实施实现协同培育教学需要做好实训条件的保障。实训教学要与“工程建设与运维”课程相结合,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实训室,使学生能够在实训项目中进行专业课和实训课的学习,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强化动手操作的能力。高职院校想要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的教育优势,就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如联合铁路建设企业开展实训课程教学。在企业中,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实训课程内容的学习,获得专业的实践技能,还可以成为企业的储备人才。实训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管理相结合,能够发挥实训教学在专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工程建设与运维的协同培育需结合当下国际工程项目建设和运维知识进行优化。当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单一且碎片化,难以满足培养高铁项目建设和运维人才的要。对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结合中国和国际的高铁工程项目建设知识和运维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企业和教师要共同改进教学的方式。企业应当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如参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和方案制订等活动。高校教师要定期前往企业调研,了解社会和国际前沿信息,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的教学和实践。在教学中,聘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或技术骨干开展讲座,介绍高铁工程建设与运维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4]。
高职教学课程改革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科学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科学发展,将协同培育的特色教学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高职院校改革要将重点放在实践上,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操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国际项目管理有更多的认识,了解国际商务规则,掌握国际行业规范,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5]。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要注重全面性。教学内容应明确学生通过协同培育需要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技能,根据工程建设与运维发展要求,适当添加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设计教学的比重,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此外,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也要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计划时注重科学性,强化专业知识的教育体系。同时,进行协同培育时要有“能力标准”的概念,促进双方技术优势互补,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实现互利共赢,优势明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加明显。企业在前线获取的用人单位信息和岗位需求更全面,因此委派教师去企业实践学习,可以让教师获取到社会岗位的最新信息,加强高校和企业的相互交流。通过协同培育的方式,企业可以为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提供高职院校学生上岗实习的机会和平台,丰富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熟练程度,为日后学生适应工作环境和积累经验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借助协同培育模式促使校企联合共同开发相关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6]。
校企双方应在实际交流的基础上,就国际高速铁路企业对工程建设与运维岗位所需的人才类型、技术技能和岗位责任等进行研讨,让学校了解当前国际高速铁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如国际高铁建设需要的国际项目建设和运维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技能,还要掌握一门语言的沟通技巧和跨文化知识。学校应注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国际思维的教师,根据人才需求标准对接专业技术教学,必要时按照工程建设与运维等技术性岗位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国际商务和跨文化交流等课程,以匹配岗位实际需求。借助专业教学与国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要求标准对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当下,轨道交通教育越来越注重培育国际化的高技术轨道交通建设技术人才,并且要将这些人才培养成可移动性的国际性高技术人才,从而服务于“一带一路”沿途的不同国家与地区,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建设的内在需求[7]。
针对协同培育,可以采取校企互聘、合作教学的方式,实现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期交流。学校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临时岗位培训,通过向企业员工学习,丰富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企业技术人员可以被聘为学校兼职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实操部分。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工程建设与运维的过程、岗位职责与资质标准、专业技术应用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推动企业发展。在协同培育方面,双方相互合作,可提高专业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想要培养出能够与我国铁路海外建设相匹配的本土专业化人才,就需要以课程开发、教师共享、学生培训、技术服务“四位一体”为基础,注重全面发展。
协同培育要求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铁路工程专业教学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共享相关资源。学校的主要资源是实训场地和教师。双方合作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基地,高校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供空间和师资,企业则提供设备、资金、技术等支持。双方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实践条件,并进一步完善教学,教师可利用技术资源提升自身实训教学技能,企业也可在协同培育实训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将企业生产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达到资源合理配置、互利共赢的效果。“以人为本”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高铁工程项目复合型人才可以让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推广,建设人才沟通与培育的平台,获取周边国家的认可,吸纳足够的青年技术人才和学生来华学习交流,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学校与企业可以采取订单合作的模式。例如,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工程建设与运维的具体需求和发展方向,设立工程建设与运维专业班,共同研讨班培计划。订单合作使得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的培育更具针对性,对学生工程建设与运维能力的培育也有很大帮助。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将在学校里接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运用到企业实践。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工程建设与运维教学,从而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技术辅导。学生可以在企业的订单模式中,边学习理论知识,边体验工程施工和运维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更深刻地了解如隧道、涵洞、桥梁、路基等项目的施工过程,能够快速掌握在学校所学的概念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企业针对跨国工程建设与运维技术岗位,提出要基于合作国本土化的技术和文化,达到“文化+技术+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使企业同合作国本土的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的培养课程相结合,针对两国的合作交流培养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模式优化专业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国际合作国的铁路发展史、民族节日和礼仪文化等内容。一方面,加强国际高铁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与学校教育的衔接,提高学生解决国际高铁建设的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铁路建设与运维人才国际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我国和国际铁路建设环境的融合,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环境的团队协作和适应能力。校企共同研发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国际高铁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
协同培育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具有多重的优势。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要结合专业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实用的技能培训平台。高职学校要针对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协同培育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