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初探

2023-04-15 03:15代文韬
学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

代文韬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甘肃张掖 734099)

“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德”是指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通过对学生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来实现对学生的感化和激励;而“树人”则是指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来塑造、改变和发展学生,使学生在提升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认知,促进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充分重视并且扎实推进。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简单的说教,而是需要依赖德育资源的辅助。所谓“德育资源”是指对培养学生的德行起作用的一切积极因素,涵盖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显性资源,也包括知识、经验、信息等隐性资源,具体来说范围非常广,包括了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国家资源、地方资源、历史资源、现实资源和网络资源等。但是从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对此,教师需要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来合理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从而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对德育教育不重视的问题依然存在

虽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求把德育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但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学校的日常工作还是重点落在“智育”上,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精力上,都以文化课教学为主,甚至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一些学校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也是以要求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纪等内容为主,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积极的价值追求的引导不够,或者存在德育教育功利化的行为,就是为了完成德育教育的任务而开展德育教育,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对德育资源的利用范围较窄

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倡落实“三全育人”的要求,即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但是从教育现状来看,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相对单薄,方法与形式也比较单一,德育教育以说教形式为主,德育教育的内容要么是上传下达,要么是针对班级近期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而德育教育的内容也缺乏前瞻性,经常是“老生常谈”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新意,特别是缺乏内容上的突破。很多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上缺乏主动性,其着眼点基本上集中于“学生听话”“专注学习”这些问题上,难以满足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新要求。而且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基本是班主任在“单兵作战”,并未充分利用学生、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等多种资源,也就难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以至于影响了教育效果。

(三)德育教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五部分内容,其着眼点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提升和逐步发展,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而学校德育工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往往无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德育教育的内容仅仅着眼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当前实际要求,缺乏针对学生长远发展的有效设计。且德育教育开展的路径基本上是借助班会课或者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来推进,学生被动参与的现象较为明显;很多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更多是从教师主观认知的角度进行内容设计,与学生的契合度存在一定的距离,例如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目前越来越普遍,但无论是学校还是班主任都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导致德育教育与整体教育的要求不太契合,影响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新时期学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育人先育心。”这里的“育心”指的就是德育教育,这依然是在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而要想做好新时期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就要以丰富的德育资源为支撑和依托,通过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活动来开展相关工作。对此,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德育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要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具体要求,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重视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要做好组织、领导工作,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把德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并结合学校自身状况,创建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其次,要加强条件保障,即做好德育工作的经费预算,同时做好德育教育场所、环境、设施的建设,根据学校德育教育需求购买相关的书籍、报刊等资料。再次,强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从学校角度来说“人人都是管理者”,所以在德育队伍中,学校要组建由学校德育处为领导、以班主任为中心、以任课教师为辅助的全员德育管理队伍,鼓励其发挥专业优势,这也是开发利用德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最后,要重视督导与评价,要把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使广大教师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德育资源的开发,这也能够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从教师层面来说,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各学科在教学中都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要根据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全面渗透到教学之中,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本上与德育教育相契合,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说,它也涵盖了对学生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在渗透德育教育,也就有利于德育教育资源的积累。其次,要重视教师德育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的培养,鼓励各学科教师积极挖掘学科德育教育的有利资源,充实到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特别是要重视发挥思政教师在德育资源开发中的优势,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作用。

(二)理清德育各要素与德育资源之间的关系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详细规划、科学推进,教师要根据德育教育的要求来合理开发和应用德育教育资源,因此厘清德育教育各要素和德育资源的关系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说,需要厘清以下关系。

首先是德育目标与德育资源之间的关系,教师利用德育资源时要明确德育目标,即在明确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发展方面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德育资源,从而实现内容与目标的统一。其次是德育主体和德育资源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德育资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第三是德育内容与德育资源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在德育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德育资源,实现二者的高度契合,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德育资源的辅助作用。最后是德育方法和德育资源的关系,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德育教育工作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尽量减少单一的说教,例如可以通过文化引领、活动参与、实践体验、管理创新等多种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方法的差异意味着教师在选择德育资源时也要有差异性和针对性,如果采用文化引领的方法,教师可以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源素材融入其中,或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用相关的文化内容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培养教师的德育资源意识

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很多班主任最为苦恼的就是德育资源的匮乏,但实际上缺乏的不是德育资源,而是发现德育资源的眼光和意识。所谓德育资源意识是指教师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关注具有德育教育价值的相关事物,并且能够敏锐、主动地捕捉和利用这些事物的意向性思维活动。教师一旦有了德育资源意识,就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有效加以积累,这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过程中资源缺乏的问题,并且使德育教育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要想培养教师的德育资源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以引导。首先,要引导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德育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为目标,把生活德育理念、赏识德育理念、主体德育理念、体验德育理念全面融入其中,给学生拓展多元德育空间。其次,要深化教师作为德育主体的意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要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政治素质、行为习惯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才会使学生受益终身,这实际上也是教师作为教育主导者的具体体现。再次,教师要提升自身德育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教师专业化成长”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包括教学能力也包括教育能力,实际上就是德育教育能力的提升,这需要教师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除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把“知”与“行”二者结合起来,这也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的前提之一。

(四)用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促进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形式相对单一,基本上是通过严格落实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推进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较好的习惯。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会感觉受到了“约束”,其内心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导致学校在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存在明显不足。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鼓励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这对学生来说可能更有兴趣和吸引力,也有利于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要注重课程育人,学校不仅要通过设计德育课程来系统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还要注重挖掘各学科德育教育的资源,如语文学科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历史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音体美学科的美育教育等。其次,要重视活动育人,把德育目标渗透到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活动中,在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例如通过节日纪念活动来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学生可以通过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体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如通过清明节扫墓祭英烈活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意识,通过植树节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再次,实践育人。德育教育可以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场地,使学生在亲自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如走进敬老院,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的意识;走进社区开展义务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而带领学生走进法院、少管所则能够培养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这些多样化的活动不仅拓展了德育教育的空间,也有利于开发和利用德育教育资源。

(五)调动多方力量推进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需要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同育人功能。据此,在开展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时,有必要调动各种力量参与其中,这也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发和利用。学校自身的德育资源就是德育的宝贵财富,其既具有德育的共性功能,又具有贴近学生、感同身受的独特优势,学校要充分加以利用;社会资源能够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强大助力,如每年的法治教育月,学校就可以邀请辖区的派出所民警开展普法讲座,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家庭资源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职业的多样性,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学校工作中,德育教育工作是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德育教育资源,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还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