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芳
(甘肃省临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临潭 747599)
近几年的农业项目塑造和运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植保技术应科学地进行转变,与农产品培育的各个阶段做好衔接。病虫害防治也要告别单一的防治手段,加强多元化防治技术的应用,掌握好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季节性病虫害的防治体系。农业植保技术的创新还要考虑到区域生态的变化,坚持让农产品的种植与生态保持协调,减少生态破坏。
现阶段的农业植保技术应用要对每一个细节高度关注,尤其是在选种方面不能出现严重的漏洞。选种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直接关系到后续的种植和最终的收成,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以及相关产品的加工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选种之前要了解种植地的气候特点、环境特点、土壤特点、种植条件等。坚持对不同的数据信息有效的整合,按照科学选种的方法去对比各类农业种子的特点,保持选种和区域条件的高度匹配,这样才能减少在后续的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选种的时候要优先选择抗病虫害、适应性强、商品性良好的品种,这些种子在应用的时候不仅可以降低种植成本,还可以在种植的过程中保证发育良好,提高种植质量。选种完毕后要仔细地保护种子,加强预处理,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用农业植保技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并不少,尤其是很多区域的水土资源并不理想,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进行科学地优化,为播种的效率和播种的质量提供及更多的保障。比如,播种之前要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建议用噻虫嗪、锌肥、咯菌腈、唑醚·甲菌灵等种衣剂拌种、浸泡,然后选择阴凉的地方进行晾晒,由此能够降低种子之间的病毒危害。此外,种子还需要用温水浸泡,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要选择合适的播种设备,优先选择自动化的播种设备,根据播种的范围和密度进行合理播种,减少人工播种带来的问题和影响。播种时应选择在良好的天气进行。播种结束后还要仔细检查播种效果,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在进行农业植保技术操作时应特别重视田间管理,有些农业项目虽然前期工作比较理想,但是由于在田间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疏漏,结果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还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对于农业发展进步必定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应及时清除杂草。不同区域的杂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根据杂草的生长特点和生长范围采用人工+设备的联合除草模式,避免因杂草过多对农作物造成不利影响。还要合理修剪农作物,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在修剪的时候按照相关标准实施,避免出现修剪过度的情况。田间管理要重点清除有病虫害侵蚀的枝条,这些枝条带来的病虫害问题非常严重,因此要定期进行检查清理,避免出现田间管理漏洞。
农业植保技术的实施与病虫害防治存在密切的关系。有些地方的病虫害强度较高,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物理防治是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定期施肥开展病虫害防治,一方面借助肥料加快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抵抗力;另一方面通过肥料中的特殊物质对病虫害进行驱赶,降低病虫害的规模。通过温度、气味、色彩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干预,破坏病虫害的生存条件和繁殖环境,对病虫害的孵化源头进行处理,减少虫卵带来的影响,坚持在源头上进行治理。色板诱杀方法的应用有利于防治小绿叶蝉、蚜虫等病虫害,诱杀的效果较好。通常,色板的安装数量建议控制在每亩20~30片,应根据病虫害的规模进行合理的布置。物理防治法能够在短期内合理地控制病虫害的暴发速度和规模,在农业植保技术初期具有较好的作用。
农业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要保持多元化,生态防治手段是个不错的选择。病虫害之所以能够快速地繁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适宜的环境导致了近年来病虫害的规模和强度在不断增加。生态防治的目的是维持生态平衡,对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较多的保护,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威胁。比如,防治蚜虫时可以加强蚜茧蜂的投放。每亩地投放一次蚜茧蜂的成本可以控制在5元以内,但是如果喷洒药物进行防治,成本为16元/亩,由此可见,生态防治法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在解决病虫害手段方面给出更多的依据。进行生态防治时要注重长期效益,充分观察生态防治的每一个环节特点,坚持在综合防治的手段上不断创新,彻底减少单一防治带来的局限性。
病虫害防治的创新要从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病虫害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生物,在杀灭病虫害的时候,利用生物天敌控制疫情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大部分生物天敌对农作物都不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反而可以在农业生态和农业环境的发展上产生促进作用,实现了一劳多得的目标。比如,将苏芸金杆菌注入苹掌舟蛾体内时,其死亡率高达98%,Bt乳剂1000倍液与0.05%洗衣粉混合可以抑制槐幼虫的生长发育,使其自身功能衰退率达到92.2%。另外,在投放生物天敌之前要加强病虫害的测试研究,观察病虫害是否出现了变异的问题,新型病虫害往往不害怕传统的天敌,这就需要在天敌投放的时候进行合理的优化,投放多种天敌进行制衡,促使生物防治的综合效用不断加强。
近几年的农业植保技术不断创新,结合病虫害的防治成果,农业项目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幅度提升,整体上的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农业植保的发展应加强技术方案的革新,根据不同的品种、不同的项目按照个性化的管理手段去应对,逐步减少技术操作的矛盾,要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地做出调整,这样才能在品种的综合发展上得到突出的成果。为完成农业植保工作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无论是技术操作还是病虫害防治,亦或者是在基础工作中都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团队的高素质有利于减少恶意破坏等问题。农业植保技术的平台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坚持获取较多的信息和资料,对最新的植保方法和病虫害处理方式积极地进行尝试,促使农作物的综合品质能够得到良好的提升,为区域农业的合理发展进行全面的调整。
随着现代化的农业植保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基本告别了单一、极端的防治方法,整体上具备的创新力度较高。农业植保技术的实施应进行科学的规划,对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出风险评估,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建议在品种的培育方面进行合理的优化,充分把握好品种的适应能力,坚持在产量和质量上实现共同提升,从单一的角度进行革新,无法得到良好的成果。未来,相关部门要继续在农业植保技术的细节方面做出优化,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