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破题”与“入手”

2023-04-15 05:21:39侯长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破题思政精神

侯长生

(长安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自开展课程思政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更加明确。然而,专业课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重”专业知识而“轻”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原本属于课程固有的“育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近年来大力提倡的课程思政实践,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很多教师接触课程思政一段时间后,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将课程思政作为一项新的任务,认为是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进而将“如盐入水”等技术性的方法和策略引进课程思政,获得广泛的认可。尽管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比作盐与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但是这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剥离的认识是对课程思政本质的误解,忽略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是课程与生俱来的共生有机体,而不是外在赋予的内容植入。

一、认识的问题

课程思政是由两个名词构成的短语,本身具有“课程+思政”“课程包含思政内容”和“课程服务思政”三种不同的理解。

从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来看,第一种“课程+思政”是当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普遍认知。很多教师考虑建立一套可以相互借鉴效仿的模式,是为了能在自己的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内容,完成课程思政教学任务。如果课程思政站在这样一个起点上,其结果就像植入式广告一样,无论技术手法多么巧妙,毕竟不是节目固有的,是外部强行输入的音符,技巧要达到天衣无缝的水平并不容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很难解决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第二种理解是认为课程中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就是说,课程由不同的部分组成,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其中一种。之所以强调课程思政,是因为课程其他成分的认知得到了普遍认可并一直被重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却被遗忘或忽略。作为课程自身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或功能,它需要重新被发掘出来,让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这样一来,我们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做的工作就不是往课程里添加“佐料”,而是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点明或拔高,让它们在课堂上清晰明了起来,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地发挥育人作用。

第三种理解则是要求课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其实,只要不是过分地强调服务而忽略课程,这个理解并非完全不可取。如同文学中存在争执的“文以载道”“文以贯道”一样,“文”是我们的专业术语,对它不应有任何非专业认知的理解。任何国家的课程都要为国家社会服务,进行公民素质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课程的应有之义,课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也是它与生俱来的功能。因此,后面两种理解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课程思政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强调了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该课程需要承担的育人责任。所以,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决定着教学的态度、方法和举措,同时也反映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职业认知和岗位责任的判断。学校课程是社会的公共资源,面对的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正在成熟中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放弃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政治教育要求一种可实践的思维方式,一种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空谈或是杂乱无章的讨论不是政治教育的沃土,必须有一种严格的连续性一以贯之[2]。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具有一以贯之的“严格的连续性”,而在教育体系中通过课程实现“连续性”则是最好的方式。课程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还包括教材、教法、实践等一系列围绕课程的活动。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课程和思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发挥出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融合在自己的课程中。

二、信心的问题

教师的信仰自信是做好课程思政的首要条件。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都不信,还怎么教学生?通常情况下,我们考察专业课教师仅看重其专业能力,并不重视他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他们首先要是有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人,只有这样,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才会自觉地把传播信仰、信念和理想作为主动承担的责任,当作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实现公民政治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未来的合格公民应该能够清楚地区分“我们”与“他们”的差别,愿意为“我们的事业”贡献出才能和智慧。现实生活中,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理念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国家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虽然各自的具体要求不同,但是最终目的却是异曲同工。国家必须在教授正确的知识、规范和价值中发挥强大的作用[3]。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建设既有国家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又是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使命感所在。如果教师没有自信,就不敢光明正大地在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担心干扰专业课程体系,这样课程思政只会躲躲闪闪,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自信,害怕学生对课程产生逆反心理,讲授过程就会缩手缩脚,不能做到生动活泼。所有这些不自信的情绪都会外化为课堂上的表现,成为教师自身信仰和立场不坚定的表现,就不可能对学生形成正向影响。

教师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还是信仰的传播者。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信仰问题,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让受教育者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因此,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带有神圣使命感的工作,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和希望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以共产主义信仰的传播者自许,充分发挥出高等教育专业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信心源自内心信仰的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师,一定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对党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学习一定要认真。如果不能时时与党和国家要求的学习保持一致,是很难做好课程思政的。试想,如果一个专业课教师以忙为理由长期不参加思想政治学习,那么进行课程思政的时候,他用什么去说服学生接受其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怎样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只有教师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信仰,才能真的有信心做好课程思政,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挖掘”思政元素。共产主义思想、价值和观念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教师信奉的准则,教师要发自内心且真诚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信仰。所以,具体到课程思政内容,不仅仅是因为它蕴含了思政元素,而是它里面有教师的情感和情怀。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情感不能达到教育效果,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也不可能感动他人,说教是不应该出现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方式。叶圣陶说过,他不喜欢“把抽象的德目向学生的头脑里死灌”,因为“这种办法毫无用处,与教授蛋白质、脂肪等名词不会使身体得到营养一样。忠于国家忠于朋友忠于自己的人,他只是顺着习惯之自然,存于内心,发于外面,无不恰如分寸”[4]。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具有的思想和价值观,自己要先有同样的思想和价值观;我们希望学生实践的,自己一定要率先实践。专业课教师要认识到,自己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教师在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他们在形塑着历史和自我社会经验的同时也为之所形塑。后现代的课程观强调,没有什么是奠基的,所有的都是关联的,但至少有一个概念看起来是基础的,一整个范式围绕的概念——自组织,没有它,范式也就不存在了。自组织是一种转变性统合,通过新的和动态的方式将分化的特性、实体、意识形态和自我结合起来[5]。教学工作不只是教师个人在舞台上的独角戏,学生的角色也不只是接受者和旁观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思性关系中,课程思政是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唯其有之,是以似之,师生共同参与更有利于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三、融入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无论是价值理念还是思维方法或科学精神,它们不再是需要我们努力发掘、发现的元素,而是我们内心深处融于骨髓、血液要传递给受教育者和我们伟大事业接班人的东西。如果融入是教师自身情感情怀的自然渗入,人与事、知识与价值引领、精神与感召都是自然而然的。

(一)课程思政要改变旧观念,运用新方法

很多文科教师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或中国哲学课程不需要专门的课程思政,因为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用融入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工科教师则认为,电子机械、工程、数理化的课时本身就紧张,还要往课程里添加大国品牌、工匠精神,这不是在增加工作负担吗?这些疑问,说到底还是认识问题的延续。课程思政,不仅是思政元素的融入,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融入。精神与人密切相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事情上体现的是不同的精神,这些精神首先感动了我们,我们愿意把它传递下去、传播开来。因此,融入不是往里面加,而是我们要发现课程知识背后或明或隐的人,从人物故事中解析出育人内容,这些内容是要有情感、有温度的。当带着情感发现科学精神时,每个人感受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否则,只是陈述不带感情的客观事实,同一专业的教师在讲工匠精神时很难不把一个故事重复很多遍。

(二)课程思政的实质是让知识主导的课程中体现出人的精神

科学精神的融入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都需要,它不是理工科课程的专用。科学精神不是标签或口号,而是科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反映。

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的精神,是人的精神,课程思政的重点是人的教育。同样,人文知识更多地体现为情怀,但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依旧离不开科学精神。不同的是,由于大多数理工科教师会在教学和研究中将专业知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而忽略知识创造者或发明者是具有意识形态的人,从而忽略科学知识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他们更需要在熟悉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之外,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与构建知识体系的历史和人物紧密联系,形成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知识体系,破除将科学精神停留在口号上的简单教学方式。这样,融入课程的就不只是所谓的思政元素而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了。

(三)保证课程质量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

一些教师总在纠结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之后要怎么讲课,如何才能让课程思政真正有成效。杨绛说过:“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6]其实对于课程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并不是关键的,重要的是课程本身的教学质量。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高质量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同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一样,电影内容只要足够精彩,植入的广告不仅不会受到排斥,反而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当然,由于各门课程属性不同,总是或多或少地形成某些该课程自有的特性,但这种特性并非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课程具体情况灵活把握。例如,通常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区别就是渗透与灌输、隐性与显性,但是如果将这当作定律,课程思政只能是渗透、隐性,育人效果恐怕就要大打折扣。因为在某些具体环境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灌输也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明明白白讲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并非绝对不可以,只是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那些理论性、系统性、原则性强的内容,用灌输教育可以起到正面引导加深印象的效果。如果有了形象生动的具体案例,即便进行隐性教育,也可以引人入胜而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

总之,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素养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那么我们的课程思政就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民满意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破题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拿出精神
深化创新 破题前行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6:58
医改举措“单兵推进”亟待破题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