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2023-04-12 01:47韩卉
教育界·A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教师要帮学生打好基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以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基于此,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困境、重要性、思路及具体策略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韩卉(1973—),女,江苏省淮安市关天培小学。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消化丰富的数学知识,并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综合能力,为其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困境

(一)小学生学习能力较低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能力有限,刚接触系统的数学学习,而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且数学课程非常重视知识点之间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相对复杂和烦琐,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呈现出比较吃力的学习状态。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学生会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无法培养数学思维。

(二)数学教师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由于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不足,深陷于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没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授课,影响了学生数学整体思维模式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四点。第一,部分教师一味采用传统的输入式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输出,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遇到不会的问题也没有提问的意识,得过且过。第二,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没有因材施教,没有考虑学生能否灵活掌握课堂知识;仅关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统一讲解知识,导致基础好的学生无法得到提高,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第三,部分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只以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无法从学生的学习表现中找到其问题出现的原因,无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补足短板,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受到打击[1]。第四,部分教师不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仅关注自己是否完成授课任务,而没有对教学质量做科学的评估,没有立足于学情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都是与新课改要求不符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极其不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加快教学进度,提升教学效果。第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凭借自己的理解来完成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第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根本上探讨数学问题,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数学学习规律和技巧,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完成学习计划的制订。第四,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就能更合理地把控课堂学习时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更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更深層次的自主探究学习,感受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就感。这能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稳步发展,有利于推动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2]。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思路

(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习者深入思考知识,灵活应用知识。因此,教师想让学生学好数学,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而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运用已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和定义,而要真正理解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知识是无边的,而数学课本上的知识非常有限,学生要想更好地解决问题就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不盲从教师和教材,在学习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掌握辩证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是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想养成数学思维,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找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发散思维。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具体策略

(一)运用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提高其思维品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实用性强的生活实例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解决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掌握一题多解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拓宽数学学习路径[4]。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因数与倍数”一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合理把控课堂时间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当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后,教师就要引入与这节课相关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题目:“一筐水果中有96个苹果,现在要把苹果拿出来,在不能一次全部拿出的情况下,要保证每一次拿出的个数同样多,请问共有多少种拿法?”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教师首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生活常识完成解答。学生根据题意知道每次拿出的苹果个数乘以拿的次数等于96,接着想象自己在拿苹果,每次拿1个,要拿96次,每次拿2个,要拿48次,每次拿3个,要拿32次……学生边思考边列出算式,但遇到了困难,比如有时无法保证每次拿出的个数一样,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课知识思考,让学生明白要想确保每次拿出的个数一样,就要确保每次拿出的苹果的数量是96的因数。这样一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求出96的因数有哪些。学生恍然大悟之后,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意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学习思维正一步步形成,这也就决定了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要更注意循序渐进。因此,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完成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更加系统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厘清数学学习思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信心[5]。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渐攀升的过程,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学习期待和求知欲。接下來,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练习题讲解。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道题:“在国庆节,为了装点教室,渲染节日氛围,班主任购买了2.1米长、1.4米宽的红绸缎做小红旗,已知一面小红旗长21厘米、宽14厘米,还购买了黄色、绿色两种小旗,黄色小旗比绿色小旗多50面,这两种小旗总数是小红旗的两倍,请问红色、黄色、绿色的旗子一共有多少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单位换算及混合运算,学生可能会难以解答。这时,教师要逐步带领学生慢慢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首先引导学生换算红绸缎的长和宽的单位,然后让学生通过乘除法算出小红旗的面数,接着用乘法算出黄色小旗子和绿色小旗子的总数,最后列式分别算出黄色小旗子和绿色小旗子的面数。这样,复杂的混合运算题目就被学生弄清楚了,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逐渐增强数学学习信心。

(三)注重思维的拓展及延伸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一个知识点为基础,在学生充分了解后进行适当的延伸。此外,除了延伸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帮助学生跳出课本的束缚,接触更丰富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真正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条形统计图”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适时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展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帮助学生在动态化的学习中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的理解和记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具有拓展性的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用条形统计图绘制家庭每个月的消费情况。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直观的统计图看到自己平时没注意过的支出情况。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结合统计图谈谈如何合理分配家庭消费数额,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这节课程学习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思维的拓展和延伸,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这对数学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利。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型教学理念也逐渐被教师运用到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数学教师要秉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深入分析数学课程的特点,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把握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的前提下,认真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推动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松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华夏教师,2019(35):5.

[2]王志军.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运用及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初探[J].学周刊,2019(36):35.

[3]崔小兵.小学数学教学巧用课堂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27):26-28.

[4]陆玉辉.小学数学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对话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28):34-35.

[5]兰秀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20-121.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