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作业具有激励、巩固等功能,有效的课堂作业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与根本.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总结经验等方式,研究如何通过优化设计课堂作业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先分析了优化设计数学课堂作业的必要性,指出这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需要.接着,针对当前数学开展情况分析了课堂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即缺乏趣味性、未有效分层、脱离实际生活.基于此,文章结合数学教学规律与“双减”政策要求,从遵循趣味性、分层性、生活性原则这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优化设计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数学;课堂作业;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35-0101-03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抽象性都比较突出的学科,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晦涩难懂,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而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设计与安排是反馈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流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知识掌控程度的科学策略.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通过优化设计课堂作业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分享几点拙见.
1 优化设计数学课堂作业的必要性1.1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衡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不是看教师教授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多少知识.在传统的数学课上,教师专注于自身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教与学之间未形成良好的互动.虽然教师传授了很多知识,但真正被学生内化的少之又少.课堂作业是衔接“教”与“学”的重要桥梁,是提升学生听课专注度、巩固新知识、扩大知识范围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优化设计课堂作业,可以让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学生及时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2 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需要
“双减”政策的出台在教育领域中掀起了新的改革浪潮,它强调减少学生作业负担.一些人错误地将“减少作业”与“无作业”画上等号,这会本末倒置.在学生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作业起着巩固、补充、提升等作用,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双减”政策强调减少作业并不是不布置作业,而是要求教师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通俗来说,要用少量高质的作业代替过去的机械式练习、惩罚性练习等,这其中既包括课后作业也包括课堂作业,旨在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必须将“优化设计课堂作业”提上日程,这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需求.
2 当前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课堂作业缺乏趣味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就当前中低年级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情况来看,整体比较枯燥,多是一些常规性的书面练习,或是选择题,或是应用题,或是计算题,而且整个流程也十分机械、枯燥,通常是按照“教师安排—学生完成—教师带领学生校对答案—学生纠正错误”这一主线完成的.这样的课堂练习内容与方式欠缺新意,易导致小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参与积极性越来越低.
2.2 课堂作业未有效分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低年级的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这意味着,同样一份数学课堂作业,对有的学生而言十分轻松,能够快速完成,而对有的学生而言却晦涩难懂,独立完成会十分吃力.然而,就当前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情况来看,很少有教师对作业难度进行区分,给学生设计的作业完全一样,这既不利于学困生实现自我提升,又在无形中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
2.3 课堂作业脱离实际生活,不利于价值的发挥
中低年级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教师要贴近实际生活去設计作业.一方面,遵循数学教学规律的同时要给予学生亲切感,拉近他们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然而,就当前中低年级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情况来看,教师专注于数学概念、公式、解题思路的训练,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抑制了数学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兴趣.
3 优化设计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具体措施
3.1 遵循趣味性原则优化设计课堂作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是一个情感丰富、好奇心很强的群体,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还未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其行为习惯主要受兴趣的驱动.也就是说,小学生会全身心地参与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会拒绝参与.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遵循趣味性原则的基础上优化设计课堂作业,通过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1].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从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两个方面着手,让课堂作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1.1 设计绘画形式的作业
中低年级的学生酷爱画画,而且“新课改”也强调跨学科融合.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在数学课上,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绘画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上“时分秒”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离家、到校这两个时刻的钟面图,然后计算出自己从家到学校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相较于直接给出时刻让学生计算时间,这样的课堂作业更具有趣味性.利用学生“喜欢画画”这一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并有效掌握了时间知识,清楚地区分“时间”与“时刻”,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中实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目标.又如,在上“轴对称”一课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轴对称的概念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之后,给他们设计绘画出“对称的图案”,如蜻蜓、蝴蝶、天安门城楼、京剧脸谱、雪花等各种图片.这种形式的课堂作业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加深他们对“轴对称”的认识与理解.
3.1.2 设计操作形式的作业
小学生有很强的动作思维,好奇心强而且比较好动,教师应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操作形式的作业.一方面,这样的作业迎合了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实践操作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印象[2].例如,在上“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木条、钉子等工具,现场制作一个三角形,并说一说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以此体会到三角形的唯一性.通过这样的操作性作业,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又如,在上“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摆火柴棒”形式的课堂作业.比如,根据“20÷3=”“18÷4=”,用火柴棒摆图形.其中,“20÷3=”则用20根火柴棒摆三角形,“18÷4=”则用18根火柴棒摆正方形.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会发现每一组式子都会剩下火柴棒,最后剩余的火柴棒不够摆出一个完整的图形,从而深刻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算理,有效避免出现“20÷3=5…5”这类错误.
3.1.3 设计游戏形式的作业
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游戏活动几乎没有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中热衷于玩游戏.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天性,设计游戏形式的作业,将“学”与“玩”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3].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设计数学作业,其优势在于:第一,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第二,在“不服输”情绪的驱动下,学生会迎难而上,即使遭遇挫折也会积极向上.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活动优化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在快乐又紧张的氛围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诸如“口算乘法”“口算除法”此类的数学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抢答竞赛”游戏活动,用多媒体展示提前准备好的乘法、除法式子等,组织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抢答,以最先给出正确答案为标准记分,最后统计得分,给予最高得分者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这样的课堂作业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能动性,又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口算水平.
3.2 遵循分层性原则优化设计课堂作业,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双减”政策强调给学生减负提质,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即因材施教.因而,在数学课上,教师应遵循分层性原则优化设计课堂作业,通过“参差不齐”的数学作业满足每一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既挖掘学优生的数学潜能,又在帮助学困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一般来说,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依据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的高低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有限、学习兴致和信心不高的学生;第二层次是各方面能力一般,数学成绩良好且稳定,有上进心的学生;第三层次是学习能力较强,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面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分别为基础题、拓展题、拔高题.这样的课堂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以“乘法分配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三个层次学生数学基础、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不同将作业设计为三个层次:
基础题:45×28+28×55 ;25×(40+4)
拓展题:125×88 ;99×101-99 ;134×26+134×25+134×49
拔高题:(13×36+12×36)×4;53×64+37×53
这样的课堂作业,让全班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夯实基础,灵活、轻松地掌握新的知识,获得成功带来的喜悦感、满足感.课堂作业有了层次,学生也就有了选择的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分层设计的课堂作业让数学知识有了坡度,数学教学也就有了针对性,从而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3.3 遵循生活性原則优化设计课堂作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很多例题也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从中可见数学教学必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课堂作业的设计也是如此,需要密切关联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有效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在设计课堂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生活化原则,以此增强数学知识的亲切感、熟悉感,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发现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道理,具备学以致用能力.
课堂练习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学生听课状态、知识吸收情况,间接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最终成效.尤其在“双减”政策出台后,优化设计课堂作业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落实的任务之一.现如今,中低年级数学课堂作业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在细致分析“双减”政策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征之上,遵循趣味性、分层性、生活性原则优化设计作业,以此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当然,笔者在文中分享的这些优化设计方式还远远不够,要想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还需要继续深耕,笔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研究,整理并归纳学生的作业反馈结果,不断实践、反思、优化,构建更加科学的课堂作业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1] 鲜文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22(11):43-44.
[2] 方玉红.构建小学数学教师实践共同体 促学生课堂作业设计研究[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Z1):18-20.
[3] 戴玉梅.优化课堂作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的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1(98):76-78.
[责任编辑:李 璟]
收稿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黄美珠(1980.10-),女,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教改课题“‘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gzx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