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结构性思维培养的策略探索

2023-04-12 18:55刘晓慧
江苏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结构化小学语文策略

【摘 要】结构性思维强调整体与部分的關系,强调构建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有序思考,清晰表达。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表达,在学习活动中捕捉知识联结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结构性思维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结构性思维;策略;结构化;联结;思维工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09-0037-03

【作者简介】刘晓慧,江苏省徐州市桃园路小学(江苏徐州,221000)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结构性思维是指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从结构的角度出发,构建结构化的内容,捕捉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能有序地思考、清晰地表达、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结构性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创设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结构化表达,捕捉知识间的联结。学生须经过反复、长期的引导、点拨才能逐步逼近学习目标。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经验,从两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结构性思维的策略。

一、结构化表达,促进结构性思维的培养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维的重要工具,思维的表达是通过语言得以实现的。语文学科中词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短语、句子的组织规律,文章的布局谋篇等的学习,都能促进学生结构性思维的发展。具体来说,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结构化表达的框架,在不断的训练积累中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结构性思维能力。结构性表达的公式:有结构的客观事物+有结构的大脑加工+有结构的输出表达=有结构的思维。有结构的客观事物是指有规律和联系的对象。有结构的大脑加工是指大脑对有规律和联系的表达对象进行主动加工,形成新的认识的过程。大脑加工有结构的客观事物的信息,厘清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有序表达,就是有结构的输出表达。

1.结构化地表达一句话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任何一种较为完整的认识,都得经历一定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过程就必须借助语言的基本单位——句子才能明确地展开和完成。造句和给错乱的词、词组(短语)排序,是教师经常训练学生结构化表达一句话的练习方式。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结构化的词、词语(短语),让学生排一排组成句子,运用这种方法强化训练学生正确、有序表达。

例如:像雪白的棉花  飘动  一朵朵  在空中  白云______________。这是一组有结构的语言材料,学生在排列这句话时,要在大脑中思考、理解、分析、判断,要对这些无序的词语(短语)进行重新组合排序,按照所观察的生活现象及句子构成规律,最终排成正确、规范的一句话。整个大脑思考的过程就是结构性思维发展的过程。

2.结构化地表达一段话

在引导学生有序表达一段话时,我们可以采用结论先行的方法。所谓结论先行,就是在进行表达的时候需要把结论放在前面,每一小段的第一句就是这一段的结论或是这一段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为了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完成结构化的表达,可以为学生搭建结构化的表达支架:创设情境+确定主题+多方面叙述+……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上第六单元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五自然段:“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这一段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从海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三个方面展开叙述。学习完这一段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迁移训练:春天到了,你发现学校操场后面的小花园变得更加美丽了吗?请你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学校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写一段话。这个仿写训练创设的情境是春天到了,让学生去发现学校操场后面小花园的美。确定的主题是“学校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花园里的树木生长、蝶飞蜂舞、鸟语花香等景象,需要学生通过大脑思考进行结构化的排序,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再有序地表达。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能力。

二、捕捉联结,培养结构性思维

加拿大学者阿德丽安·吉尔在《阅读力: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中指出,当你阅读时,大脑中会浮现与之相关的事物,帮助你理解这个故事,这就叫联结。联结是寻找关联,建立对应关系的过程。结构性思维强调在学习活动中捕捉知识联结,强调组成知识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互通,重视知识的整体架构。

1.在联结中体会人物的感情

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中已注意到联结要素,每册教材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来组织单元选文,并进行同类归项。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上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深爱祖国”,五下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两个单元中的第一课都是《古诗三首》,且都是抒发爱国之情的古诗,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结关系。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两者进行重新组合。虽然六首诗都是抒发爱国之情,但是由于年代、人物背景各不相同,抒发的情感也有所区别:《示儿》抒发诗人对收复失地、重振国威的强烈渴望;《题临安邸》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心境和对统治者安于现状的强烈不满;《已亥杂诗》抒发诗人对社会变革的呼唤;《从军行》表现了士兵们的顽强斗志和爱国情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抒发诗人盼望着南宋朝廷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的爱国之情;《闻官兵收河南河北》抒发诗人听闻安史之乱结束的喜悦。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读懂古诗,进一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见表1),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拉近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让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同频共振。

2.在联结中比较写法的不同

比较的目的不是筛选,而是建立对应关系,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在差异中寻找共性。统编语文教材六下第三单元为习作单元,围绕“抒发真情”编排了两篇课文:《匆匆》是一篇散文,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那个星期天》是一篇散文体小说,作者以孩子的口吻,叙述了等待妈妈带自己出去玩时的兴奋,以及最终未能如愿的失望。两篇课文分别从成人和儿童两种视角,描述了对时间的不同感受。两篇文章在内容上有共性,都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细腻感受,但表达方式上又有不同:前一篇侧重自问自省,直抒情感,表达出抽象的时间流逝之快,富有哲思;后一篇则以孩子“挨时光”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为主线,以母亲的忙碌为暗线,间接地表达出孩子敏感、细腻的情绪变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和“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围绕“比较”,教师可设计如下活动。

活动一:对比阅读《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你发现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活动二: 再次比较,你发现这两篇文章所描写的视角有什么不同?找出相关语句,小组交流讨论。

活动三: 再读这两篇课文,思考:这两篇主题相同的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发现,小组交流讨论。

前后三次比较,由浅到深,由形式到内容,再到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既重视了对已有知识的联结和运用,又强调了个人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过程中培养了结构性思维。

综上所述,结构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结构化表达,有意识地在学习活动中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捕捉联结,才能逐渐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结构性思维。

猜你喜欢
结构化小学语文策略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基于图模型的通用半结构化数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