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示范高中要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自觉

2023-04-12 05:37杨培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审美课程

【关键词】高品质示范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审美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1-0031-05

党的二十大报告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章,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对教育事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基础教育要增强育人价值自觉,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普通高中的高质量发展要增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自觉,以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奠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重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普通高中高品质的内涵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推动普通高中实现育人方式转型,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时代主题。因此,加快普通高中内涵建设,建设高质量的育人体系是普通高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适应这一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启动了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项目。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是江苏省普通高中发展的引领性项目,是顺应高中教育改革趋势、助推高中教育品质提升的重要工程,是实现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经过严格评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江苏省金陵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等20所高中成为江苏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按照这一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的顶层设计,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目标有十个重要的维度,即全面立德树人、践行先进办学理念、追求卓越教师队伍、建设优质课程体系、健全学校治理体系、不断丰富校园生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智慧教育范式、深度开展国际交流、营造良好发展生态。这一设计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对学校教育现代化提出系统的、整体性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要全面把握,以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国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立足中国大地,面向世界未来。

与此同时,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也要突出重点,不能均衡用力,要回应时代关切,着力解决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重要问题。从高中教育的现状看,过度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十分严重。顾明远先生将“拔苗助长”等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称为“反教育”现象,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首先要克服大量“反教育”现象,回到尊重教育常识和规律上来,这是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設的应有之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普通高中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条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这已经成为共识。但问题在于,对普通高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可为”与“能为”的内在依据与规律尚缺少科学认识,甚至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学科竞赛成绩、高考成绩简单等同起来,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学校整齐划一的课程安排,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的的教学安排和评价标准,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学生的兴趣、特长没有发展空间。学校教育的过度控制和机械训练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些行为往往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道而驰,甚至扼杀了真正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审视高品质示范高中的“高品质”,其重要特质应该是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奠基性价值,尊重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呵护人的完整性,让每个学生的感性和理性都能得到充分张扬,以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能得到充分激发。由此,高品质示范高中方能真正顺应时代潮流,担负起为民族复兴培养人才的时代重任。

二、科学认识高品质高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

普通高中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但普通高中不能盲目地追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早地让学生“开花结果”,无异于拔苗助长。高中是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不能简单地把考取名校的学生定义为拔尖创新人才。

在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问题上,基础教育阶段要多几把衡量的尺子。有很多高分学生到大学后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表现平常甚至无法完成学习的情况时而有之。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长期应试训练导致思维僵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没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没有人生发展规划而迷失方向、荒废学业。国内外科学家和杰出人才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有浓厚兴趣,具有家国情怀、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审美素养)并持续努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炮火中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0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西南联大教育史是我们思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宝贵的思想财富,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固然需要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但更重要的是那一代人有教育报国、科学救国和文化强国的信念,他们心中有强烈的助力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培养能够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为基础教育助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青年一代只有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理想,具有为国家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这一战略的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才能笃行不怠,最终成为国家栋梁。

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着重要科技领域原始创新不足,部分技术被“卡脖子”的极端困难的局面,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不仅要培养自然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也要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一流的科学家,需要一大批能够在国际上引领学科发展、在基础科学原始创新和科技应用转化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也需要更多的哲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等。一个民族只有站在思想文化的高地上,才能站在科技的高地上。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中教育仍然要首先做好“打底子”的工作,青年一代只有具有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志,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具有为人类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人文精神,才能在自然科学领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因此,高品质示范高中要提升办学的格局和境界,站在推动人类历史进步、顺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培养人才的高度,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展现出历史气度、时代气息和现代风貌。

三、高品质示范高中要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营造生命美学空间

教育是具有鲜明价值预设的人类社会行为,其承担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与价值,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服务人之为人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功能。教育服务人类过上美好生活的价值实现要从其服务的对象——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这一特定指向出发,从青少年的渴望成长、需要成长、正在成长这一生命意涵出发,让个体在教育生活中不断发展,让其生命活力得到应有激发,以期实现“不断超越、勇于探索、富于想象、推陈出新、探求新知、永不满足”的理想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的出现,必然要求教育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存在这一事实,以真善美的价值作为一切教育的底色,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创造充满自由和想象的空间。说到底,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建设要高扬美学精神,让学校的全部教育行为都充满崇高的价值追求,让学生的生命主体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通过课程教学的审美重构,为学生创新创造营造生命美学空间。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南菁高中”)继承学校百年优良传统,总结学校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把整体构建学校大美育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育人方式转型和新课程标准审美化实施作为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普通高中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整体提升学校办学的格局和境界,提高学校教育的价值自觉、使命自觉,全面优化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

第一,树立立德树人的价值自觉,增强学生发展的动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大的障碍是教育的急功近利心态和工具主义思维,用工业生产的方式去对待人才培养,结果可能害了人才、毁了人才。比如,不顾学生的个人发展潜质盲目地进行竞赛训练、增加教学难度、加大训练强度,结果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压缩音体美的课时,音体美让位数理化等学科,这就忽略了人才成长的根本,强健的身体是人才成长和未来服务社会的基础,而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可能是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灵感的源泉。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回到全面育人、立德树人的正确轨道上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感。同时,学校以丰富的课程支撑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学生真正认识到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他们的学习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创新的能力和素养才可能在这样的情境下得到培养。

第二,优化学校课程教学体系,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

高中教育的多样特色发展回应了人的可能性与社会丰富性的需要,是对“办适合的教育”的生动实践。从学校内部说,其基本内涵包括课程选择的多样化、教学实施的多样化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多样化,从而让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卓越发展真正成为可能。

多样化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教育就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要培养个性化人才,就需要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多元化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手段。普通高中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之所以成效不够明显,其根本症结在于,当前普通高中的课程教学总体上是围绕高考进行的,强调整齐划一,追求标准答案和分数最高,这必然带来反复训练和无限强化。科学研究与探索不是追求标准答案和正确率,而是需要想象力和求异思维,不盲信权威,敢于提出新的想法,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去验证,甚至要经历反复的失败。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往往需要打破常规思维,以项目学习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去设计、去发现、去体验、去创造,我们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称为创新教学体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野下的现代学校要加强创新支持教学体系建设,为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第三,提升学校育人的审美自觉,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学校洋溢着改革创新的发展追求的时候,学生在校园中也必然焕发出创新的精神与活力。南菁高中着眼“激发情感、浸润心灵、鼓励创造、向美而行”的改革愿景,聚焦课堂教学转型变革,选择以“教学审美化”为主抓手,深入探索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美学范式,着力推进“美育切入、五育融合”的教学改革,从整体上探寻普通高中发展方式和育人方式的转型性变革,全面革新并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生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学校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审美创造性特征,学生在具有审美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丰富的审美体验,从而释放出巨大的生命活力。教育活动审美创造基于审美想象来实现,审美想象是在感性经验、具身体验的基础上拓展出的新的意蕴、构筑出新的意象,最终目的在于创造出富有个性化、创新性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又进一步激发人的审美想象,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创造欲望和生命活力会得到最大的激发和满足。审美想象的产生需要经历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情境推动以及现实际遇的触发,因为它们整体上创建了催发创造力的系统。经过审美想象,人的灵感、智慧会不断“涌现”,基于此获得高峰体验。经过创美洗礼,主体对事物的审美理解会更加深入,审美人格会更加解放,审美理想会更加高远,创造性自我会更易彰显。

南菁高中正是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学生主体为审美工具,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审美目标,以学生受教场景为审美对象,将学习活动转化为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让教学真正成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让审美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发生。为有效达成育人目标,南菁高中以美育重构建设为突破口,深度挖掘和转化“美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在“美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达成“五育”之间的全面融合和貫通,实现“以美立德、以美长智、以美健体、以美育劳”,探索建立与“五育”融合相适应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激发学校教育的创新活力。南菁高中提出构建“审美课堂”的发展主张,探索“三全育人式”教学审美化实践,推动教学方式深度变革,致力于以教学审美化激活学校发展新样态。南菁高中将教学审美化界定为:在尊重学科本质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将所有教学要素都转化为审美对象,将教学过程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协同发现—感悟美、体验—表现美、探究—创造美的过程。这是一种以中华美学精神统摄课堂教学,使教学成为内在思想美与外在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体,从而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唤醒师生生命感、幸福感、价值感的一种理念和模式。在审美课堂中,学生所经历的学习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反复的训练,而是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身心一体的感知与创造,需要他们用全部的生命和热情投身其中并乐此不疲。

高品质示范高中本身就是一项充分体现创造性的教育改革行动,它理应站在促进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高度上,以创新创造为动力,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满足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成就学生创新发展为价值指向。如此,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必将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国家发展战略作出自己的贡献,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这一改革行动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简介】杨培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37)党委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劳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审美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