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研究及实践

2023-04-07 13:44卢可欣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
美术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肌理色调质感

文/卢可欣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

亚里士多德说过,“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是先于个体存在的。”因此,社会是一个群居而整体的概念。①在城市的不断变化中,大量人口不断地涌入到城市,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的场所,也是人类依据自身需求对自然改造的结果。人在城市当中逐渐变成具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

笔者试图以“小”城事见“大”时代生活,在前人成果基础上,在作品中呈现出自身对于城市社会群体中个人命运新的关注和思考。将自身对于城市的思考、当下的“城市”予我们城市人的感受以及人在城市社会中所存在的困惑、问题和矛盾等表现在作品中。

一、城市题材创作题材的价值和意义

“观看先于言语。”②图像包围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且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处在图像盛行的年代,不同的人观看同一事物时必定受到个人经验、审美体验的影响,从而导致观看结果的不同,观看问题的方式对于我们的生活以及艺术创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而对于日常生活素材的观看,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感受。③视觉艺术常常拥有很丰富的传统资源,每个人都会有很“个人化”的体验和选择。

城市作为当代人类居住的场所,也是人类依据自身需求对大自然改造的结果。而艺术家将对于当代城市面貌的关注转化为个性化的绘画语言表达在画布上。艺术家描绘城市生活题材,不仅仅是想要描绘这一个画面,一个格局,更多的也是对于这个城市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于城市人生活状态的思考,是对时代画卷的真诚描绘与记录。城市生活题材的油画创作有着物质基础,也有着精神需求。城市作为人们生存文化最直观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绘画表现意义。

二、城市题材创作中的绘画表现

(一)形式的体现

绘画的目的,并非是图解思想,也不是照抄生活,更不能局限于客观的精准。作为艺术表现,首先是要把握形式语言的特点和形式表现规律,让形式因素在没有具体形象的前提下就有情绪的表现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意志、情绪和情感。

一切具有表现性的作品,都少不了情绪化的夸张、变形乃至抽象,这样虽然失去物理真实,但更符合心理真实。④

在《城·事》系列油画创作中,笔者尝试运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解构当代表现性油画语言,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生活视觉和城市生活题材的新发展形象,并将其绘画语言化及个人面貌化。

在作品《城·事VI》中,人物造型不追求形的准确和形象的真实,而注重形式的表现力,更加在意造型的“趣味性”。画面中的人物造型没有客观地按照人物比例描绘,头部的比例明显超出常规比例,以轻松且抽象的笔触营造了一种“头重脚轻”的漫画般的视觉效果。作品以俏皮童趣的人物造型,新奇的色调,简约而深邃的画面形式引起关注。

城·事VI(局部)

(二)色彩的韵味

色彩可以反映艺术家对于一个事物的时代感。翻看画册的时候总是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图像的色彩印记。每个时代的色彩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而我们要做的便是探索我们这个时代的色彩表达。在当下的环境中,色彩怎么能和我们看到的现实结合到一起,怎么和传统发生关系等,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索的。⑤

在《城·事》系列创作中,笔者勇于突破画面结构,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某些形象可辨或不可辨,却更能增加想象力。冲破物象固有色的枷锁,使自身情感在画面中得到充分的表达,突显色彩之韵味。

1.色彩组合的意味

从绘画的色彩语言来说,一部分的艺术家善于做色彩的减法,例如吴冠中,他的作品中并没有“刻意”寻找江南春雨潇潇的色彩微差,而是将生活中的“微差”整合为黑、白、灰三种色阶,由此构成了他富有中国画韵味的油画。而另一部分艺术家则喜欢夸张色彩的浓度,并由此构成较为主观的色调,例如马蒂斯,他善于去表现色彩的丰富性,夸张画面的色彩浓度、对比度。

在创作《城·事I》时,前期画面结构不够严谨,整体画面色调太过于灰暗,画面色调不够饱和,在后期笔者重在画面色彩上下功夫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大量地运用补色,将前景房屋和远景房屋主观处理为互补色搭配,并以前景冷蓝绿色处理为作品中的大面积色彩倾向,从而给观者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2.色调在绘画中的运用

马蒂斯曾说过:“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事物的需要。”一切色彩因素都是为了画面情绪和意境而服务。

为了加强自身对于色调的把控,笔者重视画面底色的制作,并尝试运用不同的底色描绘同一物象,这样对于整体色调的把握似乎因此有很大的帮助。画面底子的不同颜色、不同质感都会给画面的最终效果带来不同的意外惊喜。厚重的底色给予观者时间的过滤和沉淀感,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

创作《城·事VI》时,笔者在画布上做了多重色底,依靠色层即产生了很多变化。

创作前期画面主次区分不明显,画面细节不够到位,色调太过于“统一”,因此笔者逐步覆盖掉原本较为琐碎的色块,精确人物动态,重点刻画画面中主要人物,避免“平均化”,重新调整画面色彩关系,并加入了一部分冷色块。

当画面细节进一步完善时,自身感觉色调过于“统一”,笔者尝试将背景色大面积的平涂为低明度的淡冷色,将背景色和人物形象通过色相区分开,配合上前景中小面积的灰色,将物象区别于背景,最终效果恰到好处。作品背景使用了大面积的纯色背景,大量低明度色彩和平面人物形象创造了作品中的二维空间,使作品中一个个独立的人物都传递出了当代社会的孤独感。

多色层的反复堆叠,也造成了很多偶然性的肌理,背景色因此不似单色那么单调,微微透出之前的底子黄色。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色层的不断叠加而形成的厚重感,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

3.笔触与肌理、质感的关联

绘画中不同的材料能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单一的绘画材料模式往往束缚了我们的表现手法而产生司空见惯的效果。《城·事》系列作品中,对于画面质感的前期探索中产生的肌理效果大多都是偶然性的。在经过反反复复的颜料覆盖,刮刀、滚筒等不同材质的工具混合出独特的画面质感,画面结构看似随意又非常严谨细致,色层之间层层递进,色彩间相互搭配、呼应、对比、跳跃,使整体画面结构饱满而不失灵动。

在前期创作中,笔者对于画面质感做了很多尝试。首先对于油画颜料质感的摸索以及同类颜料丙烯、水彩等材料的研究,让笔者对于厚重颜料堆积的质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配合上刮刀的使用似乎能够带给画面一种灵活轻巧不至于沉闷的堆积感,将或厚重或轻薄、大小不同的块状、点状颜料颗粒有节奏地撒在画布上造成斑驳的质感,点状肌理喷洒在了多个色层上。细节部分或以逶迤蜿蜒的笔痕纵横于画面间,或以看似随意流淌的颜料处理色块,这些长短不一的画迹,既有颜料色层的薄厚对比关系,也有各式各样丰富材料处理下的画面肌理质感对比,还有多样的绘画技法下呈现的丰富画面层次,非常具有当代性。

在《城·事III》创作过程中,为了使画面能够有薄厚对比关系,前期创作中在人群部分运用了塑型膏加强了画面厚度,后期塑造物象形体时,也配合使用刮刀将颜料厚叠在画布上,使画面质感不似前期那么单薄。

为实现画面的创新与突破,打破对物体固有的视觉经验,在构图、色调以及肌理上都做了多种创新尝试,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拼贴报纸及塑型膏的方式去塑造不同的肌理感来增强画面的细节层次。在作画工具和材料上,也不仅仅局限于常用的画笔和刷子,还用了版画中的工具“滚筒”海绵以及纸巾等去创造画面的不同质感。

城·事V(局部)2

城·事VI(创作初期)

城·事VI(创作步骤)

在作品《城·事V》中,将或厚重或轻薄、大小不同的块状颜料有节奏地通过刮刀叠加在画布上营造了房屋斑驳的质感,点状肌理堆叠在了多个色层上造成表面不平整的肌理效果,具有了街道的质感。

城·事VI(局部)

城·事VI(局部)

城·事V(局部)

城·事III(局部)

结语

当代艺术中城市生活题材的创作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关注城市生活,关注我们所处的城市生活,以不同的地域特色,描绘不同城市的不同特征及文化底蕴,也表达了艺术家们对于城市生活及生存环境的思考。

《城·事》系列主题油画创作由城市生活为切入点,画面内容多由民众生活场景构成,有拥挤的人群,也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多以人群、街道为重点描绘对象,都是以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街道为背景,力求展现民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同时注重表达描绘对象中所蕴含的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状态,关注到人与城市之间精神层面的内在关系。以一系列尺幅大小不一的布面油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人物造型呈现厚重又不失轻巧的效果,人物形象表现较为丰满。色层之间糅合堆积层层递进,色彩间相互搭配、呼应、对比,整体画面色调值得推敲。

艺术家对于自身及生存环境问题的思考,投影到了对于当代城市生活的创作中,这是对于生活经验的描述与表达,更是对于生存状态的反思与追问。艺术家总是通过对于某一物象的艺术表达来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对于社会形态的描述与写照。

我们用绘画语言来表达城市和我们之间的种种关系,不仅仅是简单地描绘城市表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表象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启迪,更加关注城市与人的种种关系,反思人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绘画是从艺术家的个体出发的所表达的文化态度,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完成视听与动作表达而显现出的个人化思考的艺术选择。好的艺术需要有真情实感。而绘画也绝不仅仅是在画布上堆叠颜料,更重要的是心中有画。艺术家通过画笔平缓地表达出个人的观念视野。同时,也通过艺术家个人的经验选择,定格于某种文化观念与技能条件下的文化反思,使艺术从古自今不间断地延伸着人类文明的印迹。因此艺术创作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而《城·事》系列创作便是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城市生活予笔者的感受。

注释:

①E·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9版)》,邢占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②[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③王壮壮:《约翰·伯格观看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7。

④王洪义:《西方当代美术:不是艺术的艺术史》,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第198页。

⑤王克举、朱兴国、孙九龄:《释说写意: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写意精神”油画创作课程班油画名家讲座集(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第185页。

猜你喜欢
肌理色调质感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空间的质感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湖光水色调
感受肌理
色调会说话
分离色调与色调曲线
颜料的“质感”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