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慧
摘 要:劳动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教育在课程内容、社会劳动技术教育资源、家庭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我国农村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实现小学劳动与技术的科学有效教学,就要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协作。
关键词:技术教育;小学劳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005-03
新时期,加强劳动技能的培养,能使学生的劳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我国和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时代新人”要具有劳动精神,热爱劳动、有创造性。然而,乡村学校、家长的传统教育理念对新时期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对新时期的乡村小学劳动教育进行反思十分必要。
1.开展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条件
在我国社会主义近代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年轻人在認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劳动属于“体力劳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劳动意识也在不断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迫切需要一支身强力壮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因此,要加大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2)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
人是由劳动产生的。人类是靠劳动才能从猿猴走向更高的境界。人是从自然向社会性转变的过程。劳动既可以使人的生理功能得到锻炼,又可以使人的素质得到提高。人类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才能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并以懒惰为耻。另外,劳动和个体的成就、职业的成功息息相关。人在工作中与人交流,可以增进社交能力。
(3)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劳动技术教育注重学生热爱劳动、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技能。同时,它还强调了学生与自身、自然和社会的互动,通过相互的沟通和协作来实现思想、学习、表达、沟通等方面的变化。劳动技术教学注重手脑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4)是完善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小学阶段被边缘化,学校、家长和学生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够,忽略了其对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改善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2.开展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背景给我国的劳动技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各种挑战。目前,我国“五育”体系中最薄弱的部分是“劳”,其实施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从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来分析,当前的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认为,因为新课程的实施,导致了劳动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地位下降。目前,我国的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太过简单,只重视劳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劳动的价值观念和情感的培养。
(2)教师专业性不足
教师是劳动技能的先导者和实施者,其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能力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学科相比,我国劳动技术教育还比较薄弱。其中,近80%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承担,而全职劳动教育教师只占20%。其他学科的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缺少专业知识的保证,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3)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一般而言,大部分乡村小学都设立了各类实习基地,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技术性劳动教育存在着技术含量低、技能培训不到位、技术技能普及不到位等问题。然而,在城镇的小学中,很少有专业的劳动与技术训练基地,大部分的劳动室、实验室都是教师们进行演示的地方。学生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和技术训练都是依赖于理论教学的。学生不会去练习,也不会去培养或者改进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脑力。通过抽象的理论传授,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
(4)家长重视程度不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正确理解与指导,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效果。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承认有必要进行劳动和技术教育,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把这种观念付诸实践。调查发现,家长会经常地教导子女做家务活,只有45%的家庭会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会教会自己的孩子做家务。调查发现,每个学生的日常工作时间多于20分钟,但是被调查国家中最短的,因此,我国的家庭劳动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
(5)社会劳动技术教育匮乏
目前,社会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关注还很少,对学生的劳动认识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不够。结果发现,城市与市郊地区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农村地区的学生中,有53.5%的人从家长处获取了劳动方面的知识,32.1%的人来自教师,28.3%的人通过网络获取了相关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学生很难从社交媒介中获得劳动价值、劳动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3.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开展策略
(1)积极探索促进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当前,在我国初级劳动技术教育中,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比重偏低,实际操作水平较差。劳动技术教育要以“乡土”为基础,以本土的人文资源为基础,将其置于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探索。第一,要摒弃“唯分数论”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个体发展,尊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第二,强化劳动法在其他方面的渗透;例如,在人文领域,如语言、历史等,可以从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价值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物理、化学等学科能够充分渗入学生的劳动技术与方法。第三,充实教学内容,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新时代劳动法教育要走高技术路线、高水平的劳动教育为目标,并在新的内容、新的形势下进行。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要让社会更好地利用劳技教学。比如,“微型农场”可以在学校中设立,此外,还可以与相关学科、农场、科技园区等开展协作,为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
(2)提高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独立性
在劳动技术教育中,自主学习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能够独立生活,学会照顾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小学生自主服务分为居家自主和校园自主两大类。在家里的自主服务涉及穿衣、整理被褥、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东西、准备一些简单的食物和使用普通的电子设备。学校提供的自主式服务主要有:教室的清洁、校园的卫生、班级的组织以及校园的环境。教师应定期监督、检查、评价、激励,并对学生进行常规体检。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不好,并且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一是注重培养,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与习惯的养成与养成。从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入手,强化对学生的生活和价值观的培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劳动和技术能力,以适应学生的需要。要坚持适度的安全原则,当前我国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自我防护能力较弱,对学习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对安全和卫生状况给予特别的关注。另外是娱乐,从提升中小学劳动技能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言,娱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工作本身缺乏兴趣的行为会使学生失去对工作环境中的技术练习的热情。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学生在工作中所学到的劳动技术和工作技巧,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身心协调,让学生不但能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而且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4)加强师资专业培训
是否能够组建一支具有专业视野和积极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关系到劳动技术教育工作能否真正落实的重要因素。新时期的劳动技术教育,既要有跨学科的知识系统,又要有新的教学手段和学习策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素质。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阐述新时期的劳动技术教育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对促进新时期的教师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强化劳动技术知识,提高劳动技术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如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高级中学聘请南京大学教授、农业科技专家、省里和市级的教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
(5)提高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放程度
劳动技术教育既可以在教室里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可以单独或共同进行。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让学生离开教室,走出校门,到更广泛的社会和生活中,自己动手,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去发掘自己的潜力。比如,让劳动工人参与课堂和演讲,让学生到实践基地里去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家庭劳动。让学生认识到工作人员的劳动及工作的状态,以获得劳动成果。
(6)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创新
一个民族的兴盛依赖于创新,而现代化的实现也依赖于创新。所以,教师可以很容易了解到,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要有创造性的观念。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激发学生想象力、大胆提问、勇于提问的环境。质疑是开启创新大门的钥匙。能敏锐地察觉并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潜能的一个显著特征,它鼓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入手,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正如在“家庭环境保护手袋”课程中所展示的,教师将会鼓励学生们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外形、色彩和功能,设计出最完美的包包。培养创新能力是时代要求的,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7)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
家庭劳动是一种渗入性的教育,而这种对学生渗入性的劳动教育,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转变父母的思维方式,使父母明白劳动技术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培训,以促进其在学生的发展、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其次,教师不能与家长分离,应与父母密切配合,并鼓励家长参与技术劳动;例如,请家长参与一项描述性的工作评价。最后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工作行为。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家长可以设置不同的劳动作业,并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劳动热情。
(8)加强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第一,建立中小学课外教学实习基地;在节假日期间,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内外的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例如,重庆市目前已建立了相关的实训基地。依托国家扶持、独立设立实习基地,能够有效解决高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场地、资金等问题。同时,实习基地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十分丰富,深受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好评。第二,开展社会公益劳动实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的道德建设要融入社会性教育,将德育与公益劳动相结合。第三,要从社会资源的视角,进行隐性的教育。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强化对社区的劳动技术教育。此外,还可以邀请家长和学生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促进家长与学生的关系。
总之,劳动既是财富之源,又是创造和体验幸福的源泉。新时期的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劳动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对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策略,在实际操作中,要从丰富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师的培养、加强家长的重视、密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入手,使广大师生在劳动中得到充分的解放,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教育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沈丽.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的创意建设与使用[J].名师在线,2022(08).
[2]刘晓.农村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现状与对策[J].家长,2022(02).
[3]闫婷.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开展现状及优化策略[J].新智慧,2021(18).
[4]董宝林.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2021(05).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规划课题“新时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2]GHB0158)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