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俊 章雪平
〔摘 要〕 随着2022年版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颁布,相关学习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何改变课堂教学,让学科的目标与育人任务真正落地,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本文尝试从学习进阶与课程融合等角度,对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两方面的建议:聚焦关键点,逐层深挖,主要体现学习进阶的理念,言之“凿井”;纵贯古今,融合学科,项目式活动,主要体现科普阅读和课程融合等理念,所谓“挖河”。
〔关键词〕 小学科学;学习进阶;科普阅读;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317 (2023) 09-0013-03
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领域,常听说“宁凿一口井,不挖一条河”。细细体味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2022年版科学新课标颁布后,随着一轮轮的学习与思考,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时,要适当取舍,抓住关键的切入点,逐层深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有深度的层面。这个过程不就像“凿井”吗?结合“研学课堂”理念来看,“凿井”重在学习进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在研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多的高级思维参与进来,主要策略为拓展、顺承与反转。
一、拓展,围绕科学核心概念,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延伸,使之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热胀冷缩》,教材编排了“研究液体、气体、固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三组活动来研究“热胀冷缩”这一现象。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也多次上过这一内容,但总是觉得课堂很平淡,学生只是跟着教材、跟着教师的设计亦步亦趋,看似都在动手,也能得出所谓正确结论,但细想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学生缺乏深入思考,没有实现认知的跃层、思维的进阶。细细阅读课标,从“能量的转换与能量守恒”这一核心概念出发,依据其内容要求和对应的学业要求,再来反思这个内容的教学设计,就可以发现,当我们从学生视角出发、从新课标出发,用凿井的方法深挖一个点,课堂就能出现新的样态。首先,将《热胀冷缩》这一课进行分解,可以发现,教材在安排研究内容时,液体只做了水的实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仅仅由一种样本的个别现象去推测液体的整体性质是非常不科学的。因此液体的加热和冷却这部分内容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去深挖。可以先从最常见的水入手,再到其他各种液体,使学生认识到大多数液体都和水一样,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和思维随着实践探究的深入而得到提升。
二、顺承,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测得数据等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分析,从而引发新的思考、发现
例如,研究浮力时,测得同体积的各种物品质量,初步发现:同体积下,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教师这时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物品质量并与同体积水的质量进行比较,进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并带来新的猜想,再根据猜想设计实验,让思维螺旋式上升。
三、反转,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突破固有认知,打破惯性思维
例如,认识呼吸,学生大多认为,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运用常规的方法确实也能证明,呼出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教师可以追问:呼出的气体中还有氧气吗?有多少呢?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后,教师用数字化设备进行检测,从而发现,呼出的气体中虽然二氧化碳明显增加,但氧气被消耗的量并不多。这与学生固有认知产生了冲突,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重构知识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教师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师仅会“凿井”还远远不够,更要具有融会贯通、开源引流的本领,要能“挖河”。科学课程有效综合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新课标又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提出了跨学科概念,由此看来,科学教师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更应该率先探索新的路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学课堂教学的“活水”在哪里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挖”。
(一)加强科学阅读与指导
科学课具有实践性,强调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不能走进“唯探究”的误区。在一些课堂中,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实验而实验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仅为了重复一次所谓的“探究过程”,使得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层次,那只是没有思维参与的“实验游戏”。科学领域的各种定理、概念均是前人通过研究,总结概括出来的。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各种思维的火花、独特的视角、精彩的构想、严密的逻辑……令人叹为观止,深受启发。科学教师要善于将科学课堂延伸到四十分钟之外去,带领学生广泛地进行科普阅读,在科学故事、科幻小说、科学史、科普期刊和书籍、科普新媒体等渠道中,了解科学家的研究、科学家的思想、科学家的方法,进而将这些在阅读中学习到的方法、思想带入课堂,指导自己的实践与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做好推荐资源、指导方法、组织交流、融入课堂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在教学《蜡烛的变化》这课时,我们可以推荐并带领学生一起读一读《蜡烛的化学史》这本书。它的作者是被誉为“电学之父”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在这本书中,法拉第通过展示一系列实验的设计,阐述了蜡烛燃烧涉及的各种现象。在书中,推理、论证与验证互相印证,让读者学会如何借助提问、推想、设计和验证来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尝试告诉读者“如何从事科学研究”“什么是科学”。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究,不仅对“蜡烛的变化”的知识层面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会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更贴近科学家。阅读与实践相互促进,让学生更真实也更深入地进行研和学。
(二)寻找学科融合的契机
各个学科虽然分科而教,但育人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寻找到学科间的融合点,让相关内容有机融合,更利于达到“三全育人”的要求。科学学科本身就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部分非常多,只要做个有心人,寻找学科融合的切入点并非难事。
例如,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13课《纸》)、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我是一张纸》)三个学科中,都有以“紙”为主题的学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三全育人”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思考,处理好各学科的侧重点。只有对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才能避免各自为政,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月球相关的内容,在科学中多次出现,而在脍炙人口的诗歌中,“月”也是诗人钟爱的描写对象,有着丰富课程资源。在科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诗歌内容,不仅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也让“月”的形象更加丰满,还能让学生溯古通今,感受诗词之美,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三)实践“创客”“STEM”等项目
把“创客”“STEM”项目作为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思路、新路径和学习空间,将之有机整合,可以实现相互补充的作用,能体现科学课堂教学的时代性与创新性。
例如,科学课有电路相关的内容,但相关实验只有“简单电路”“导体绝缘体”“电磁铁”“电路暗箱”等几个传统实验,相对单调。在学校的创客器材中,可以找到大量与电路相关的项目式活动器材,如“魔法帽”“录音棚”“光能风扇”等系列创客项目。这些项目包含“物质世界”里的各种能量、能量间的相互转换,以及控制和应用等内容。如果将相应的项目式活动与科学课堂教学进行融合,从项目式教学的角度来看,因为有了科学中有关能量的知识体系,使得原本零散的项目有了内在的联系。从科学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丰富了教学器材与研学项目,学生不单单用电器元件连个简单电路验证前人的知识、经验,而是由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最终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制作出有实用意义的创意作品,这对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
例如,利用创客教育中的塑料积木,可以对《建桥梁》一课进行创新改进。搭建桥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能否成功探究三座桥承受力的前提。对建桥材料进行改进能更好地完成本课目标。用积木块做桥的主体、整体底板用于固定桥墩、卡纸做桥面、线与回形针制作拉索。
原教材中,为了桥墩稳固,往往选择字典、木块等较笨重的物体,材料准备费力。塑料积木本身轻巧,安装在底板上后结合稳固,积木桥墩有着轻巧便捷的优点。教材中的瓜皮桥,西瓜皮受季节限制,并且不易保存,而积木材料耐用、易得,更适合建桥。
斜拉桥一直是三座桥中学生最难搭建的,因此,选择合适的斜拉桥桥塔、拉索材料尤为重要。用乐高中这种特殊结构的积木做桥塔,结合穿线回形针做拉索,大大降低了斜拉桥的搭建难度,节约了建桥时间,提高了课堂探究效率。
原教材中的材料,只能研究承受力和桥类型的关系,桥墩高度、桥的跨度、拉索数量无法改变。改用积木后,可以进一步研究承受力和跨度、拉索数量、桥墩数量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学生对桥的认知。积木作为建桥的主体材料,有着拼接灵活、形式多变、组装操作容易的优点。在完成建造桥的任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改进,进行多次搭建,并可以在设计、改进、搭建、发现问题的流程中,螺旋循环地拓展项目的深度,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学生在活动中,对搭建真正的桥这个工程任务,有了更多实际的考虑,产生足够深刻的认识,更贴近生活实际。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新一轮教改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要成为“弄潮儿”勇立潮头,而不是被浪花拍在沙滩上,就得通过不断学习,练就一身内外兼修、既深且广的本领。
参考文献
[1]何玉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修正“三维课程目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5):28-36.
[2]林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