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娟英
★作为唯一一名被载入法国《世界报》“千年人物”的中国人,苏轼的名字可以说是遍传天下。苏轼之所以拥有国内外众多粉丝,不仅因为他擅长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在哲学、美食、水利工程等领域他也有一番不俗的成就。在他曲折而辉煌的一生中,留下太多传唱不衰的诗篇,让我们在慨叹他不凡的人生经历时,又对他的诗歌流派与艺术风格产生太多的好奇,进而去思考。
一、宋词兴起与社会地位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人身份地位备受追捧的时代。澶渊之盟,换来宋代长期的和平,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后宋仁宗重用人才,致力于兴民事业,社会各方面继续积极发展,经济的繁荣稳定,为词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百姓生活日渐丰富。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当唐人已经把诗的境界推向顶峰时,宋人深知只有另辟蹊径才能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于是,和乐而歌的长短句随着柳永的推广,在宋代逐渐兴起,并成为文学形式的主流。
宋词发展有多兴盛呢?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经由被别人欣赏的音乐文化艺术者而一跃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不仅宋代皇帝个个喜爱填词,宋代大臣也个个都是填词高手,都是有名的词人,苏轼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备受尊崇。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
二、苏轼诗词流派
宋代柳永在诗歌创作中独辟蹊径,以长短句和乐而歌,内容多为表达离愁别恨的个人情感,从词的格调和篇幅上都有巨大的突破,使词的创作风靡宋代。苏轼则在创作中大量融入对国家、社会及人性的思考,去词之缠绵婉约,扬词之恢宏磅礴,开豪放一脉,甚至影响黄庭坚、辛弃疾等人的词风,让豪放词终于可以与婉约词相对,自成一派,也终于让“词”这种诗歌体裁真正被世人充分认可,最终成为宋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诗歌形式。
三、苏轼诗词风格的形成
“诗言志”,词亦然。苏轼生平跌宕起伏,他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用诗文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走过的每一方土地、阅过的每一片山海。因此,我们在他的诗词中,不仅能读到他的锐意进取、气势磅礴,也能读到他旷达豁然、道法自然,还能读到他天然率真、稚趣可爱,亦能读到他心思细腻、寄情深远。
苏轼的诗词作品,内容涵盖广阔,生活处处皆可为诗词题材,伴随他自然而成的作品,我们可以品读出一个真实可贵的灵魂,用自己的生命在大声歌唱,唱人生、唱爱国、唱自然、唱坎坷……唱出对国家的热爱,唱出对百姓的负责,唱出对亲人的思恋,唱出最有温度的生活。因此,后世公认苏轼的词作主要呈现豪放、旷达、婉约三种风格。
(一)气质与风格
历史上的苏轼是怎样一个人?于国,他有远大理想抱负,心系家国大爱,处处为民着想,政治见解独到。他胸襟坦荡,不畏强权,敢于仗义执言,所以有“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在正义与公理面前永远都能秉公而行。他直率豁达,嫉恶如仇,绝不掺和私怨,时时处处尽显大丈夫气概。于己,他乐观积极,豁达开朗。对自己要求卓越,“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他豪爽无畏,超脱透彻,享受生活的每一份馈赠,不曾亏欠生活给他的每一份恩赐。顺境时,长歌嘹亮,大步向前;逆境时,披蓑戴笠,奋自前行。
生活中的苏轼有朝气、热情活泼、喜爱交际,对百姓富有同情心,思想灵活,这些品质让我们可以相信,在四种气质类型中,苏轼属于多血质。这样的气质类型决定了苏轼易于适应环境变化,善于交际,在工作和学习中精力充沛,而且效率非常高。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一生宦海沉浮,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他都能够快速适应,并且把全部的激情都能快速充沛地运用于工作中去,也决定了他的诗歌风格充满了变化和新意。在不同的环境下,他总可以积极豁达地去面对,这也是因为多血质的乐观品质,让他拥有了在诗词创作中对生活更多的正向理解,即便是缠绵缱绻的感情,也可以被他描摹得清新婉转。
(二)修养与风格
苏轼性格活泼,爱好广泛,全面的个人修养,让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全才。他工于诗文创作,开豪放一派诗风;他沉浸于书法创作,用道法自然的状态,形成潇洒不羁的书法一家之格;他喜于士人画,在墨竹、怪石、枯木的绘画上,尤为卓越;他乐于烹调美食,走遍天下,处处是“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美味,“东坡肉”更是享誉中外;他精于水利,在任期间,兴修水利,利澤一方百姓,也让自己名垂不朽;他享于禅理,思想通达,气贯古今,在看透了世事的龌龊与不堪时,还能微笑着拥抱生活,在内心深处与之和解;他勤于医理,兴办医院。
苏轼的艺术修养丰富多彩,让他无暇沉浸于官职被贬的伤痛,因为还有更多大好河山等着他来赞美,有更多的闲情雅趣等着他去欣赏,有更多的禅理哲思等着他去思考,有更多有趣的、新鲜的事物等着他去玩味、体验、探索和挑战。
于是,他的诗词中保留着“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对未来的无限好奇,也尽是“此心安处,即是吾乡”的随遇而安。
(三)阅历与风格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更何况苏轼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不仅在气质修养上优于常人,更在半生漂泊中获取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丰富生活阅历。
宋代的官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让他这样一个铁血男儿也不得不迫于政治高压而经历生活的多舛,起起伏伏、颠簸不平的仕途除了造就了他泰然处之的心态,更为他豁达的诗歌风格的形成,提供了自然的温床。来到庐山,便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思辨;去到西湖,便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流连;去到广东惠州,便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安适;去到湖北黄冈赤鼻矶,便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咏叹。于是,他的诗歌风格既有对自然景物书写描画的清丽、洒脱,又有对哲理禅思顿悟了然的旷达、明澈,兼具对自然生活无限热爱的朴素、自然,更不缺乏对历史咏怀的豪迈、磅礴。
(四)思想与风格
读苏轼的诗词,其万千变化让人读来享受不一而足,这也与他丰富变幻的思想有很大关系。
苏轼才智聪颖,早年就已经暴露出非凡的文学才华,他对生活的奇思妙想,以及对生活的无限兴趣与好奇,让他早期的诗词作品表现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返璞归真。所以,在苏轼的诗词中,“真”是基础,也是核心。这里有对生活真实的热爱,有对内心世界向往真实的追求,有对自己个性率真的充分表现,更有对世事真情实感的抒发与表达。
入仕之后的苏轼面对风云变幻的政治深渊,并没有选择置身事外,偏安一隅,而是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做真正为民谋利的实事。他看到的是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兴亡,此时,苏轼的诗词风格表现出更多的勇敢无畏、身先士卒的豪迈。即便遭遇朝野之上异党的排挤,受到贬谪的不公待遇,也能敞开胸襟坦然面对、泰然处之。因为他胸怀坦荡,浩气凌云,没有一丝自私自利,为百姓谋福祉,又怎会因官职迁徙影响到他为民谋利益的初心呢?所以,率真的他所作诗词才有了气吞山河的壮伟和磅礴,因为他心里装的从来不是小我,而是家与国。
在仕途辗转迁徙中,他也开始结识禅缘。通达的他用极高的悟性让法印高僧愿意经常与他共同参禅悟道,他的很多哲学禅思让修行之人都深感惊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怎样的奇思妙解,更是怎样的通达睿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如何的高度,才能俯视世间万象,得出精辟结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饱含着珍惜的人生哲理;“人间有味是清欢”,甚至把生活的本真用七字高度概括。
即便生活如何艰难多舛,苏轼的思想深处仍有一处自留地,里面种满了倨傲与不屈服。在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下,有人选择自怨自艾,有人选择随波逐流,但是,作为一个思想巨人,苏轼永远用火一样的热情焚烧生命的苦难,用涤荡污淖的双手创造生活与奇迹。即便被流放到不毛之地,他都能兴办医馆、学校,以法布施,让黎民得以生长。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把自己活成了可以穿空的乱石、拍岸的惊涛,卷起的是所有敬仰他的人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