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中国的民本思想及其恒久价值

2023-04-14 09:11赵璐璐
百年潮 2023年2期
关键词:民本传统思想

赵璐璐

“民为邦本”源自《尚书·五子之歌》,可见中国古代很早就洞察到了民与国之间的深层关系,开启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先河。其后,“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上被不断巩固发展,构成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思想。近代以来,将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也成为革命先驱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和为政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升华与飞跃。围绕“民为邦本”的前世今生,深入探讨“民本”这一源远流长的政道传统,可以深刻领悟其跨越古今的恒久价值。

一、“民为邦本”思想的形成

“民为邦本”源出于五经之一的《尚书》。传世古文《尚书·五子之歌》第一首作:“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一句,一般习惯引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这篇文字根据《书序》的介绍是大禹的孙子夏王太康因为无德而失国之后,其昆弟五人在被放逐途中回忆皇祖训诫、抒发怨愤之情,作歌以讽喻的文章。文章大意是祖父(大禹)曾经训示我们说:人民可以亲近,不可以轻贱失礼。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君位就稳固了,天下也就太平了。虽说这一训示不一定都是夏禹的原话,但这的确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

殷商时期,中国人处于原始的自然崇拜逐步向多神崇拜转变的时期,人们祭天地、星辰、日月,祭鬼神,此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阳神。到了西周,周人把“天”奉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并且将其与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因此周王称“天子”,是受了“天命”来统治天下的。另一方面,周人又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才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体会到《尚书》中所讲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从而对“天”与人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既而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随着周王室日益衰败,礼乐崩坏,原来维系着周王朝统治的封建制、宗法制纷纷崩溃,对于“天”的崇拜也随之产生动摇。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本身能力和地位的肯定使得民本思想进一步变化,更加强调人在天人关系中的作用。因此,有了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消解了“天”的神圣性。与此同时,各国并立,群雄争霸的局面,也让一部分君主和大臣在政治实践中对“民”的认识发生转变,感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在统治过程中加强了对民生的关注。在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和思想争鸣过程中,从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爱民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思想,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至此真正形成了。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出现,消解了“天”、天命的神圣性,使得中华文明走向了不同于西方传统“君权神授”的另一种发展道路,也使得关注民生、注重人民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治国理政当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构成了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二、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

随着秦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新的国家政治体制奠定。民本思想在秦朝建立以及汉朝兴起的历史发展中,成为儒家和法家融合的重要衔接之处,也对皇帝权力起到了部分的限制作用。西汉贾谊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淮南子·汜论训》亦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都将治国理政的根本归于民,也强调保障民生、利民爱民在统治中的基础性重要地位。

不过,在皇帝制度建立初期,巩固王朝统治的过程中,对于皇帝权力的来源,新的政治体制下君与民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和探讨,实际上某种层次没有达到孔子、孟子所阐发的高度。这也反映出实践中的认识与理论本身存在差异以及具有滞后性。关于皇帝权力来源,一是君权神授,二是家天下,这两种观点在汉代都存在。西汉初年窦婴说:“天下者,高祖天下。”申屠嘉也说:“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汉书》卷五十一《窦婴传》、卷四十二《申屠嘉传》)这是家天下观点的代表。而董仲舒虽然提出“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的命题,即赞同失德者被人民推翻以致改朝换代的合理性,但在《春秋繁露·玉杯篇》中仍强调:“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天”在皇帝权力来源中依旧占据主导位置,这种民本思想显然是具有局限性的。

随着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出现了相反的理论和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时期魏李萧远《运命论》中所提出的:“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明确指出君主治理天下,但并不是天下的“拥有者”,天下不是皇帝的私有物。君权并不意味着天下的所有权,而是天下的治理权。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融合,隋朝建立并实现再次统一后,李萧远的观点又被重新提起。隋炀帝继位以后,在营建东都的诏书中写道:“是知非以天下奉一人,乃以一人主天下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隋炀帝将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和对皇帝权力来源与百姓关系的理解融为一体,在古代民本思想理论上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可遗憾的是隋炀帝在实际统治中,并没有实践这一原则。

到了唐朝初年,民本思想、君民关系更是成为贞观时期重要的一个理论问题,推动了唐朝政治文明的进步。唐朝初年政治思想的核心可以用“国以民为本”或“国以人为本”来概括。《荀子·王制篇》中讲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说的是作为君主,老百姓可以扶持你,也可以颠覆你,推翻你,表现出君主和老百姓的关系是一种依存的关系。唐太宗和贞观时期的大臣也都引用过这句话。因此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大家就是这样来理解唐太宗君臣对于君民关系的认识。

但是,以唐太宗为首的贞观君臣没有停留在这样的认识水平上,他们的看法在原有的民本思想上更加深入。首先是明确提出了“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贞观政要》卷八《務农第三十》云:“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王珪更进一步提出,“人力既竭,祸难遂兴”。(《贞观政要》卷一《君道第一》)国以民为本的核心问题是衣食问题在古代早已提出。《淮南子·主术训》也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而贞观君臣的这些话简单明确地说明了一条最根本的道理:对百姓的征发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老百姓无法活下去,百姓无法忍受,就会起来造反。做皇帝必须使老百姓能够生存下去,统治者能够统治下去的条件是必须使被统治者有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历史上大多数王朝的覆灭,都是因为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而老百姓之所以活不下去,就是因为统治者忘记了“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这一条基本原则。不少新王朝的创业者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像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大臣们这样总结历史教训,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来,则是第一次。

其次是唐太宗进一步提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六年,唐太宗在和大臣谈话时说出了上述一番话,接下来魏徵就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唐太宗和魏徵的这次对话可以看作是贞观君臣对于君权理论讨论的总结。唐太宗以皇帝的身份提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明确提出了天子是民推而为主,而且可以弃而不用,强调皇帝与民不仅是依存关系,而且是举用的关系,皇帝的权力来源于民。这就否定了皇帝受命于天的观点,否定了皇帝及其权力与天的联系,同时也把中国古代君权的理论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及至宋代,在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孟子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其思想也成为儒学发展更新的重要资源,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亦得到深入阐述和发挥。朱熹在注解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时认为:“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天子至尊贵也,而得其心者,不过为诸侯耳,是民为重也。”(《孟子集注》卷十四)在肯定孟子民贵君轻思想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实际上对“国”与“民”的关系提出了理论思考,也在皇帝权力来源上对家天下提出了挑战。

经过宋元明时期经济的发展,到明末清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新的经济形态的萌芽,民本思想得到更大发挥。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黄宗羲指责君主制度是“天下之大害”,反对君主把天下当作私产,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天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明夷待访录》)从而试图进一步突破民本思想中君主的主体地位,打破其中的恩泽色彩。与黄宗羲同时代的文学家张岱也在《四书遇》中明确提出了“予夺之权,自民主之”的思想主张,可见当时新的民本思潮并非偶然。

这股新的思潮一度受到清朝政府的压制,但仍对清末、民国民主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黄)梨洲有一部怪书,名曰《明夷待访录》……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又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所以,民本思想也成为近代中国人接受民主思想的一条勾连古今的途径,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三、近代对“民为邦本”的继承与转化

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理论和民主思想涌入中国,在冲击传统民本思想的同时,两者也在碰撞中融合。梁启超认为,民本思想是中国转接西方民权思想的连接点。他指出:“要之我国有力之政治理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之下,行民本主义之精神。此理想虽不能完全实现,然影响于国民意识者既已甚深。故虽累经专制摧残,而精神不能磨灭。欧美人睹中华民国猝然成立,辄疑为无源之水,非知言也。”在梁启超看来,民本与民权具有共通性,“天子为天之代理人,在天监督之下行政治,则本来之最高主权属于天。然此抽象的天,曷由能行使其监督耶?吾先民以为天之知(聪明)能(明威)视听,皆假涂于人民以体现之。民之所欲恶,即天之所欲恶。于是论理之结果,不能不以人民为事实上之最高主权者”(《先秦政治思想史》),从传统天道思想和民本思想,可以在逻辑上推演出“主权在民”。因此,中国社会实行民权政治可以在传统民本的思想基础上建立。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把古代的民本思想精華与西方的民主思想中的优秀成果同中国现实民主革命的需要结合起来,构成他“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孙中山在解释三民主义时曾说:“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项主义的意思,是要把全国的主权,都放在本族人民手内;一国之政令,都是由人民所出;所得的国家利益,由人民共享。”并且强调:“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可见,“以民为本”是三民主义的出发点和核心要义,在思想内核上与传统民本思想有极为重要的渊源关系。孙中山明确说过:“中国历史,汤武之后,革命之事实,已数见不鲜矣。其在欧洲,则十七、八世纪以后,革命风潮遂磅礴于世界,不独民主国惟然,即君主国之所以有立宪,亦革命之所赐也。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说明其三民主义的一个思想理论源头便是中国传统文化。

但是三民主义有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孙中山亦强调“主权在民”,但是对于“民”的内涵究竟为何,革命和建设究竟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解决。

四、中国共产党: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

“民”“人”都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但两者含义不尽相同,将人、民组合作为泛指的复合词“人民”来使用,在中国古代同样存在。近代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人民”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注入了理论活力。马克思、恩格斯早年笔下曾有“人”“人民”“人类”和“人类解放”等提法。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人”的本质表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1847年的《〈莱茵观察家〉的共产主义》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真正的人民即无产者、小农和城市贫民”。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人民”通常指国家权力主体,“人民”不仅能够适用于表明国籍,也内涵着国家构成中的地位权力、权利及义务等政治涵义。

在“人民”内涵的更新确立中,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已有“为什么人谋利益”“为了服务于什么人”“为什么人服务”等提法下,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的群众史观的精华,用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进行改造,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著名论断,并进而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1939年2月20日,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提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42年,为解决知识分子和文艺战线为什么人的问题,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命题。1944年,在追悼张思德的大会讲演中,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明确为对我党我军和一切革命同志的普遍要求。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七大首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优良作风的核心内容之一写进了党章总纲和党员应尽的义务中,并把“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唯一宗旨”的高度。

在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征途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项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成果,也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对党的宗旨的发展和升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表现出的“国”与“民”,“党”与“民”的辩证统一思维,与传统民本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引用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格言,充分表达了他一贯坚持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比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这都体现出传统“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及其继承创新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具有理论上的渊源关系和相似的精神内核。

另外,在实践中,积极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中去,这同样与传统政治治理实践不谋而合。传统民本思想强调注重民生,关心民众实际利益,《管子·治国》中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朱熹也指出:“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同样注重实践成果。从这一立场出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同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人民谋利益不再局限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满足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比如人民期盼公平和正义、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等。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利益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要体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

当然,传统的民为邦本的思想究其本质与民主是不同的,也与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较大差异,民本思想中的“民”亦与我们所讲的“人民”内涵不同。但是,从文明延续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性继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对国家和民眾关系的理解以及在古代国家治理当中的实践作用对当下及未来仍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 黄艳)

猜你喜欢
民本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两元保险”背后的民本思维——西安交大教授王立剑:风险管理再添一筹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
兜底治疫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