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琳,周 兵
(云南农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新时代农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推进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创新驱动,不断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改革,切实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国家队”作用,应在国家兴农发展战略中展现新作为。农垦企业是指由政府或国家机构主导的农业开发和垦殖事业的企业,其具备标准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等优势。同时,农垦企业也承担着提高农业生产率、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重要使命。为了推动农垦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围绕农垦集团化建设、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全面提升农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农垦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农业经济的代表,多年以来,承担着保证国家重要农产品安全、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也在维护了国家边境的稳定、农业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来,随着稳步推动农垦改革,现代农业生产飞速发展,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集团化体制不完善已成为农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农垦改革政策已实施多年,部分农垦企业尚未建立公司组织架构,尽管一些地区建立了集团公司,但是管理模式行政化,农垦企业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存在经营困难等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
全国共有35个垦区,按照集团化程度可分为两类,集团化垦区与非集团化垦区。每个垦区农场企业化改革与集团化改革进度和效果均存在差异。部分农垦企业建立了权责分明的母子公司体系,但是缺少核心产业的支撑;部分农场集团化改革力度不足,实体产业也不突出。农垦企业应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特色进行规划,结合自身优势与自然环境,确定核心产业,进行战略规划。垦区企业核心产品不突出可能会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垦区企业化改革相对落后,我国1700余个国有农场,企业化改革水平各有不同。鉴于气候和地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国有农场经济收益较高,有些较差,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场,主导产业尚未建立,受自然灾害与疫情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部分农场产业以初级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中低端。虽然部分农场推行了公司制改造,但依旧重视生产环节,轻视经营流通环节,以传统的经营模式为主,经营创新机制不足,在提升综合生产能力、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与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等方面存在短板,盈利能力较差。
农垦企业要深入贯彻集团化、企业化与产业化的改革思路,各地农场、垦区集团需明确“大基地、大产业、大企业”的转型定位,打造全新的产业、价值链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使当地农户增收,实现“农民富”的奋斗目标。发展旅游农业,建设绿色乡村,为“乡村美”做出贡献。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农业领域“航母”,加快实现“农村强”的建设目标。
第一,逐步完善集团化运营体制。首先,当地直属管理部门应出台改革配套政策,以支持垦区集团化改革。我国目前垦区体制大体上可分为三类:①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管理体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中央直接管理。②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管理体制的两个垦区,广东和黑龙江。③实行地方管理的垦区,包括省级与归属市县两种管理体制。
在垦区企业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垦区集团公司应建立集团化运营体制和集团化组织架构模式。农垦企业需要融入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聚焦核心产业,规划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建立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确定子公司与分公司的层级定位与管理权限。如广东农垦构建了三级组织架构体系,省农垦集团、产业集团与地区集团、子公司或农场。省级农垦集团执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战略投资、支持服务、人才选拔等方面的职能;产业集团与地区集团执行分公司管理、核心产业规划、市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子公司或农场执行生产经营职能。河北省成立6个农垦集团公司的基础之上,又注册组建了9个集团。廊坊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合并5个中小型农场,组建区域农垦集团公司。依托特色种植、旅游观光等特色,成立8个专业化公司。集团负责人压实属地责任,解决农垦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多方联动、协同合作推进工作新格局。加强子公司跟踪检查,开展“季通报与月调度”,定期跟踪农垦企业工作开展情况。
新时期对农垦集团公司提出了新的政治要求,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是农垦企业的灵魂,董事会是企业管理结构的核心,应将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与农垦改革全面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决策和引领只能。企业的中坚力量是管理层人才,需全面履行经营管理岗位职责。监事会是农垦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执行监督职能。例如湛江农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发挥董事会决策核心作用,强化内部制衡约束机制,稳步推进外部董事制度,持续优化董事会结构,加强对董事的管理与考评。其次,农垦集团向下属产业集团或子公司派驻企业监事,规范企业运作。最后,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坚持与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厂务、业务公开,落实职工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
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农垦企业应转变“等靠要”的传统思想,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要求,重视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环节,逐步完善集团、下属产业公司与所属农场的规章制度建设,充分激发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市场活力与发展内生动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改革企业管理模式,以精细管理制度促进企业治理规范化。让农垦企业作为农业“航母”尽快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管理。
辽宁盘锦大洼农垦集团成立于2017年,建立了三级组织架构,农垦集团、所属子公司与下属分公司,所属子公司包含专业化子公司与农场有限公司。盘锦市委高度重视,建立了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构建了五大管理体系,集团化运营组织管控、人力资源管控、核心产业营销管理、金融资本管理、OA办公系统管理。成立当年集团收益1.6亿元,净利润可达4386万元。
农业全产业链打通了禽畜养殖、农产品栽种、生产、加工、配送等环节,成为农业产业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有效组织及管理,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垦区产业公司应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优势,做好发展战略规划,系统优化农垦产业布局,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通过品牌兴农、质量兴农、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北京二商集团、北京粮食集团与北京首都农业集团重组成立北京农垦企业深入探索“三产”融合发展,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将食品生产、供应与服务集结一体,产业链涉条较长,涉及领域众多,从农田到消费者的餐桌,布局全产业链。自20世纪90年代起,由大连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大连岭前农场、大连华侨果树农场与大连奶牛场合并组建集团公司——三寰集团,该集团优化销售渠道,在西南路综合批发市场与熟食品交易中心形成重要商圈,确保集团利润稳定增长。近些年,集团继续布局新零售领域项目,创立“会有便利”连锁加盟项目,将便利连锁网络渠道建设与社区建设发展相结合,使连锁管理的过程进一步精细化和完善化,保证运营可控可管可追溯。
第一,基于农垦改革背景下的农垦企业智慧农业发展。智慧农业是农业种植实现智能化管理的高级形态,垦区企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农业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对农业生产现场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进而实现农业种植可视化远程控制、自动化调节与流通作业。智慧农业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之外,垦区企业还能够广泛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农副产品溯源防伪、农村旅游服务、农业信息推送等服务。建立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步构建农副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吉林乾安农垦区通过将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并购重组招商引资后,创立农垦企业。公司将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免耕播种机精准播种、秸秆还田等先进的农业技术,实现玉米耕种、收割全程机械化面积已达10万亩,既提升了耕地与水资源的利用率,又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第二,基于农垦改革背景下的销售渠道创新。在传统销售模式中,农副产品由各级市场批发到终端零售,电子商务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信息交流渠道,使农副产品的产、供、销紧密结合,农垦企业应利用“互联网+农业”模式,拓展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
2018年北大荒集团创立北大荒电商孵化基地,实现资源、信息与渠道共享,促进电商企业迅速成长,北大荒借科技创新“智慧营销”,构建龙江垦区现代产业体系。截至2019年,陆续建立北大荒 “五大运营中心”,即北大荒线上销售中心、产品展示O2O中心、电商仓配中心、创业孵化中心、众创空间。北大荒集团线上销售中心入驻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展示与销售产品种类已达300余种。仅2019年“双十一”活动期间,北大荒米业集团电商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九三集团互联网销售额已超1500万元。“互联网+农业”模式成为了农垦企业、电商与消费者的“数字农业生态圈”,在农业供给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之间,完成了高效、精准的对接。
第三,基于农垦改革背景下的物流模式创新。随着我国农垦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农业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规模化农业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在基于农垦改革背景下的物流模式创新中,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考虑的。①产品品质保障。在现代化农业中,产品品质追求更高的标准,因此物流公司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和保障,包括种植、收割、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可以引入农业品牌标准和管理规范,帮助提高产品的时效性和质量。②新型物流设施的建设。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需要建设更多的现代化物流设施,例如农业物流园区和仓储物流中心等。这些设施需要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便捷性。③采用新型物流技术。在物流环节中,可以采用新型物流技术,例如无人机、智能化仓储系统和物联网等,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这对于农村地区的物流系统尤其有意义,可以解决物流能力不足、人工费用高、距离等问题。④改进物流运作模式。农业物流的特点在于其环节很多、流程很复杂,因此需要改进物流运作模式。可以采用协同运作、定制化服务等方式,减少环节、提高配送效率和质量。
第四,基于农垦改革背景下的品牌模式创新。农垦企业应在各类媒体、社会公众与消费者群体中塑造和推广农垦企业的产品品牌。强化农垦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建设,通过线下社区网络、社交网络交流平台与电子商务平台等多元化的模式,打造和推广农垦产品品牌。农垦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品牌模式来实现差异化竞争。以下是品牌模式创新的思路。①整合优势资源的品牌模式。将农业企业的资源、技术、服务等进行整合,形成品牌差异化,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②创新生产流程的品牌模式。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流程进行升级改造,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③多样化产品的品牌模式。通过研发和推广具有特色、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建立多样化的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和购买意愿。④社会化营销的品牌模式。采用社会化媒体营销、网络推广等方式,建立品牌的社交媒体平台,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农垦企业不断探索、积极实践,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心理,不断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中国农垦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农垦光明食品集团在品牌建设中打造“光明标准”,其涉及领域包括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食品安全、市场营销、配送服务等。上海农垦集团对品牌建设做到统一规划管理、着力实施“品牌与渠道”战略,做优质、安全、健康食品的标杆,已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农垦产业集团。江苏农垦米业集团持续发展稻米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探索稻米品牌营销机制,多年入选多年位居“中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榜单。创建了电子商务平台江苏营销模式,全方位打造高端农垦产品品牌,大幅地提升了产品价值与农垦企业的品牌效应,通过创新整合物流配送服务,建立了产供销运营模式,打造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
农垦企业作为“国有主力军”,历经多年的农垦改革,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农垦企业要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建立健全集团化管理机制,创新生产与营销渠道,打造农业品牌,全面提升农垦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