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春花
一、实践才是写作、学习、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实践是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实践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同学们都知道,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学好语文并且写出佳作。因为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是需要走进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的。而用心体验则需要拥有敢于实践的勇气。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老师怎样地描绘这个春游美景,无论同学之间讨论得多么激烈,无论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这个景色有多么美,终归是百闻不如一见。是啊,只有我们自己看到并且用心体会到这样的美景才可知它是多么美。只有自己用心体会才能写出优秀且感情充沛的文章。同样,这一点放写作上亦是如此,如果只是通过单纯的“看”或者通过别人的嘴巴说,是没有办法提高写作的。只有看到并亲手操作才可以真正地体会到这其中的乐趣与奥妙,只有真正体会到了才能用心将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书写出来。同样,实践是连接书本和现实的桥梁,如果说仅有书本死板的教育,没有实际的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终是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
很多人都在强调“腹有诗书气自华”,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说只有一副充满书香气的皮囊,缺少实践的内在,那也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在写作当中,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结合实际生活去写的。笔者认为,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效劳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我的最好途径。通过亲身实践,用心体会,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決问题的能力,并且将这样的能力运用到写作当中。董其昌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才能发自内心地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写作当中,这样的写作才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而非有形无神。
最好的写作一定是书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同学看过很多的名人名言,也看过很多国内外的知名著作,甚至有的同学都可以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但是只有对优美的语言文字进行堆砌,这篇文章依然会显得十分空洞。虽然文章中会有很多我们平时读过或者是听过的优美句子,或者是名人名言,抑或是千古流传的诗歌,但在这篇文章中没有自己的东西,是没有情感的,终归这篇文章是别人的。那怎样才算是有灵魂呢?其实并不难,就是将自己的实际生活与之相结合。无论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小事,还是一些仅属于自己的某些习惯,将这些细节加入到文章中,让认识与实践相结合,那么这篇文章一定是有灵魂、有真实情感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二、实例说明实践的重要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一本书中是这样描写仙人掌的:“一个绿色的圆球上长满了尖锐的针刺”,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脑海中会根据描写出现仙人掌的模样。但是当我们真实看到仙人掌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千个人的笔下,拥有一千种仙人掌的形状。有的人会对仙人掌进行简单的描写;有的人会将仙人掌根据自己看到的比喻成其他事物,赋予它生命;有的人还会把自己的经历比喻成仙人掌。这样进行写作的话,整个文章就有了灵魂,它不再是语言的堆积或者是单纯的引用了。
我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注重实践,注重观察,注重验证,所有的药都是他亲自采摘,亲自尝试,用尽了自己40年的时间,才编著成功《本草纲目》。并且,他为了这部著作的完成,访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耗尽毕生心血。他的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因为通过实践,他知道了这些草药之间的关系,因为他的实践,还有他自己的亲自尝试,他明白了这些药的用法用量。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有所成就!同样写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自己的实践,你又怎么会知道一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
未来的我们,无论是生活还是继续进一步学习,归根结底都会走进更为广阔的“课堂”。而那个更为广阔的“课堂”,就是我们实践的另一个长久的旅途,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通过课本虽然已经模糊地看到了这大千世界的繁华,但这些信息也只是通过书本学到的。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实地在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到它。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提升的过程。
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的序中这样说道:“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旧物,听它们讲述过去的兴衰。”当我们真的站在那个位置,放眼一观的时候,看着那熟悉的山水,听着那熟悉的鸟叫声,就仿佛真实地触摸到了这生生不息的文化。城市里的图书馆留藏着许多古籍,而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这山重水复之间,落在这苍茫大地之上。而这本《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用尽了他半生的时间,踏足了中国几乎所有有故事的土地,才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凝练成的,向我们后辈展示着实践的力量。笔者认为,实践不是毫无目的,也不是你外出走几步路,就是实践,它一定是有目的的,是有计划的。人的这一生,是需要用实践来充实自己的。无论是《本草纲目》还是《文化苦旅》,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我们通过实践,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亲眼所见、亲耳听闻才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世间万千的事物以及变化。只有当我们自己亲身感受到了,也验证过了,才明白它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去进行描述总结,怎样去书写。当这些我们都完成了之后,才能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写作当中,才能写出有感情色彩的文章,而非那些只是文绉绉的文章,没有任何的含义和读下去的动力。
笔者认为,实践是对书本知识的一个总结,而书本知识的一大部分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践,它们两个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书本让我们看到了它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总结,让我们以文字的方式认识到了这个世界,但实践是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正因如此,写作不单单是课本知识的一个积累,更多的是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生活的一种认知。当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中自己所经历的、所去操作的结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如果说只是单纯地通过课本进行写作的提升,那么这样的提升是十分缓慢的,即使是将它背了下来,印在了脑子里,那也终究是“别人眼中的世界”,我们不妨将格局打开,眼界变得更加开阔,通过课本结合生活自己进行体验,随后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结合书本写下来。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行,人之步趋也”,这大概是对“行”的最通俗的解释了吧。行人之不屈也,笔者认为它大概就是对行最通俗、最简单的一种解释了。然而笔者认为的“行”,它是生活中的一种实践,并不只是出门走走,散步转一圈回来就能彻底明白了解的。而是用心去体会,用眼睛去观看,用手去感触。我们可以以自己所读的课本为例,将课本中的内容还原到现实生活当中。实践、写作与学习,三者不仅仅是因果关系,更是并列关系。它们同等重要,也同样值得我们用心去做,去实现,去力学笃行。写作是一定不能脱离实践的,写作也不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更多的则是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无尽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