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边 航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1978 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速,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引发了一系列的“转型”。其中,“艺术的转型”既包括了中国艺术市场的转型,同时也包括上海油画家对自身油画语言的转型。本篇文章着眼于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现象,即借“浦东新区崛起的30年”系列绘画阐述上海现实主义题材中主题性具象写实绘画的特性和规律。
上海现实主义题材油画史好比“上海现代油画创业史”的一个缩影,它脱胎于“文革”以后,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后迎来了转折,在20世纪90年代基本形成了趋于成熟的发展态势,在21世纪的今天大放光彩,形成了独特的“海派”美术气候。
“文革”期间的上海油画事业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文革”以后,上海油画事业百废待兴。20世纪80 年代后期,上海油画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反思过去对现实题材绘画的理解,摒弃了“全苏画风”一边倒的旧有思维定势,不再拘泥于领袖人物的题材表现,从革命文化的工具主义中解放出来,摆脱了样板化和模式化的“左”倾痕迹。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积累了长期以来封闭压抑的社会心理、加上后现代艺术思潮的敲打,上海油画家开始进行了较为独特的艺术探索。在努力结合写实技巧和现代造型以后,他们又逐渐摆脱了对观念的阐释,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开放的当代性品格当中,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关注如何处理外来与传统、世界与本土性、现实与生活的关系。这样的艺术面貌是上海油画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洗礼和1980 年代现代主义美术新潮历练的结果①。如1993年10月,“新架上行动”艺术群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画家群体强语言、技术的重要性。这侧面体现了20 世纪90 年代上海油画家重新关注艺术的传承和形式、语言的探索。
所有的历史都是一部当代史。上海现实主义题材油画史的奋斗历程本身不仅为后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结,构成历史的其人其事也为学画的人提供了渊源深厚的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20 世纪末上海主办或者承办的关于现实主义题材的画展大致如下:
中国风景油画邀请大展、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大展、首届中国油画精品大展、上海油画雕塑院建院25周年美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上海油画艺术展、上海现代美术作品展、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巡回展、陈逸飞艺术展、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院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上海现代美术作品展、93 上海油画展、第二届中国油画展、海平线94 绘画雕塑联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 周年第八届全国美展上海作品展、上海新架上油画联展、上海戏剧学院建院50 周年画展、上海油画史回顾展、世纪回眸——新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经典作品展、海平线96绘画雕塑联展、上海历史油画展、98 上海百家精品展、海平线98 绘画雕塑联展、时代风采——庆祝上海解放50 周年美术作品展、第一届上海青年文联委员作品展青春汇演——9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海青年美术联展、上海美术50 年作品回顾展上海新视觉上海青年美术联展,等等。
近年来,上海市对现实题材绘画的关注度也愈来愈高,相继举办了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美术作品展、芳菲——中华艺术宫馆藏作品展、魔都散记——主题美术创作中的上海城市形象、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十年·海上风华——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第十一届上海美术大展、首届浦东油画展,等等。
读史可以明鉴。上海现实主义题材油画史和中国美术史是紧密联结的,以微知著,我辈可以通过了解颇具地域特色的上海现实主义题材油画史来研究上海油画、上海美术乃至中国油画和中国美术,进而明确自身的艺术任务和创作研究方向,担当起一个油画人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写实主义”不同于“现实主义”,写实应包含于现实中。“现实主义”是画家们在创作时保持的基本原则,要求画家从“真实的人”的角度出发,关注现实、反应真实和揭示社会矛盾。而“写实”则代表的是一种技巧手段。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如同上海地域美术和中国美术的关系,彼此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发挥着“1+1>2”的作用。
主题性具象写实绘画创作作为多元化艺术现象中的一个主要的支流,它依然是很多油画家创作的重心。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美术界也需要这些具有审美价值,并能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主题性创作画家时刻关注共性的社会主题,以中国油画民族化为己任,用具象写实的创作技巧强化本民族的精神、情感和气质,进而与当代审美紧密相连,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在题材的选择上,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画家似乎不谋而合的选择了工业文明而更少的选择了农业文明题材。结合上海地域特有的环境,画家们创作了一大批符合新时代精神的工业文明作品。
工业文明的象征性符号——建筑,在古今中外的油画图像中,往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建筑,其重要性不光体现在二维图像上,起到了平衡画面、协调重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潜在含义。建筑作为人造产物,它的潜在含义可大致分成四方面:第一,它们更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软实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第二,任何建筑背后的劳动人民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性格;第三,建筑的战略开发与设计能够体现决策者的胆识和高度;最后,建筑表面所呈现的体量与科学技术更能代表人类的智慧。浦东地区的建筑足以能够体现出上海精神文化的富足,能够展现出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富强、民主、和谐、安定的社会文化。任何一座建筑物承载的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秀文化传统——勇敢坚韧、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闪耀着的是开发者、建设者和设计者卓尔不凡的眼光和胆识,体现的是我国各行各业人们的专业智慧。
由此可见,浦东地区的建筑在主题性具象写实画面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
而本文选择以“浦东新区崛起的30 年”作为切入点,正是因为它是上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国家对长三角地区思考和谋划的一个重要战略,它敢闯敢试、自我超越的精神品质能够充分有力地代表上海的文化。
1990 年浦东地区下的这些城市建设,或者说是上海坐标,如家喻户晓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金茂大厦、浦东国际机场、浦东码头”等,是研究上海现实题材具象写实绘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关卡。
上海油画家群将目光投向在黄浦江以东,以家乡为艺术阵地创作主题性具象写实绘画,累计的创作汗牛充栋。那么,在表现“浦东崛起的30 年”这一题材时,在绘画中它们又存在哪些规律?哪些共性特点?有哪些典型性特征呢?
笔者将在下文中主要围绕造型艺术语言几幅作品进行分析。
为了能够在论述中更全面地分析创作里浦东的变化,本文选取了10 位画家、4 个时分、两种天气下的作品。如邱瑞敏、马宏道和石奇人合作的《畅想·浦江》(夜)、邱瑞敏和王建峰合作的《晨曲——浦东崛起》(晨)、程俊杰和何小薇合作的《东方大港》(昏)、李前的《支部建在楼上——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生活纪实》(昼)、韩巨良的《浦东国际机场》(晴)和李根的《蜘蛛人》(阴)。
邱瑞敏、马宏道和石奇人合作的《畅想·浦江》创作于1999 年,描绘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游轮上对上海浦东的改革畅想。
《畅想·浦江》的总体布局更偏向于三角形构图,画面的瞬间定格在邓小平同志的面部上,随之转向后边的上海金融大厦上,最后落在东方明珠的脚下的救生圈,通过黄浦江边的栏杆再次回归到邓小平同志的视线中。在局部构图中人物的头部与望远镜和上海市地图又汇聚成了一个小的三角形,东方明珠的三角形底座也赋予了画面的稳定性,这些一大一小的三角形遥相呼应,赋予了画面一种牢不可破的稳定感。椅子顶部、东方明珠、救生圈、放大镜、茶壶、望远镜、圆桌等这些局部的圆形图案同时给画面增加了一些生动性。
由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组成的图案,更大程度上体现了画面的一种稳定性与静谧感。不知是作者有意而为还是纯粹是一种偶然,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向左面(地理位置上是东方向)凝神思考,与19世纪末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内核意义不谋而合。
画面整体颜色由冷灰调主导,增加了画面的抒情性和一种静谧感,体现了画家的审美倾向——中国传统审美的意象性。
《晨曲——浦东崛起》,表现的是清晨里的建筑工人在城市高空辛勤建设上海新地标——上海中心大厦的场景。
取色搭配上看,画面中的暖灰色调则无一不暗示着浦东的朝气蓬勃,同时在远景明度高、纯度低的“黄——紫”色调和近景明度低,纯度高的“红—绿”的搭配下,真实的空间感油然而生。
从总体结构来看,画面在标准的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构图的组合下形成了极具稳定性而富有张力的构图。笔者认为,画面中心的形成更多是来自对主体结构线和几何图案的构思——将观众的视线牢牢地钉固定在了面正中心绑定绳索的手上,这绳索的方向和河道的走向使视线又移到了后面的东方明珠塔上,顺着其旁边的钢筋往下,最终视线回到了画面左下角的两个工人身上。
图1 邱瑞敏 马宏道 石奇人畅想·浦江 布面油画 168×175cm 1999年
图2 邱瑞敏 王剑锋 金 临晨曲——浦东崛起 布面油画 282cm×320cm 2011年
图3 陈逸飞 魏景山占领总统府 布面油画 335cm×469cm 1977年
在图形处理上,画家按照主次关系巧妙地用钢筋将画面分割成三块长方形,用来引导观众视线的走向;四个工人和其脚下的钢筋形成的大三角形构图和上海金茂大厦塔尖的小三角形所带来的“稳定”视觉感受,仿佛给进行高空危险作业的工人们提供了安全的保障。画面视觉中心的绳索、两个高塔的塔尖和钢筋接头这种“尖锐”的小细节,在整体的大构图并不显得琐碎和刺眼,相反,它们向观众传达了浦东新区“锐意进取”的核心内涵。
这样俯瞰式的布局让笔者不禁想起了画家陈逸飞和魏景山的代表作《占领总统府》,二者颇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
比起几何图形营造出来的稳定感,画面“稳如泰山”的气势更多的体现在画家对黄金分割点的把握。理解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点——靠近纵向钢板的工人的腋窝之下,对于往下理解画面和作者意图很大帮助。
按照横向分割的话,两位站立工人腰间的钢筋可以将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中,右侧工人的头部、右侧工人的左手以及与他们处于同一水平线的钢筋节点是上半部分的黄金分割位置;在左手和画面顶部之间,板的底部又恰好是更小的黄金分割点。下半部分中,最下方工人的安全帽和站立工人的脚尖也都处于黄金分割位置上;在最下方工人的安全帽和画面整体的拦腰穿过的钢筋之间,橙色的安全帽也扮演了黄金分割点的角色;在站立工人的脚尖和画面底部之间,横向巨大又厚重的钢板占据了更小的黄金分割位置。再看纵向,我们以竖立的钢板为坐标进行黄金分割,纵向的钢板和横向的钢筋围起来画面的左上方图形恰好是一个具有黄金分割比例的矩形,这样的矩形在它的正下方和钢板的右侧又被画家巧妙的利用了三次;而在钢板的右半部分,图形的黄金分割线则位于上海金茂大厦的中轴线上。
再往下细分的黄金分割位置,笔者就不进行过多的举例了。通过黄金分割,我们能够看到作品内部的稳定结构以及作者的良苦用心。
此外,这张画中存在着的“巧劲”最令笔者佩服——在画面明暗上的经营和处理,准确地讲,是对亮部(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细节处理。首先,这里巧就巧在细节处明暗对比很强烈但却丝毫不影响视觉中心的偏离,在庞大的主要结构之下显得十分和谐;其次,简单明了的明暗关系给人以干净大气的整体感受;再次,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光照最多的一处,而透过其暗部阴影的分布和地理位置的朝向,我们又能够得出结论——工人作业的具体时刻是在清晨八点左右,故为“晨曲”。
在《东方大港》中,两位画家用鸟瞰式构图将上海港的宏伟气象收入画中,生动地再现了“海纳百川”的上海精神。
红色在画面中占据主导位置,橙色次之,二者结合形成了鲜明的橙红色调,醒目而层次分明:明度低的暗红色海水衬托出了鲜红色的港口、工作支架和橙色的集装箱,他们有序地被画家经营在画面正中央,犹如一面巨大的红旗。近景中的工作支架好比结实的旗杆矗立在海中,裹在红旗之中迎风飘扬,与“浦东新区愿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接受新时代的挑战”这样的核心内涵形成了同构。
在作品《浦东国际机场》中,画家力图采用全景式的构图,将浦东国际机场尽收眼底。
画家的视点和视平线位于画面中的黄金分割处,在机场的尽头给观众以无限的遐想。狭长的回旋式的布局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大面积的银白色赋予了画面强烈的现代气息,绿化带的黄绿色和晴空万里下的天蓝色又赋予了画面一种青春感。浦东国际机场的成功建设,推进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体现。
同上述几幅作品一样,画家也采用了正方形的取景,将党建工作生活纪实记录了下来。画面洋溢着青春之感和轻松愉快的氛围,描绘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40 年后的浦东开放发展保持积极态度的愿景。
画面结构饱满,在元素布局和人物情节的联系上,画家采用了三角式的构图。一方面是视觉引导的三角形设计,一方面是三大颜色(中国红、牙黄白和鲜绿)的设计。
在视觉引导上,画家依旧是通过黄金分割,将视觉中心固定在了一手扶电脑、一手拿开会资料的女主人公的脸上,通过人物间的表情沟通,视线落在了画面右侧的女青年身上,再移至下方低头的男支部成员,视线一转,目光依次落在了翘二郎腿的男支部员、党旗左侧的支部成员、党旗和灰色着装的支部成员上,形成了一套循环的视觉引导,进而完成了视觉盛宴。
在颜色协调上,控制在三角形构图中的颜色配比也极为讲究大面积的银白色和牙黄色给画面一种通透而脆爽的感觉,整体气氛不沉闷。
此外,画家将群像中的戏剧性情节设计的极为巧妙而真实:将人物分为三组,组与组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表情尽不相同,有的在倾听、有的在翻阅、有的在交流、有的在用手机记录等。这样艺术处理手段在现实主义题材绘画中就是回归了人的本质感受,生动自然,是不刻板的日常流露。
画家李根的作品《蜘蛛人》吸引笔者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自然真实感及其特殊的构图以及它内在的恰到好处的不稳定状态。
在整体构图上,画家采用了对角线构图和“C”字形的布局,在主要人物和建筑上,画家也同样采用了黄金分割的方法。“C”字型的布局打破了直线构图的稳定,自左上至右下的对角线构图又强化了其不稳定性,二者结合后的构图会使观众心里产生一种若即若离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正是最为自然、最触动人心的表现,也正是工人在高空作业时内心的感受,作为观众的客体与画面的主体在时空中展开了对话。
此外,画面中我们还可以处处看到画家巧妙设计的三角形,实际上,画家正是想通过这些三角形来加强画面的不安全感。而三角形本身的相互咬合又带来了一种稳定性。这对矛盾的“不安全感”和“稳定性”形成了一种莫名的和谐共存状态,使画面产生了一种静态的戏剧性。这些三角形的分布,在远景的上海中心大厦与近景的建筑之间、在人物与玻璃之间;再比如下面的工人和桥所围出的三角形,在玻璃的结构、玻璃的倒影上,也能够看到三角形,在工人的双腿、远处的建筑物,绳索之间的轮廓、甚至是人物安全服的颜色上,都有可大可小的三角形设计。
而提到画面的另外一个结构,就又不得不再次回归到黄金分割点。我们能够在画面中看到坐在下方的工人的右肘是画面中最明显的黄金分割点,以此为坐标,上方工人的安全帽成为了上半部分的黄金分割位置,木板至水桶之间一带的水平线主要是下半部分的黄金分割位置等等。往下细分,我们仍将会发现更多的黄金分割点。无数个这样的黄金分割点汇聚在一起时,便在视觉中产生了“稳固的”愉悦感。
通过对上述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主题性具象写实油画时上海油画家们在经营画面时的精确与巧妙:画家们在视觉取景中,绝大多数都用到了广角式、俯瞰式、悬空式的构图,力求做到大气磅礴;在布局上,无一例外地将黄金分割发挥到极致;在视线引导中,群象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情节联系得到了自然、完美的配合;在颜色搭配上讲究少而纯粹的几何图案;细节处理上细腻而不喧宾夺主。上海地区的具象写实油画创作群像共性突出却又个性鲜明。这得益于20 世纪90 年代老一辈油画家们艰苦卓绝的摸索,得益于其时回归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浦东新区的重视。上海现实题材绘画中的主题性具象写实绘画创作规律的发现,为我辈学画之人提供了宝贵的图像素材和理论基础。
书山有路勤为径,画海无涯苦作舟。笔者在本文中列举的画家和作品仅是整个上海地区具象写实油画创作的冰山一角,作为典型进行分析。如要研究到上海整个油画界的现实题材美术创作中的具象写实油画,恐怕要说写的更多。
图5 程俊杰、何小薇/ 东方大港 布面油画 250cm×370cm 2011年
注释:
①龚云表:《上海油画三十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