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琴 郑慧兰 谢桃美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竞争的加剧,全口牙缺失、牙槽嵴低平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全口义齿修复难度也随之上升,因为牙槽嵴低平患者缺少牙槽骨,义齿的固位难度较大,对修复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加之牙槽嵴低平患者口腔黏膜敏感薄弱,义齿种植修复后会对局部组织造成挤压,产生压痛感,所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非常重要[1]。以往临床对牙槽嵴低平者全口义齿的修复,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但传统方法通过加大基托应力承托面积来加强牙槽和嵴内表面的接触度,进而提升咀嚼能力,修复后患者会产生一定的咬合痛、固位不良等问题,对患者咀嚼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具有修复局限性[2]。最近几年,伴随义齿修复技术的进步、发展,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被逐步应用在牙槽嵴低平患者治疗当中,基于此,文章对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在韶关市中医院韶钢院区治疗的60例牙槽嵴低平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的效果,详细步骤和疗效见以下内容。
采用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韶关市中医院韶钢院区诊治的牙槽嵴低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60例,经随机抽样法分组后,常规组30例,研究组30例。在常规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2.65±2.13)岁。研究组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2.78±2.24)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了解本研究内容,自愿加入本研究,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该项研究的开展已经获取医学伦理相关组织的审批。纳入标准:(1)符合《维护牙周健康的中国口腔医学多学科专家共识(第一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2)资料完整,能够正常沟通;牙槽骨一半以上的部位高度不及3 mm。(3)依从性良好,配合度高;X线检查确定为牙槽嵴低平者。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类疾病。(2)帕金森症患者。(3)颌骨关节异常者。(4)合并其他口颌疾病如鼻咽癌放疗和严重口干症患者等。(5)严重脏器病变者。(6)中途退出研究者。
常规组:为患者使用传统方式修复全口义齿,主要过程如下:按照患者牙弓大小使用适当的无牙颌托盘,通过红白打样膏和藻酸盐取初印,通过藻酸盐印模材料取终开口式印模,整塑边缘,通过超硬石膏灌模,通过蜡对模型边缘进行固定封闭。终模型画出基托边缘线,通过自凝塑料制作暂基托,咬蜡记录颌位关系送工厂。工厂技师完成排牙后,患者试戴,如咬合关系不准则重新咬颌位记录。试戴结束并合适,待其硬固后,取下来进行石膏灌模,用蜡固定封闭模型边缘,对模型进行雕刻,取出上颌架,适当调颌,打磨抛光基托边缘,完成义齿制作送回医生手中。临床医生再次试戴,调颌。
研究组:为患者使用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方式,具体过程如下:使用适当的无牙颌托盘,通过藻酸盐二次取模法取初模,利用硅橡胶与颌托采取适当的垂直高度,灌注石膏模型,通过光固化托盘材料制作个别托盘与上下颌堤。托盘边缘使用边缘蜡填充,依次置在口中,进行主动肌功能整塑。通过硅橡胶取闭口终印模,通过哥特氏弓对水平颌位关系进行记录,标记排牙指导标志。患者试戴排牙并在其凝固后,进行超硬石膏灌注模型,烤软印模膏制作颌堤,放在患者口内,让患者做出用力吸吮、摆动舌体、吞咽等动作,实施主动肌功能整塑,塑造适当的基托边缘和磨光形态。对上下颌模型进行硅橡胶围模灌注,使用专用排牙板排牙,为患者试戴蜡型,对吸附性与患者的咬合情况进行检查,并调整合适后,通过压力指示剂涂抹在义齿组织面和基托磨光面,维持功能整塑外形,完成义齿制作。
在两组患者操作过程中,以由医生和工厂师傅通力合作为主,如个别操作难度大可请工厂师傅上门指导,或由患者去工厂调试完成。
对患者修复有效率、咀嚼优良率、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初戴效果、初戴1周后义齿压痛点个数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初戴效果通过自制评分表进行评估,包括义齿稳定性、咀嚼功能、语言能力、佩戴舒适度四方面,各方面评分1~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效果越佳。咀嚼优良率包括优、良、差三方面,优指的是义齿没有松动,肌疲劳感消失,咀嚼能力显著提升;良指的是下颌关节功能没有紊乱,肌疲劳感几乎消失,咀嚼能力接近正常;差指的是义齿松动,肌疲劳感明显,咀嚼能力没有改善;通过随访调查进行评估。初戴1周后义齿压痛点个数包括上颌、下颌义齿两方面压痛点个数[4]。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疼痛、义齿性口炎、固位不良、咬颊、咬舌5个方面。修复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3个方面,显效指咀嚼、语言功能良好,没有折断、松动、脱落情况;有效指语言功能良好,没有折断、脱落情况,咀嚼硬物时会存在不适感;无效指咀嚼功能障碍,存在松动、脱落现象,需重新修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患者满意度通过自制义齿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该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所得数据均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开展检验,检验项目以计量(初戴效果、义齿压痛点个数)和计数(修复有效率、咀嚼优良率、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两项内容为主,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修复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修复有效率的比较[例(%)]
两组咀嚼优良率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咀嚼优良率的比较[例(%)]
患者满意度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患者满意度的比较[例(%)]
初戴效果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初戴效果的比较(分,)
表4 初戴效果的比较(分,)
组别 例数 义齿稳定性 咀嚼功能修复前 修复3个月 修复前 修复3个月常规组 30 43.71±5.28 82.23±4.01 56.32±6.16 84.64±4.26研究组 30 44.44±6.20 89.44±5.18 55.53±6.06 91.32±3.68 t值 - 0.490 6.028 0.500 6.499 P值 - 0.625 <0.001 0.618 < 0.001组别 例数 语言能力 佩戴舒适性修复前 修复3个月 修复前 修复3个月常规组 30 51.77±6.31 85.67±4.74 61.38±5.27 84.53±4.59研究组 30 52.85±5.76 92.87±2.29 61.64±6.33 90.87±3.63 t值 - 0.692 7.491 0.172 5.934 P值 - 0.491 <0.001 0.863 < 0.001
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义齿压痛点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表6 义齿压痛点的比较(个,)
表6 义齿压痛点的比较(个,)
组别 例数 义齿压痛点修复前 修复1周后常规组 30 4.48±0.59 2.26±0.79研究组 30 4.36±0.63 0.64±0.29 t值 - 0.761 10.543 P值 - 0.449 < 0.001
牙槽嵴低平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伴随年纪的增加,容易合并牙周疾病和骨质疏松,导致牙槽骨吸收度加重,促使牙槽骨再生力下降,所以牙槽骨逐渐变矮、变窄。因为老年患者口腔黏膜不断萎缩,导致组织弹性与唾液分泌能力不断降低,对牙槽嵴低平者实施全口义齿修复造成严重影响[3]。早期研究显示,牙槽嵴低平者受牙列缺失影响,对牙槽骨刺激有所减少,加之牙槽骨不断萎缩,严重影响患者口腔与面部的平衡性与稳定性[4];另有研究表明,口内没有牙齿会改变咬合关系,降低咀嚼能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所以,采取有效的全口义齿修复方式对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改善非常有利[5]。
全口义齿修复中,传统方式具有较大难度,需要利用对义齿基托应力承托面积的加强,来维持义齿的固位与稳定性,进而对患者咀嚼力进行改善,临床试验表明,传统修复方式中,对医生技术水平需求较高,如果制取义齿时产生差错,则会造成义齿固位不良、稳定性低的情况,会导致患者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咬颊咬舌、疼痛、口炎等,对患者疗效造成严重影响,需进行后续调整进行处理;所以,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方式具有修复弊端,修复效果欠佳[6-8]。最近几年,伴随全口义齿修复技术的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利用空气负压对义齿作用,能够获取较佳的稳定与固位,利于咀嚼力的提升,可以避免出现传统修复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升咀嚼效果,临床已经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且患者对修复满意度均较高[9-10]。
赵鲁艳[11]的研究中,使用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在义齿初戴效果、咀嚼功能优良率、义齿压痛点个数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式的修复,其中义齿初戴1周后压痛点个数为(0.75±0.30)个,咀嚼功能优良率为96.92%,义齿稳定性、咀嚼功能、语言能力、佩戴舒适度分别为(90.56±10.63)分、(91.85±10.64)分、(89.67±8.65)分、(92.28±10.32)分,其结果均优于传统方式的修复组;在文章研究中,研究组的义齿初戴效果、咀嚼功能优良率、义齿压痛点个数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和赵鲁艳[11]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可获取良好修复效果,能够提升咀嚼功能,降低黏膜压痛感,和传统修复方式相比,更具有修复优势。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传统方式修复下,印模方式为开口式,仅能够通过被动整塑方式,固定效果并不理想;吸附性义齿印模方式为闭口式,通过患者主动肌功能整塑,可以提升印模精准度,能够获取较佳固位效果[12]。第二,传统方式修复下,无法完全闭合义齿基托,会引起义齿上浮、移动情况,患者佩戴舒适度较低;吸附性义齿利用边缘蜡对义齿基托边缘进行填充,将印模膏烤软后制作为颌堤,置于患者口内,通过患者的吸吮、吞咽等动作,利用临时负压阻止义齿上浮,对于提升义齿的固位性十分有利,也能够增加患者义齿佩戴的舒适度[13]。第三,吸附性义齿利用压力指示剂对义齿组织面以及基托边缘适合度进行检查,可以降低局部压痛点,同时对义齿基托磨光面打磨,能够塑造出适合唇颊舌黏膜组织的形态,通过软组织固位力量的充分使用,能够确保义齿稳定性良好,加之专用的颌架,可以准确定位上下颌生理性部位,结合专用排牙板,利于提升义齿稳定性,从而对患者咀嚼率进行改善[14]。在廖雯等[15]的研究中,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低于传统修复组的30.77%,文章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和廖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吸附性全口义齿修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修复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依然具有些许不足的地方,本科属于综合医院口腔科研究对象例数较少,时间跨度长,操作医生技术良莠不齐,因此研究结果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干扰,导致研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而临床中具体修复效果的良好度还需多采取样本,进行多次试验后,与本研究形成大样本之后,才能确定本研究的科学、客观性。
综上所述,为需要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使用吸附性义齿修复法,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升修复安全性,且能够提升患者咀嚼功能优良率,改善其义齿初戴效果,此文的研究结果为口腔修复学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但需要医生和工厂密切合作和沟通,共同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才能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