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环节评价量表的自主设计与应用

2023-04-13 12:53童永才
小学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研讨小学科学

童永才

〔摘    要〕    “研讨”是学生“探索”活动后的信息整理、分析过程,“研讨”的效率直接影响探究实践的质量。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研讨”往往走形式,效果差。为此,教师可针对以小组汇报交流的“研讨”形式,进行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以学生为设计主体,自主编制评价量表,并运用评价量表,多主体、多维度地进行评价,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研讨”;评价量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09-0055-03

2020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每一课基本上都是按照“聚焦—探索—研讨”等环节设置,“研讨”环节往往是通过1~3个问题呈现。不管“研讨”是最后集中进行,还是分散在各个小“探索”环节之后,最常用的形式都是先小组讨论,然后上台汇报展示、表达观点,之后集体交流讨论,达成某种共识。

“研讨”环节是学生“探索”活动后的信息整理、分析过程,“研讨”的效率直接影响探究实践的质量。但研讨环节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上台汇报的学生手足无措,往往是照着记录单读一遍;台下学生无所事事,对别人的汇报漠不关心;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不主动,教师干着急。出现这些问题,评价方面存在不足是重要原因: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向不明;评价囿于结果。

为此,笔者针对“研讨”环节,尝试带领学生自主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评价量表的编制活动,认清研讨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学生在课堂中使用自编的评价量表评价同伴,主人翁意识倍增。台下的学生不再无所事事,而是有所为、知所为;上台汇报的学生更加认真,在一次次地被评价中不断进步。

一、评价量表的自主设计

评价量表的自主设计分为编制、检验和完善三步。

(一)评价量表的编制

1.挑选研讨样例

针对同一探究主题,挑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段作为研讨样例(好、中、差)。笔者从参加优质课评比时所上的《船的历史》一课,挑选了三个录像片段(这一课,曾多次磨课),播放给学生看。

2.分析研讨样例

看完后,以小组为单位,就优劣展开讨论。

《船的历史》视频一。

优点:小组长声音洪亮;船装载的垫圈数量多。缺点:其他成员没有发言;只是照着记录单读了一遍。

《船的历史》视频二。

优点:有三人发言,组长发言能面向大家;能对着记录单和制作的船表述。缺点:声音比较小,下面学生比较吵;面对学生的质疑急眼了。

《船的历史》视频三。

优点:分工明确,人人都发言,说出了实验中的成功做法和发现;能依据记录单和制作的船进行汇报,能和大家互动。缺点:有一个人发言声音比较小。

3.总结评分要素

在分析研讨作品的过程中发现,虽然从整体出发,评定了好、中、差的等级,但是,每个作品都有优缺点,“整体化”的思路不太适用,操作性也不强,激励、促进作用有限。只是评价优点、缺点,往往是片面的、客套的,评价效率低。因此,我们采用分项评分规则,将测评分为内容、语言、体态、团队协作和其他等五个方面。

4.明确要素细则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初步的评价量表。

在形成评价量表后,学生再次观看三个研讨样例并进行评分。

(二)评价量表的检验

制定好评价量表后,我们将其应用于科学课堂中进行检验。通过多次实践,学生对评分规则更加清晰,对研讨标准也更加明确。

1.解析评价标准

将评价量表发给学生,先独自阅读,再小组交流。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细则进行解析。评价前置,尽量做到心中有数,后续深入理解还需要在课堂中实践操作。

2.进行小组评分

在研讨环节中,随机抽取小组上台汇报交流。台下的小组成员认真观察,并参与研讨、答辩互动,从中也吸取经验,做好本小组上台汇报的准备。最后进行小组讨论,意见统一后,由组长填写量表。

3.发表评价意见

各小组填好评价量表后,教师随机选择几个小组发表评价意见。例如教科版五下《增加船的载重量》一课中,第六组的组员指出:第二组在汇报交流中用词准确,表明观点时能说出理由,还能在黑板上边画图边解释。

4.评选最优小组

下课后,各小组长将评分表交给课代表,再由课代表和小助手一起整理,评出本次最佳小组、最佳表现之星、进步之星等,在下节课颁发奖状或奖品。

(三)评价量表的完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多次实践应用后,发现评价量表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这里,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量表的改进中来,针对亲身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1.评议

应用两周后,師生就评价量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展开讨论。

生1:我们小组成员三个人都非常好,但是因为有一个同学内向,不发言,也不动手,整个小组没有评上优秀小组。

生2:评分规则中的“条理清晰”“自然大方”不够明确,评分人之间的标准不统一。

科学教师:“人人参与”“有分工有配合”等方面是有进步的,但是“表述科学规范”“倾听、积极互动”等还有待提高。

2.决策

从讨论中发现,评价量表缺乏对不同水平的详细说明。因此,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将普通的评价量表修改为表现性评价量表;

确定ABC三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标准进行详细描述;

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句表述评分细则;

重视增值评价,特别关注弱势成员。

3.调整

经过多次调整,我们的修改稿如下:

不同的班级,制订的评价量表可以有所不同,不同的课型也可以适当修改,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评价量表的制订中来,并进行操作。将普通的评价量表修改为表现性评价量表后,学生能够清晰知道每个等级的详细标准。

二、评价量表的应用

(一)自我评价,指明学习方向

该评价量表由学生自主编制和完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操作要求。评价量表明确了等级标准,可以帮助学生“自我評价”。在研讨中,使用评价量表后,学生明确了评价要求,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对照优秀的标准进行调整,并落实到行动中,向优秀靠近。2022年版课标增加了增值评价的要求,更加强调了评价的促进作用。我们制定的评价量表也设置了相应条款,学生将当前的表现与过去相比,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感。

(二)同伴评价,内化学习要求

不可否定,教师评价地位依旧占据主位,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主动性不强,必会影响研讨效果。在同伴互评中,在学会评价他人的同时,也知道他人会从哪些方面评价自己。在进行同伴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认真学习了他人的成功做法,并借助评价量表,思考自己的行为表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更深层次地内化了学习要求。

(三)教师评价,明确教学目标

评价量表的使用,促进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首先,通过预先的评价,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知晓学生的前概念;接着,参照评价量表,判断学生存在的困难;最后,教师立足学生的学习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家长评价,懂得学习指导

有些科学探究实践作业需要回家完成,比如观察月相、种植凤仙花、拓展小制作等。对于这些家庭作业,也让学生设计简易的评价量表,并向家长解释评价细则,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学生在向家长汇报探究成果时,家长就可以依据评价量表对其进行评价,指导会更到位。

评价量表的设计与运用,必须结合学生的年级、学情等实际情况,切不可教师一手操办。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量表的编制、检验和完善的各个流程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量表的作用。

三、结语

自编评价量表的使用,多主体、多维度地进行评价,让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知所为、有所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有效地提高了“研讨”效率,还促进了前期“探索”环节的质量,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喻伯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科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2]金伟平.观察量表在交流研讨环节的应用[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9(2):5-6.

[3]单道华.小学科学表现性学习与评价简述[J].湖北教育(科学课),2018(5):44-46.

猜你喜欢
研讨小学科学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案例研讨课的困境及未来走向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