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导观察法在小学语文习作差异教学中的应用

2023-04-07 10:15李妮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观察法写作能力事物

李妮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促进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就必须调动学习的观察能力,这也是写好语文作文的关键要素,因此,本文通过对引导观察法在小学生语文习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差异化的教学和引导观察法之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写作的质量,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引导观察法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4.006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习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项目,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且缺少长时间专注一件事的耐心和恒心,加上低年级的学生相对高年级的学生在观察能力方面较弱,所以写作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主要原因是每次的作文题目和主题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学生需要按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针对这些不同主题的题目以及生活中、学习中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亲身体会的事物去写出一篇文章来,这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且头疼的事情。因此,习作是让低年级学生感到痛苦的事情,教师需要通过设计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学手段解决学生习作困难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写作课堂的实战经验分析了解到,一篇优秀作文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文笔,更大程度上首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在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进行引导,往往喜欢用多看课外书、“死记硬背好词好句”的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这种做法并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定死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如果学生不能将死记硬背的好词好句灵活应用到文章中化作自己的语句,就会使文章变得更加生硬,而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去写作,可以使得整篇作文更加自然。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

写作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情感表达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写作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到小学,才刚开始从拼音阶段转入到基础的课文学习阶段,词汇量积累较少,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也十分缺乏,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点和阻碍,根据笔者自己在小学教学中的经验和情况可以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仍然对写作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写作的过程十分枯燥乏味,并且写作的主题大多数都和自己的生活相差较远,没有什么联系,且写作的难度较大,使得他们在写作中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

2.学生的习作内容空洞且虚假

很多学生的写作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在小学生写作中,很多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的例子都是抄袭的,更有学生在写作中谎话连篇,并且无论學生在写作中表现出多么深情的感觉,也都是装模作样,没有任何真情实感,矫揉造作。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课业繁重,并且学生普遍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事物缺少观察,使得学生做不到积累写作素材,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由于自身词汇的匮乏,即使有了一定的素材,也不知道如何在作文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网上或者从优秀作文中进行借鉴,这样同一个主题的习作要求在班上就会出现诸多相似的文章,且都是缺乏真情实感,内容都较为空洞的文章。

3.学生的习作素材缺乏

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对于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加工和呈现,写作能力无法通过短期培训从而获得快速提高。小学生一年级的看图说话阶段的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学生踏入写作的一个初始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只需要依照提供的图片内容去将里面的事物描绘出来即可,这一阶段主要是锻炼学生如何将看到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从二年级开始就真正踏入写作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要写好一篇文章,需要学生增加对于平时生活的观察,要注重对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素材积累,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从而在写作中言之有物,言之有感。

4.教师习作教学重视技能忽略感情

目前,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只注重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词句的写作练习和积累去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却很少将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如何写作才能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感情上,如果在学生的初始写作阶段,无法做到关于写作情感的培养,就会让学生的作文变得千篇一律,且较为死板,缺少真实的情感的作文也就变得十分枯燥乏味。

5.教学忽略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阶段,只注重如何让学生写出更优美的词句,如何去精炼词汇和句子,却忽视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学生只能在教师规定的框架下进行写作,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题目为《我的假期》的作文,很多学生就会在教师提供的固定框架内写作——“这个假期风和日丽,我在假期中和父母出去进行了野餐,玩得不亦乐乎”或者是“我在这个假期中学习了很多的技能,如唱歌、跳舞、跆拳道……”等,这些都是由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固定的框架,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传统的框架中,忽略了学生对自己真实假期的记录,教师在看了学生们的作文后,还十分满意地去夸赞学生的假期丰富多彩,这样的行为就会造成学生以后的写作只会按照教师提供的固定框架去套用,失去了对真实生活的反映。所以,在现阶段,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去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精炼词句的能力,却忽视了如何提升学生对于真情实感、真实生活的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引导观察法的应用案例

1.循序渐进引导观察,培养学生写作思维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好语文,首先要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相关细节,其次要让他们理解,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在课堂中,还可以从生活中不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可以引导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和细节进行观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观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掌握观察的技能,养成生活中的观察习惯,例如,学生在写作关于《秋天的画图》这一命题作文时,就可以通过引导式观察法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第一,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可以借照相机的摄影功能,去拍摄多组秋天的照片,要飘落的树叶、渐渐变黄的草坪、丰收的果实、麦田里劳作的农民伯伯等,利用摄影机的记录功能,帮助学生对于秋天的实际景象做一个观察和回馈,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五官去感受秋天。并且运用自己的词汇累积,描绘出看到的景象,同时还要加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性,从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内容进行常识性写作。第二,教师应该在观察和分享之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写作,当学生在描绘事物时遇到困难,可以给予及时帮助,给学生提供写作思路,但不要束缚学生的自由发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太过虚伪。

因此,根据上述案例,为了让学生可以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写作的思路,进而去引导学生能够对秋天的各项事务观察得更加細致入微,通过层层设问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2.差异分享引导观察,传递写作灵感

在语文的写作中,应该充分应用差异分享法去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平时生活中找到乐趣和美好,激发他们写作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和阅历的不同,对于生活中事物的切入点和兴趣点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抓住不同学生在不同方向上的差异去切入,这样就可以在他们观察差异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分享差异,帮助学生激发写作灵感。

三、培养小学生应用观察法

1.激发学生对观察法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较为不成熟,再加上他们的阅历还非常浅显,所以他们对于周遭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好奇心能够驱使他们主动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小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也会衍生出一套自己独特的观点,以小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从而将这些素材引入到作文中去。

2.让学生掌握观察法

由于小学生的普遍认知还是较低,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小学生的引导,再加上写作对于小学生在日常观察中的细节要求非常高,所以为了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所听所想和所感所悟,从而剖析出事物的重点内容和特点,积累素材,为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习惯。

3.养成观察的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让学生保持一颗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从旁辅佐学生,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学生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美好用笔记录下来,加强和同学、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观察和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

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与策略

1.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主要指的是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而言主要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个观察方法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在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之前,应该去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观察结构,进而对知识产生一个更为精准的认知。

例如,当教师教学到《菜园里》这一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菜园里的场景,例如可以从蔬菜、水果的种类数量去进行观察;从菜园里的蔬菜颜色去观察;从菜园里的蔬菜大小去观察;从菜园里的蔬菜是否成熟或是生长阶段去观察等。通过学生对于蔬菜水果的有效观察,得到学生的反馈,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切实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最后将学生观察到的事物用笔记录下来,进而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

2.持续观察法

持续观察法主要是指对于生活中关键信息的获取能力,能够丰富作文中的具体写作素材。例如,当教师教学关于扁豆的蔓儿是否向右绕着爬到指定的地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生活中进行观察,校园中可能没有种植扁豆,所以教师可以选择和扁豆同科的植物去让学生观察。例如,可以选择校园中种植的银杏树的变化去进行观察,虽然观察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这样的举动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从而将植物的变化记录下来,成为植物的观察日记:“校园内栽种了许多银杏树,当春天来临时,银杏树会吐出自己的嫩芽,叶子比较小,像菱角形的花朵就悄悄地藏在里面,若是不仔细观察很有可能发现不了它;当夏天来临时,银杏树会结出许多果实;当秋天来临时,银杏树的叶子会逐渐变成金黄色,并随着风翩翩起舞;冬天时,银杏树变得光秃秃,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以上片段虽然只有几百字,但是学生却写出了自己的观察成果,发芽、嫩叶、落叶的变化。

3.演示观察法

演示观察法其实就是指在游戏中通过摄像机将整个游戏中发生的一切拍摄下来,并指导学生进行配合录制的过程。当这一游戏结束后,可以结合教师的拍摄过程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现场回顾,从而建立有效的知识框架和回忆体系:当一声哨子响后,由教师扮演的老鹰开始捕捉落单的小鸡,而由学生扮演的小鸡看到老鹰来了后,快速躲到“母鸡”妈妈的翅膀下,并且跟随老鹰的捕猎方向,小鸡们迅速向相反的方向躲藏,同时,老鹰可以从旁侧攻击手足无措的小鸡,等捕捉到后为时已晚,小鸡已经落入老鹰的爪子中去。

“老鹰捉小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游戏,但是即使是这样熟悉的游戏,也会在游戏中遇到诸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所以学生可以对整场游戏进行更为细致地描述,从而帮助教师用摄像机对游戏过程加以录制和观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回放游戏过程中的精彩过程,让学生针对这一教学活动不断去品味和感悟,从而在描绘出基本场景的基础上写出自我体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引导观察法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并且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习作水平,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还要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素材的收集能力,这样在后期的写作中,才可以获得更多的素材,不至于使得整篇文章较为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写作的重视和关注,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引导观察模式去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俐《浅谈引导观察法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8期。

[2] 詹美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观察法的应用实践探究》,《科普童话》2020年第22期。

[3] 彭艳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分析》,《文渊(中学版)》2020年第9期。

[4] 王文娟《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途径》,《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年第33期。

[5] 王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20年第1期。

[6] 王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

[7] 刘婷婷《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东西南北(教育)》2021年第5期。

[8] 路晓玉《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魅力中国》2020年第44期。

(本文系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核心素养下的儿童“差异性习作”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D2021077)

猜你喜欢
观察法写作能力事物
美好的事物
观察法求解至少有一个有理根的一元高次方程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一种改进的变步长扰动观察法在光伏MPPT中的应用
行动观察法评价的5种应用形式
奇妙事物用心看
基于改进扰动观察法的光伏MPPT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