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煜 孙万仓
(1.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2.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
从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开始,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政治的发展演变虽然知识点繁多,但主要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思想控制三条线索而展开。旧高考复习所依托的专题史必修1 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3、4 课的史实编写体例便是围绕着这三条线索展开,同时这一部分内容也是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的主要章节内容。作为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高频考点,也是学生经常失误丢分的地方。造成学生丢分的具体情况很多,但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于“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大概念内涵及其外延的把握不准确。接下来,笔者以2017 年全国I 卷第25 题为例,针对该主题试题及其错误点进行分析。
典型易错题1:
(2017·全国Ⅰ卷·25)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在笔者所教授的文科奥赛班开学伊始便进行了真题的测试。其中这道题,全班46 名同学参加了测试,C 项的正答率为52.8%,仅略微超过一半。D 项的错误率达到22.02%,B 项的错误率达到18.21%,甚至有6.97%的学生错选了A 项。在掌握了学生的作答情况之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对错因的归类分析,发现学生对于西汉高帝至汉武帝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以及景帝到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掌握不准确,甚至将中央集权的概念和专制主义混为一谈。该道试题的命制人恰恰就抓住了学生这一部分学科概念的短板和思维中的误区,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列举了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期间,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划数量的变化,实际上考查的是汉代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常考知识点。但这道试题的巧妙之处在于答案的四个选项设置中都没有“加强中央集权”这一表述。其设问是“据此可知”,这属于推论式的设问,要求学生依据这一时期郡级行政区的变化推断出相应的历史结论来,考查的是学生在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引下对历史信息的解读能力。
数据表格类情境在历史学科试题中占据相当的比重,不少学生由于数据众多和变化多端而备感困惑。在向学生讲解这道试题的时候,首先要抓住的是数据表格中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期间,地方上由朝廷管辖的郡级行政区的增多,还有就是景帝、武帝时期的“国”数量的相应增多。相当数量的学生误以为此处的“国”是汉初郡国并行制下的诸侯王的王国,所以得出了D 项这个错误的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处的“国”应该理解为“推恩令”之后建立的侯国,这部分侯国不再受原王国管辖,而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所以经历了汉武帝酎金夺爵,尤其是“推恩令”等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推行,原有地方诸侯国其辖区应该是在缩小,而不可能扩大,强干扰项D 项错误恰恰在于与史实、与命题人的出题意图相违背。再者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而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强干扰项B 项就反映了18.21%的学生没有厘清两个概念,从而步入了命题人设计的误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由三公九卿制度到中外朝制度的演变,而材料显然没有涉及这一部分。至于诸侯王国与朝廷关系激化,应该联系的知识点是汉景帝时期“削藩策”导致的七国之乱,而此后中央与地方关系应该是渐趋缓和,所以A 项错误。
本题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学术研究情境,考查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够结合设问和所掌握的知识对材料做出合理的推断,这种思维品质正是高考试题所要考查的。在学科知识上,本题涉及的易错知识点主要是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关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在日常的教学和测试中,涉及此处的错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理解试题材料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学生必须要对两个概念有准确的理解。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对封建社会而言就是围绕一个问题,即决策权的归属问题。专制主义的特征就是由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事、政治、财政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这一决策方式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设置和权力的范围上,尤其体现在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演变上,汉武帝时期的中朝制,任用身边之人形成宫中决策机制,逐渐架空和取代原有的三公九卿就是如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更是如此。而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对地方行政管理的方式,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演变问题,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由中央垂直管理,汉武帝推恩令削弱王国力量,宋代设通判监督知州都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掌控的加强。
针对该易错点,笔者选取了四道易错点相似的试题,作为易错巩固练习题。
试题一:[河北衡水金卷先享题信息卷(五)·25]
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继续推行“众建诸侯”政策,并于中元三年(公元前147)下诏“罢诸侯御史大夫官”,又于中元五年“更名诸侯丞相为相”。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扩大汉朝统治区域
B.提升刘氏宗族地位
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D.削弱相权维护皇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涉及的是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的目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表明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之后,继续推行“众建诸侯”的政策,用意在于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其包括下诏罢免诸侯国的官员,及“更名诸侯丞相为相”之类降低诸侯国官吏级别的举措,其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故C 项正确。西汉初年分封和景帝“众建诸侯”的分封区域,本身就是西汉王朝的统治范围,所以汉景帝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不会起到扩大统治区域的作用,A 项错误;材料中的一系列削弱地方的措施实际上是要提高中央朝廷的地位,与整个刘氏宗族地位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要知道地方诸侯王也多为刘氏宗亲,B 项错误;材料中“更名诸侯丞相为相”,此处“丞相”是各诸侯国的承相,不是西汉中央的丞相,地方诸侯国丞相地位的降低是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因此不属于中央官制中君相权之间的关系调整,D 项错误。
试题二:(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检·4)
唐太宗时期,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御史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这反映了()
A.唐形成完备的监察体系
B.中央行政体制不断完善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D.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涉及的是唐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提到了唐太宗时期通过设置十道监察区,委派的御史巡回监察地方时必须要“震慑州县”,可见唐代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和控制较为有效,故C 项正确。材料信息仅仅涉及了地方监察层面,并没有涉及中央的监察,不能由此推断出“形成完备的监察体系”的结论,A 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材料信息描述的是地方监察的有效性,而不是中央行政体制层面,更无法推断出中央行政体制的不断完善,B 项错误;材料提到了巡回御史监察地方时的赫赫声势,对地方的控制显然是加强,而不是减弱,更无法推断出埋下地方割据的隐患,D 项错误。
试题三:(辽宁省名校联盟9 月联考·11)
时人描述宋初“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此观点认为宋初()
A.地方官员之间相互牵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B.有效地防范了内部动乱,强化了中央集权
C.铲除了封建割据的根源,维护了社会稳定
D.地方行政体系严密,地方官权力基本丧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涉及的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提到了时人描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并且分析了此措施的实际效果“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可见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是有效的,即地方不敢对抗中央,故B 项正确。材料虽然提到了宋代地方官制上设置“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并且地方官之间“丝牵绳联”,有一定的互相牵制作用,但仍然强化的是中央集权,而没有涉及中央朝廷的决策方式,所以“强化了君主专制”一说不妥,A项错误;封建割据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材料并未涉及,C 项错误;地方官员在中央集权下有一定的实际权力,故D 项“地方官权力基本丧失”说法错误。
试题四:(2016·全国Ⅰ卷·27)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涉及的是明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初期,在地方行政上废行省分设三司,三司各司其责,分掌地方权力,且三司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的六部。此举好处在于分散地方长官之权,避免其坐大割据,但同时也造成事权分散,协调不力,显然不利于地方行政事务的处理和效率的提升,而明朝中叶后中央派遣的巡抚逐渐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也有助于弥补三司分立带来的缺陷,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故B 项正确。在最初的分掌权力的三司之上,增设巡抚并成为地方三司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虽然增加了地方行政官员的层级,但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扩大,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并且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不能说明中央六部的权限被削弱,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分设三司时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而巡抚的设置有助于缓解这一现状的信息,且无论是之前分立的三司,还是后来三司之上的巡抚都隶属于中央,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