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需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其他媒介,通过更大空间和更多渠道获取和选择阅读资源,观察和思考不同媒介运用语言文字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基于民谣设计关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验课,让学生从“品词人”跨到“听歌人”,从“听歌人”跨到“赏歌人”,从“赏歌人”跨到“写歌人”,从“写歌人”跨到“媒体记者”,从“媒体记者”跨到“影视编导”,从“影视编导”跨到“社评人”,以不同身份“跨界”阅读与交流。
关键词: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跨媒介素材
我们当前流行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现有的阅读资源和阅读素材为学生创设全新的阅读空间与阅读环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介质在不同的领域寻求更多的阅读资源。“跨媒介”中的“跨”,包含“跨越”“跨界”“涉及”“联系”等意思;“媒介”,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是传播信息的介质,即信息的载体和工具。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需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其他媒介,通过更大空间和更多渠道获取和选择阅读资源,观察和思考不同媒介运用语言文字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基于民谣《十点半的地铁》,我设计了一堂“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验课,让学生以不同身份去“跨界”,多形式阅读与交流。
一、 从“品词人”跨到“听歌人”
郑桂华教授认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是从学习途径或方式的角度表述,其学习内容可以涉及所有学习领域,并不容易明确具体,因此教材中的‘信息生活单元’,也只能列出一定的学习方向,许多内容都需要教师自己确定”。[1]我尝试在学生初识跨媒介素材并对其语言特征形成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借跨媒介素材设定“跨界”任务。因为音乐跟语文有着天然的联系,优秀音乐作品的歌词,更是语言之精粹,我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民谣作为跨媒介素材导入,同时下发《十点半的地铁》歌词学案,指引学生认识并探讨歌词这类媒介的语言表达特征,获取初步审美体验。歌词内容如下:
十点半的地铁/终于每个人都有了座位/温热的风/终于能轻轻地静静地吹/身边的姑娘胖胖的她/重重地靠着我睡/我没有推/我不忍心推/她看起来好累/矮下了身子向后仰/我懒散地伸长了腿/对面的大叔/在鼾声之中张大了嘴/旁边的阿姨左摇右晃/她睡得找不到北/身边的妹妹和朋友谈谁/是是非非/我也疲倦了/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悲伤的难过的/在这里我没有力气去想/城市的夜在头上沉默经过/它的心上/尽管它千疮百孔/仍在夜里笑得冷艳漂亮/对面的阿姨醒了又睡/她没什么可依偎/身边的妹妹/不知道为谁流着眼泪/我也疲倦了/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沉重的烫手的/在这里都可以暂时放放/等到了站下了车/余下的路还有好长/不去想管它呢/让风吹在我脸上
学生品读歌词,并用“清新”“唯美”“安静”“孤独”“温暖”“慈悲”等关键词描述和分享自己的感受。我播放民謠,学生带着自己的品词感受,做起了“听歌人”,沉醉于优美的旋律中。之后,我让他们把品出的关键词连缀起来,写一段短评,学生乐在其中。短评如下:
词作者就像是一个静观时事变化的少年。他慢悠悠地晃悠在街头巷尾,气定神闲地坐在地铁的某个角落,用心记录着看到、听到、想到的一切;冷静、客观、慈悲地唱着,悲欢喜乐都接受,所以洒脱。
歌词中“余下的路还有好长”真的很耐人寻味;出生在小城市,没有十点半的地铁,有的只是十点半下自习时街边橘黄的灯光;高考长路漫漫,我们都是高考路上孤独的行路人,要努力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
针对学生的短评,我适时追问:从你们的短评中,能够捕捉到不少场景,《十点半的地铁》再现了哪些场景?学生再次做“听歌人”,在旋律中品词,认为这首民谣借助唯美、舒缓的旋律和清新忧郁的歌词,再现了单车飞驰在小路上的场景、晚间坐在地铁上的场景……感受这些场景中的人和事,万般滋味涌上心头。由此,学生初识歌词这一文字媒介言简意赅而又耐人寻味的表达特征,初步形成了审美感知。
二、 从“听歌人”跨到“赏歌人”
要求学生针对多媒介素材开展高品质的阅读与交流,需要引导学生对多媒介素材展开深度思考和探讨。从“听歌人”跨到“赏歌人”,欣赏和讨论“歌词创作者是怎样精妙表达、有效传递这些感受的”。从“听”到“赏”,虽然只有一字之变,但提示学生要从对民谣的初步感知走向深度理解。这样的身份“跨界”,能让学生快速将思维聚焦到歌词“美的形式”上,提升鉴赏力。
学生的讨论分别指向歌词中的标题、细节描写、意象、节奏等:“歌词标题“十点半的地铁”用一个时间词和一个空间词来确定观察时空和叙事起点,让歌词内容更为‘可控’。诗人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畅销书《哈佛凌晨4点半》等也有这样的效果。”“歌词中凸显人物动作、人物心理的细节,很有现场感,让画面更为‘可视’。”“歌词通过意象‘风’牵动线索,将城市的‘夜’拟人化,让‘余下的路’一语双关……遣词造句真是‘可圈可点’。”“歌词通过‘疲倦’‘悲伤’‘难过’等情感词直抒胸臆,抒发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之情,做到了情绪‘可感’。”“作为民谣,语句自然追求押韵,多使用叠词,富有音乐美——语言‘可歌’。”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领会到:好的歌词,是传递情绪、演绎主题的绝好“容器”;传播度高的歌词,必定内容与形式兼美。
三、 从“赏歌人”跨到“写歌人”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要从“阅读”转化到“交流”上,可以让学生尝试从“说”转为“写”。从“赏歌人”跨到“写歌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而且能够实现从“形式的模仿”到“内容的创新”,提升跨媒介写作素养。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我让学生灵活运用之前总结的几项表达技巧,小试牛刀。我出示“周日下午的公交车”“中午十二点的食堂”“下午一点半的教室”“九点半的校园”几个标题,让学生任选,写下3—4行诗句(或者歌词)。为了降低写的难度,激发学生写的兴致,我展示了自己的仿作《九点半的校园》,供学生参考。
九点半的校园,
下课铃抚慰了整晚的焦灼。
收起笔袋,
疲倦在每个角落淡淡飘散。
邻桌的男孩瘦瘦的他,
默默地整理背包。
我没有问我不忍心问,
他考得是有点衰。
推起了单车一脚蹬上,
我把自己扔进温柔的夜。
门卫的大叔,
笑笑挥手说声明朝会。
我也习惯了,
这是我唯一通向梦的大道,
艰辛的,沮丧的,
在此刻我没有心情去理。
朗朗的月在天上,
柔光披拂在我的肩上,
尽管它阴晴圆缺,
终能指给我光亮的方向……
教师原创作品的展示,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不少学生的创作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其中。对于部分有文艺理想的学生,这样的尝试或许能够助力他们未来成为原创型的民谣歌手。
四、 从“写歌人”跨到“媒体记者”
《诗经》中的“国风”,大部分是反映各地民风民情的诗歌。这些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民谣大多来自“民间”,实际上也具备“兴”“观”“群”“怨”的作用。如果让学生从“写歌人”跨到“媒体记者”,以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敏感度,透过民谣观察世风民情,他们又会发现些什么?传播些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让学生观看歌词原创者刘锦泽的采访视频,了解他艰辛的创作背景和生存体验,由此设计以下任务:
你现在是“中青在线新闻”的一名记者,在北京深夜十点半的地铁站,对乘客们做随机采访,请设计一个问题,并写一段采访后的短评。
“记者们”提出最多的问题有:“你为什么选择来北京?”“你来北京时的心情及变化是怎样的?”“你是否遇到过困难或有压力?”“是什么让你坚持留在北京?”回到“十点半后的地铁”,从身边的姑娘、对面的大叔,到旁边的阿姨等近在眼前的人物,学生换位被采访人做深度思考,从而体会到:从这些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他们饱经风霜的脸庞可以看出,都市打拼一族为了生活辛劳不易,每个人都用尽全身力气学着在困厄迷惘中自我开解,学着寻找默契与安慰;一大批底层奋斗者,用彼此的一丝安慰,收获前行的力量。当我们能够引导学生从流行的娱乐文化作品中去感悟生活、关心他人,学生的思想就慢慢有了深度,交流表达的境界也有了高度。
五、 從“媒体记者”跨到“影视编导”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较全面地反映多媒体作用于语文生活的各个侧面,使语文学习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现实。为了让“一首民谣”这一媒介素材的价值最大化,我设计了从“媒体记者”跨到“影视编导”的任务:民谣意味无穷,我们可以就歌词留有的空白,如“那个胖胖的姑娘、那个阿姨、那个大叔……他们各自经历了怎样焦心劳累的一天?那个妹妹为什么流泪?那个‘我’为什么总是失眠?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在地铁里酣睡?”撰写影视故事,再现歌词中没有展现的影视镜头;热衷MV的学生,可以立足现实,发挥想象,将《十点半的地铁》改编成一部MV,或者“微电影”,甚至一部连续剧……
这个任务,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所以,我将此留作课后兴趣作业,让学生自主完成,激扬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才思。
六、 从“影视编导”跨到“社评人”
对于青春飞扬的高中学子,教师需要指引他们辨识多媒介素材的真伪、美丑、良莠,并能透过跨媒介素材观照现实人生和世态人情,培养更为敏锐的语言感觉,让表达自如“运于掌”。我鼓励学生再往前迈一步,从“影视编导”跨到“社评人”,让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在学生完成任务并逐步发现跨媒介素材语言表达规律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其他与《十点半的地铁》歌词意境相近的影视片段、短视频、剧本等媒介素材,多维度地再现生活中的人和事,并启发学生挖掘民谣歌词想要传递的人生道理。看着不同领域的人顶着烈日、冒着大雨、披着大雪奋战的一幕幕,学生的思绪延伸至大千世界,触及生活的苦辣酸甜,有了想要一吐为快的感觉,开始分享交流自己的观察与发现:生活,实际上是一剂良药,人经历的苦越多,越能品出生活的甜;生活,自有万般滋味,尽享其中的味道,才能体会其真谛和乐趣;生活,不会一帆风顺,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至此,学生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持续生长,学会认知、运用、辨识多媒介,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尝试以不同的身份去“跨界”,在思维转换中自由舒展,提升表达力,发展创造力。心无界,则行无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让语文课充满活力,带学生臻语文大美之境。
参考文献:
[1] 郑桂华.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语文建设,2021(8):5.
(邬建芳,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校长。全国百佳语文教师,江苏省十大名师,曾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