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研究

2023-04-12 12:35马草原
职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技工教育名师工作室生态系统

马草原

摘 要:名师工作室是技工院校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载体。通过构建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在成果导向、需求导向、创新导向机制作用下,使名师工作室与企业、教师、学生等主体要素多位一体、互动合作,从而推动产教融合,助力区域行业、产业发展。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 技工教育 共同体 生态系统

名师是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创新的带头人,是专业凝聚力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力资源。在我国,名师工作室起源于基础教育,借鉴了科技界和文艺界的 “工作室”机制,在教育界加以应用,是一种新型教师学习载体。名师工作室的创立虽然始于师资队伍建设,却不止步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提速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大需求和更高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是技工院校正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

名师工作室,在传统的定义中是“一个以课题研究、学术研讨、理论学习、名师论坛、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内凝聚、带动,向外辐射、示范,引领教学改革,促进教師专业化成长的团队组织”。

本研究中的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是指以某一地区技工院校同一专业或领域的名师为核心,有多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与,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合作研发创新成果、推动产教融合为主要目标,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助力产业发展的学习、实践共同体平台。

生态思维指基于生态视域,以探究、化解生态困境为重要目的的思维方式,具备整体性、开放性、关联性、和谐性等生态特征。以生态思维构建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可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纽带作用,聚合企业、教师、学生等N个主体要素,形成创新技术共同体、教师发展共同体、师生成长共同体等多个协同发展共同体,在成果导向、需求导向、创新导向机制作用下,各共同体内部要素、共同体之间,与外部环境和谐互动,形成互利共生、互惠共赢的生态系统,从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产业发展。

二、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构建机制

“共同体”这一概念源于社会哲学范畴,最早由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在成名作《社区和社会》中提出,强调形成共同的精神意识及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中的“N”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具有共同愿景的企业、教师、学生等主体要素,二是指名师工作室与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共同体,这些共同体内部不是静止的,成员间以达成共同目标为动力,相互沟通、交流、分享和学习。

(一)教师发展共同体

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的基础组织层次,包含同一专业或领域的名师主持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是教师自愿发起、主动参与,共同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团队,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通过开展多元培训、教科研项目合作、教研活动对话共享,实现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二)师生成长共同体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教学做合一”。新时期,教育的主体重新回归教师和学生双中心。“育人”的人不再只是聚焦于学生,而是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师生共同提高。师生成长共同体是由名师工作室和学生团队共同组成的,采用申请选拔培养制、导师双向多选制、项目负责制,以完成共同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双方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三)技术创新共同体

技术创新共同体是由名师工作室和各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技能大师工作室组成的,以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工艺改良、技术攻关为共同目标,促进协同创新、互惠共赢的合作组织。

通过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融合,共建校企文化,共享优质人力成果,共享新技术、新工艺,发挥名师工作室在专业师生中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快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速度,扩大普及面。

三、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内部运行机制

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内部相互作用形成生态因子,借助名师工作室这一纽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成果导向机制、需求导向机制、创新导向机制的整合协调下,形成共生式发展。

(一)成果导向机制

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名师工作室教师团队根据企业需求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带领学生团队实地调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

在实施项目时,企业专家给予指导,与教师共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过程知识,学会工作。企业节约运营和人力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实践,更新知识体系,获得实践经验,提升专业能力。

以各级技能大赛为载体,名师工作室邀请技能大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组建大赛导师团队,制订大赛训练题库、训练计划,并给予参赛人员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同台竞技,检验学习成果,做到教师精心辅导,学生精准备赛,大师专业点评,激发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校、专业的知名度。

(二)需求导向机制

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各共同体间人才互相培养,实现共同进步。技能大师可开办讲座、论坛,也可进行现场技能培训;名师讲师团可在校内外的共建实训基地开设培训班,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网络培训。优秀学生同青年教师进行某些方面的技能交流,分享项目实践经验。教师在培训交流中与他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强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名师工作室教师共同体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转化,与企业、学生团队共同开发一体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和能力。

校企可共同开发面向社会的网络学习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职工和其他社会从业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技能。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载体,检验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果。名师工作室组织教师团队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鉴定教材、题库,完善课程体系,创新考核制度和评价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三)创新导向机制

名师工作室通过聚合资源,使共同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助力创新型、服务型、科研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由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团队研发创新项目、培养创业团队,将有市场潜力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通过合作企业及众创空间进行孵化。

另一方面,企业或校办工厂将生产技术难题、新产品研发项目带入名师工作室,名师和教师团队发挥专业特长,企业技能大师和技术骨干运用实践经验,共同探讨剖析项目、共同研究解决难点问题。教师团队反复设计、论证后将技术攻关过程教学化,将项目课题难点转化为教学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名师工作室指导学生团队进行操作、加工、实验。

通过不断实验和修正,逐步攻克难点。通过共享创新成果、共同推动科研合作模式实施,加快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促进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推动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产、学、研、创、培的有机融合。

四、技工院校“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外部保障机制

“名师工作室+N”共同体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需要良好的保障机制提供动力和维护,为其保驾护航。

政府相关部门应正确引导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方向,并提供财政支持,调动企业、行业协会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使各共同体“活”起来。

学校要为名师工作室的日常工作提供软硬件资源,相关部门需成立考核小组,制定名师及工作室成员考核办法,定期审查名师工作室的阶段成果。

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模式是多样的、开放的,需要以发展的、多元的视角去探索。通过名师工作室的连接和润滑,成员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各共同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定会为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甫成,方成武,纪东汉,等.名师工作室平台下高职“双师型”团队建设研究[J].广州化工,2016(13).

[2]刘穿石.“名师工作室”的解读与理性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0(30).

[3]張贵川,银岁红.生态思维视角下的应用型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9(14).

[4]魏会廷.教师学习共同体: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7).

[5]余华,李川勇,刘玉斌.新时代高校师生共同体的重构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12).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教育名师工作室生态系统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欲成 “大家”, 先为 “小匠”
智能手机在技工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