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等组织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历史经验

2023-04-14 17:18付闪
百年潮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跃进刘少奇政治经济学

付闪

编者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求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提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本刊专稿”专栏从2022年第12期起,分3期刊发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组织撰写的6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组织理论学习的系列文章。本期刊发的《毛泽东等组织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王进喜加强理论学习的思考和做法及其现实启示》两篇文章是这一专栏的收官之作,也是对即将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献礼。

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虽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违背了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背离了党一向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原则,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和困难。毛泽东和不少党的领导人从中感到,要真正把握对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必须提倡读书,加强学习。在毛泽东等的倡导带领下,全国兴起了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的热潮,促进了广大干部增长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并为“大跃进”后期的纠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

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胜利和工业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苏联当时具有很高的世界声望。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经济建设“以苏为师”,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成功实施“一五”计划,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实践中,我们党也很快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在批评斯大林的错误的同时,又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间的一些缺点和错误。经过慎重思考,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显然,对于“一五”计划中照抄苏联的办法,毛泽东是不满意的。他说:“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随着1957年国内一些工厂、农村出现生产迅速增长的新气象,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国际上,中国共产党在1957年11月莫斯科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获得了崇高声誉,又加上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提出15年赶超美国的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社会主义者,毛泽东当时就想,“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不是可以搞得快点多点。”他主张经济建设应该搞得更快一些,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可以打破常规,用一种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一个不同于苏联办法的崭新局面。

应对“大跃进”运动的挫折,毛泽东号召读书

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实现钢产量和粮产量的高指标为主要目标,以群众运动为主要方法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从各方面开展起来。在“大跃进”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结果事与愿违,遭遇了严重的挫折。毛泽东和不少党的领导人从“大跃进”以来遇到的挫折中开始感到,对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不少人缺乏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对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等等都没有搞清楚。

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期间,为了使各级领导干部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以更好地认识与纠正“大跃进”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倾向,毛泽东给中央、省区、地、县四级党委委员写信,建议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书籍。在1959年最初拟定庐山会议的议程时,毛泽东提出的第一项任务也是读书,他说:“不要整年整月事务主义,搞得很忙乱,使他们有时间想想问题。”这个愿望由于会议后期错误地批判彭德怀而没有能够实现。1960年初,毛泽东再一次号召全党开展读书活动。他指定读的书还是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当时中国和苏联在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已经出现明显的分歧,为什么毛泽东还要求全党读这本书呢?他曾经这样回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在理论上成系统的东西还不多,除了斯大林的《苏联的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外,只有这本书。他说:这本书“缺点有,但比较完整”。毛泽东希望各级干部通过学习经济理论,“使自己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以利指导我们伟大的经济工作”。在毛泽东的号召下,1959年11月初,刘少奇在海南岛首先组织了读书小组,这年12月上旬,毛泽东在杭州组织了读书小组。1960年2月,周恩来到广东从化组织读书小组。

对于这次读书活动,毛泽东等非常重视。比如,毛泽东对自己所在小组的所有读书活动都是亲自安排,规定每天下午小组一起读书,并让胡绳、田家英和邓力群轮流诵念,边读边议。毛泽东在杭州前后25天,除去三个星期日和1960年元旦,实际读书的时间是21天。每天下午读,一般从四时左右起到九时左右吃晚饭止;也有时从二时、五时、六时开始读,到七时、七时半、十时结束。毛泽东读书很认真,一边听朗读,一边看书本,还不时在一些提法下面画横道,或者在旁边画竖道,打記号。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发表的谈话,经邓力群等人进行整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近10万字的谈话记录。谈话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问题、当前国内的一些政策问题,以及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

毛泽东《关于读書的建议》的手稿

刘少奇的读书小组最初以阅读为主,以主要时间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下册,然后则集中时间进行学习讨论,前后共召开了九次学习讨论会,逐章逐节地进行讨论。广东省委书记林李明,广东省委宣传部、海南地方和驻军的部分负责人以及刘少奇身边的工作人员参加了讨论会。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参加了部分讨论会。刘少奇在各次学习讨论会上作了比较系统的发言。在这些发言中,他客观地评价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利弊得失,阐述了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认识,同时,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反思。

周恩来的读书小组则用三个星期时间,把《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部分通读了一遍,并认真学习了胡绳在会上宣讲的参加毛泽东读书小组的同志整理的关于“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的笔记”,再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言。在学习期间,周恩来作了两次系统的发言。他联系苏联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论上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集中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毛泽东等结合自己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毛泽东在读书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阶段可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这为后来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他还谈到“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刘少奇在学习中讲道:“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从重工业开始,对农业的发展,注意不够,我们也有这个问题。所以现在提出农、轻、重,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同时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免得发生长期性的工农比例、轻重比例失调。”他还讲道:“加强经济核算工作,十分重要。经济工作越做越细就是账越算越细。如果以为有政治挂帅就不要算账那是错误的,大账小账都要算。”周恩来在学习中发言谈道:“中国十年的历史证明,这个过渡时期要贯穿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时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任务是两句话—把革命进行到底,生产力不断提高。”他提出:“我们是不断革命论者,又是革命发展阶段论者。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基本矛盾,要不断进行三个方面,即所有制、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制度的革命。”

毛泽东等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进行的思考和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为“大跃进”的纠偏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毛泽东的倡导带领下,1960年全国兴起了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热潮,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纷纷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习,不少干部在这个学习活动中获得了基本的经济理论知识,产生了对“大跃进”中一些错误倾向的初步的冷静思考。

毛泽东等组织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活动的历史经验

在这次为克服党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积累不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准备不足、“左”倾错误思想出现的情况,牢牢把握领导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任务的针对性极强的读书活动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主要领导人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强化学习活动组织保障、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多层次多角度推动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主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发出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号召后,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先后成立学习小组带头学习。薛暮桥回忆这段读书经历时说:“每天上午讨论三个小时,周恩来总理没有一次缺席,下午他又忙于处理从北京报来的重要工作。”1960年1月17日,毛泽东又在上海会议上建议: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都要以第一书记挂帅,组织读政治经济学的小组。在各级主要领导的示范带领下,1960年初,全党掀起了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热潮。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学习活动,为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精心编组以保证学习成效。为保证学习效果,毛泽东等在组织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书小组时,从实际出发精心选配组员:一方面强调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学习小组成员数量。毛泽东组织读书小组的成员较少,只有陈伯达、胡绳、邓力群、田家英等,刘少奇、周恩来组织读书小组的人数就多些。另一方面邀请有关专家加入,实现组内干部和专家相结合。刘少奇给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写信提出:“请你们物色两个熟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其中至少一人又了解一些当前经济理论性问题,即日来到这里,参加我们的学习小组。”经杨尚昆等研究,决定派著名经济学家王学文、薛暮桥参加刘少奇读书小组。后来胡绳、薛暮桥又参加了周恩来读书小组。根据实际编排学习小组,并邀请专家加入,使学习成效有明显提升。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杭州、上海、广州等地和党的理论工作者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结合中国实际研究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右一为毛泽东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学习方式依据党员干部的文化理论水平而定,采取以自学为主或者自学、讲解、辅导、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毛泽东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的谈话记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刘少奇、周恩来读书小组则是先通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再集中发言讨论,交流心得,形成意见。1959年2月,刘少奇就读书小组学习形式谈道:“第一,我们的讨论会采取座谈方式,谁有话就讲,会上可以展开辩论;第二,在我们的学习会上,不分上下级,大家都是学员,不要有拘束。”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保证了学习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四)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思考。毛泽东等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以研究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注重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能力。二是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毛泽东要求为了解作者观点和方法,读书采取“跟着书走”的方法,但实际上他是批判地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并没有只是跟着书走,既肯定正确的东西,又有大胆怀疑,提出许多不同观点和独到见解。明确围绕党的事业和中心工作开展学习,有很强现实针对性。

(责任编辑 黄艳)

猜你喜欢
大跃进刘少奇政治经济学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卷烟生产和消费的常态化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大跃进”后的产能过剩与城市工业的增效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