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京华 雒悦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英国友人林迈可。同年10月,他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时也提到了林迈可。抗日战争期间,林迈可曾参与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创建工作并担任外文改稿专家。新华社历史上,有很多像林迈可这样的外国专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新华社事业发展作出了功绩。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过特殊贡献的革命先驱者,其中也包括这些国际友人。他们都是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真挚朋友,其中有的人将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国。
新华社第一位外国专家是1937年秋到新华社兼职做翻译工作的美国医生马海德。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George Hatem),祖籍黎巴嫩,1910年出生于美国。1933年获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为考察东方流行的热带病来到中国。在上海,他看到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接触了宋庆龄、路易·艾黎、史沫特莱等进步人士,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并在《中国呼声》等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
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他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辗转来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最高指挥部临时驻地—陕北保安访问。访问结束后,他便自愿留下来参加了中国革命。1937年1月,马海德随红军队伍来到延安,被任命为革命军事委员会卫生顾问。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医生,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诊疗工作,不仅担负起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而且还为推动党的卫生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他积极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为党的外事、外宣等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海德
1937年秋,马海德从卫生部被派到新华社兼职做翻译工作,成为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位外国专家。他在新华社兼职时间有四五个月。据当时在新华社工作的叶蠖生回忆:“那时新华社的人手,包括勤杂同志在內,只有十来个人,从事业务工作的只有七个人,其中有一位兼职的马海德同志。马海德是医生,却每天到新华社来把法文电讯稿译成英文,再由别人译成中文。当时他能说汉语,却还不能使用中文。”马海德还是新华社党小组的成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与同志们之间关系非常融洽。
1940年,中宣部创办对外英文刊物《中国通讯》(Report from China),邀请延安一些外籍同志和懂外文的同志撰写稿件,马海德为第一期《中国通讯》撰写了英文社论。这份刊物后来由新华社接办,马海德是该刊经常的撰稿人。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马海德为新华社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无私帮助和支持。
延安时期,马海德曾担任中共中央外事组的顾问,向一些外国朋友和记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争取他们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他常常在住所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向他们介绍新中国的发展成就,并在同外国朋友的通信中宣传新中国。改革开放后,他利用出访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向世界介绍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1988年10月,马海德在北京去世。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英文广播正式开播,英国友人林迈可参与了新华社英文广播的创建工作并担任首位外文改稿专家。
林迈可,原名迈克尔·林赛(Michael Lindsay),1909年出生于英国,中学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曾学过多种学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1937年12月,他应司徒雷登之聘,来到抗日烽火中的中国,在燕京大学任教。
来中国后,林迈可非常关心时局的发展,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战争充满敬佩。1938年和1939年的暑假,他深入晋察冀边区进行访问,并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为游击队采购了急需的药品和无线电器材。
林迈可与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接触较为密切,他的行动引起了日本谍报机关的注意。1941年12月,林迈可从收音机里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消息,遂和夫人李效黎收拾行装逃离北平,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
林迈可为晋察冀军区无线电技术高级训练班的学员解答问题
1944年5月,林迈可夫妇从晋察冀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在和朱德总司令谈话时,林迈可提出,当务之急是应冲破新闻封锁,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不久,他被聘请担任八路军总司令部无线电通讯顾问。据林迈可回忆,到军委三局检查了相关设备条件之后,“我觉得我们很有把握用三局现有的材料制造一台大约600瓦的发报机;如果我们再制造一根灵敏度高的定向天线,这台发报机就足以向美国发报”。经过多次的研究和试验,他与三局的同志一起进行了发报设备改装和架设天线等工作。
1944年8月,新华社英播部在延安成立,8月8日开始试播英文文字广播,9月1日正式开播,定向美国旧金山。
英播部由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负责,重要稿件送社长博古亲自审定,编辑有沈建图和陈庶。为使新华社英文对外广播的稿件符合对象国的语言习惯,便于他们理解和接收,中央决定林迈可转到新华社工作,担任英播部顾问,负责英文改稿。英播部的办公室设在清凉山的一个窑洞里,每天一早,林迈可与沈建图、陈庶三人到这里翻看《解放日报》,把认为适合对外发稿的新闻圈下来,然后着手翻译。下午4时,通讯员骑马从三局来,把稿子取走,在一两个小时内,用摩尔斯电码发出。
林迈可夫妇与中国同志一样住在窑洞里,每天步行到清凉山工作。英文广播创建初期,一天播五六条消息,相当于中文1800—3000字左右。英播部主要编发每日新闻,还出版重要文件的翻译本,如国共谈判的文件、毛泽东的讲演等。
早期的新华社英文广播虽然信号较弱,传播范围和效果有限,但也在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来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反映,通过定向天线发出的新闻,在美国西部可以收到,并在报纸、刊物上传播。
抗战胜利以后,林迈可一家于1945年11月离开延安返回英国,后定居美国。在离开延安之前,他根据自己在新华社工作的
经验和体会,给新华社留下书面意见和建议,以后又从美国给新华总社来信,两次都对新华社报道提出了颇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新中国成立后,林迈可多次应邀重返中国访问。1973年,他在英国出版了《抗战中的中共》一书,以他在华北亲自拍摄的大量照片和历史的评述,向世界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华北、在延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的过程,这一著作出版后引起国际上研究二次大战历史的学者的广泛关注。1994年,林迈可在美国去世。
李敦白是革命战争年代新华社第三位外国专家。他原名悉尼·里滕伯格(Sidney Rittenberg),1921年生于美国。1940年,在大学读书时曾加入美国共产党,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后来,他应征入伍,来到中国,退伍后决定留在中国。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到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担任观察员。在华期间,李敦白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向往解放区。
1946年他辞去工作,经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叶剑英安排,于同年7月来到张家口,参加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的英语广播工作,主要协助做翻译、修改文稿和训练播音员等。
李敦白
1946年10月李敦白来到延安,参加了新华社英播组的工作。他主要承担对外英文(语)广播稿件的审校和润色工作,有时也辅导播音员的英语播音。据李敦白回忆:“延安的广播最远只能到达南京和北京。因此我们的听众便是那里的外国新闻媒体。我们希望记者们会听到我们的新闻和意见,并在他们的报道中加以采用。不过我们的摩尔斯电码却可传送到世界各个角落,我们每天工作的架势,就如同全世界都在倾听。”除了负责改稿,他还帮助培训外文干部,以改进翻译质量。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到延安采访时,李敦白被委派担任翻译,并协助她工作。在延安,李敦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延安撤退时,李敦白同新华社人员一起转移到太行山东麓涉县,后来又转移到平山县。1949年初,在苏联采访并编辑英文报纸《莫斯科新闻》的斯特朗被诬为美国间谍被捕,后被驱逐出境。受此案牵连,李敦白在平山县被捕。1955年平反出狱,李敦白被分配到中央广播事业局,作为外国专家负责英语广播稿件的审核工作。“文革”期间,他再次被捕,“文革”后被释放平反。1978年1月,李敦白由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安排到新华社工作,在对外部担任英文新闻改稿专家。后来,他回到美国生活。2019年8月在美国去世。
1948年冬,英国《工人日报》记者阿兰·魏宁顿(Alain Winninton)受英共派遣来华报道中国的解放战争,他在哈尔滨参加了第六次中国劳工代表大会后,来到位于河北平山县的新华社英播部工作。之后不久,他即随新华社第一批记者前往北平,参与报道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阿兰曾以大量通讯和专著报道了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人民的风貌和各项事业的建设成就。
阿兰·魏宁顿(中间)在板门店
阿兰早年加入英国共产党,曾任英共机关报《工人日报》副主编。作为中央请来的高级顾问,阿兰为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曾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带着毛泽东致波立特的亲笔信,匆匆回到英国,为新中国急切需要幫助的对外宣传机构又请来几位英共党内的高级顾问,其中迈克尔·夏庇若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两人最终都留在了新华社。
1949年,新华社到北平后,阿兰一面在英播部担任专家,一面继续为伦敦《工人日报》发稿。为了帮助打破西方对即将宣布成立的新中国的经济封锁,阿兰采写了一系列稿件,向英国人介绍广大的中国市场和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阿兰数度赶赴朝鲜,报道了国际法律工作者联合会代表团调查美军在朝鲜使用细菌武器等新闻事件。
在谈判过程中,美方经常无中生有地诬蔑朝中方面,而且向西方记者封锁新闻。西方记者无法从美方代表团那里获得真实的消息,阿兰和法国《今晚报》记者贝却敌经常向他们透露从我方得到的重要新闻。例如,美方发表了诬蔑朝中方面伤害战俘的报告,阿兰和贝却敌把被俘美国新闻摄影师帕皮·诺埃尔在战俘营所拍的反映战俘生活真相的照片交给美联社记者。美方宣布美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威廉·迪安少将已“失踪”,并暗示可能已死亡。阿兰在双方交换战俘材料前,将“迪安还活着”的新闻透露给美联社记者,后来又把迪安在战俘营中的生活照片交给美军《星条旗报》记者,在板门店的敌我宣传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阿兰和贝却敌回到北京后合作写了一本书,书名为《背信弃义》,揭露了美方在板门店停战谈判期间所使用的各种卑鄙、欺诈手段。阿兰写的报道揭露了美方的虚伪面目,使美方十分恼怒。在美国的指使下,当时的英国政府以叛国罪名对他提出指控并吊销了他的英国护照。
1952年4月,国际新闻局撤销,改组为外文出版社,新闻处(即新中国成立前的英播部)又回到新华社,成为对外新闻编辑部。阿兰回到北京后继续在对外部工作,他除了担任日常的改稿工作外,还抽出时间为对外部的同志讲授新闻的基本理论与采访编辑技巧。他从五个W、导语、倒金字塔、时效等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讲起,还编写了《新闻写作入门》的小册子印发给大家,同时开办了不脱产的新闻讲座,对年轻记者进行系统培训。
在阿兰的建议下,新华社对外部组建了自己的记者队伍,并且记者们在采访报道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时,直接用英文写消息,而不再单纯编译国内部的中文广播稿。
在苏共二十大以后,阿兰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离开了中国,1983年11月病逝于东柏林,其骨灰撒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墓旁。
1950年1月,英国《世界新闻》记者迈克尔·夏庇若(Michael Shapiro)来到国际新闻局新闻处(即后来的新华社对外部)工作。夏庇若是在新华社工作时间最久的外国专家之一,被邓小平称赞为“坚贞不屈的国际主义战士和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真挚朋友”。
夏庇若
迈克尔·夏庇若,1910年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贫苦家庭,1933年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他于1934年加入英共,经常到工厂和码头向工人进行宣传教育。从1941年至1949年,夏庇若历任英共伦敦区委书记、斯的浦尼市市委书记、英共建筑师委员会书记等职。1949年末至1950年初,经过中共与英共的安排,夏庇若随阿兰来到中国,留在新华社对外部工作。
在朝鲜停战谈判期间,阿兰在朝鲜参加报道工作,对外部里只有夏庇若一位英文专家,他的工作负担也加重了一倍。当时关于朝鲜停战的稿件往往要到午夜以后才能发到编辑部,夏庇若对“夜半敲门”的麻烦工作从不叫苦,表现出了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在朝鮮战争期间,夏庇若也曾两度冒着战火赴前线和战俘营采访,为反映这场战争的真相以及报道中朝军队的英勇斗争和宽待俘虏的政策作出了很大贡献。
夏庇若不仅工作勤奋,而且刻苦钻研,在培养年轻新闻工作者时也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日常修改稿件和讨论业务问题时,他发扬着“寻根问底”的钻研精神,引导年轻记者主动学习、调查研究、思考总结,在新闻业务方面为大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除了致力于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之外,夏庇若还写了大量的文章,向国外宣传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他于1958年在英国出版的《变化中的中国》一书,介绍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反映了新中国在诞生后的初期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前进的情景。此外,他还参与了《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二至四卷、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英文本的改稿定稿工作。他把参与这些工作看作自己一生的莫大光荣。
夏庇若把后半生全部心血和热爱都奉献给了中国,却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惨遭不白之冤,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直至1973年才得以释放并恢复名誉。夏庇若回到新华社以后就急不可待地投入工作,然而由于他在狱中受到长期的折磨,健康状况急剧衰退,即便如此,他仍然就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工作提出了一份5000多字的意见和建议,令人感动。
1985年1月18日,新华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邀请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以及中外各界人士,共同祝贺夏庇若75岁寿辰和来华工作35周年。邓小平发了贺信,高度赞扬夏庇若在宣传社会主义中国和发展、改进新华社的对外报道中作出的可贵贡献。夏庇若在答词中说:“对中国历史来说,35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正是在这历史的瞬间,中国人民从废墟上站了起来,经过艰难的奋斗,刻苦的努力,深沉的思索和认真的总结,终于像巨龙一样腾飞于世界。……我愿将有限的残年余力再做点滴贡献,奉献给在改革的大道上飞奔的中国,奉献给英中友好和世界和平事业,奉献给不断取得胜利的人民事业!”
1986年9月,夏庇若在北京逝世,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他追赠“北京荣誉市民”称号。1992年,夏庇若的夫人刘静和与亲友一道设立了夏庇若新闻教育基金会,培育中国青年新闻工作者,使他未竟的事业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1951年秋天,国际新闻局新闻处新来了一位参加改稿工作的美国人,这就是艾琳,此时她刚刚30岁。
艾琳·比顿(Aileen Beaton),192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来华前原是美共党员,从事群众工作。1950年初,艾琳和丈夫因在美国受迫害而到波兰政治避难,她曾在华沙广播电台担任英文编辑、改稿工作。1951年3月,怀着对诞生不久的新中国的向往,她和丈夫由波兰来到中国,并把宣传新中国作为她的毕生事业。艾琳曾经说过,她真正的生活、她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岁月,是到了中国以后才开始的。她努力学习中文,在对外部的外国专家中,她是中文说得最好的,说明了她对中国的热爱。
艾琳·比顿
艾琳擅长文化报道方面的工作,其文学修养也很深厚,她曾在大学期间师从英国文学史专家鲁宾斯坦。不仅如此,随着在中国的岁月的增长和对中国情况了解的增多,艾琳对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工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不仅在改稿业务中表现出色,还经常能在组织报道中提出中肯的意见,她的建议对记者们的报道工作大有裨益,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和认可。
据老同志回忆,艾琳工作起来不分昼夜、不辞辛苦,还以焦裕禄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在当年对外部播发有关焦裕禄的报道时,艾琳深受焦裕禄事迹感动,并含着泪修改这篇英文稿。她说:“焦裕禄是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必须向他学习。”除此之外,艾琳学习也十分刻苦,她的家中藏书丰富,工作时也时常带着学习的读物。她曾说过:“新闻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基本法则并不多,也不难学。但一个真正优秀的记者为了掌握这门艺术,需要花费毕生的精力。为了追求这门艺术的尽善尽美,需要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1986年5月12日,新华社为艾琳65岁寿辰和来华工作35周年举行了庆祝会。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会后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艾琳就因心脏病猝发、抢救无效而离世,她在去世的前一天还打电话到办公室要来工作。她说:“我愿在离开这个世界时知道我没有虚度一生。”想不到这句话成了她的最后遗言。从30岁到65岁,艾琳把她生命中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献给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新华社历史上的外国专家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为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仍有不少外国专家、雇员等在新华社不同岗位上从事新闻工作,他们在新华社建设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和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必将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