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形塑的三重维度

2023-04-06 17:40徐艳玲陈慧玲
东南学术 2023年1期

徐艳玲 陈慧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3页。科技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的自由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具有深层的价值意蕴。通常意义上的科技观,指涉的是对科技的本质、特征、功能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本文所称的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具体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和现实境遇所形塑的关于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等诸要素之间辩证统一的系统理论。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从理论、历史、现实三重维度系统考量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形塑,对于以科技强国谋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具有深远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形塑的理论之维

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形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观的科学认知与能动把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高度理论自觉。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是一个包括科技自然观、科技生产力观和科技人才观等要素的完整理论结构,而列宁的科技观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理论形态到现实形态的生动转化,这为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形塑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科技与自然:认识“自然本质的科学”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规律揭示与本质认识,搭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理性、科学的认识基石。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科学的认识对象,而近代以来不断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自然科学,也为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形塑准备了必要条件。马克思认为:“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就是自然界、感性;而那些特殊的、人的、感性的本质力量,正如它们只有在自然对象中才能得到客观的实现一样,只有在关于自然本质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它们的自我认识。”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7页。这阐明了科学技术是联结人与自然的重要纽带,揭示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辩证统一性,因而不啻为一种人化的自然观。

在这一逻辑理路中,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充分肯定了外部自然的优先地位,“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强调了自然界是工人创造劳动的基本条件和物质来源。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明了借助科技力量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观点,客观评价了资产阶级运用科技“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支配”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的现实绩效。另一方面,在赞美科技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理性认识和科学预见了这一改造与利用是有条件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无视现状、疯狂掠夺的强盗行径,表明人类应在尊重自然和把握规律的合理区间内开展活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科学揭示了这一本质要求,指出“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313-314页。这就实现了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认识的质的飞跃,为以科技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提供了理性的分析视角,为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形塑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

(二)科技与社会:掌握“革命的力量”的核心要素

尽管近代以来的众多思想家认识到了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核心论断,这是他们关于“科技与社会”命题的基本观点。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思考,借助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学说以及在社会生产中的新应用、新发明等,创造性地将科技置于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考察,阐明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196、52、358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回忆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等观点,肯定了科学技术“这种无法估量的生产能力”,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87页。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生产力理论具有超越同时代人的独特视野和深刻洞见。

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种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655、688页。这就将科技理解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手段,是一种以科技发展水平来划分人类社会文明等级的认知方式,是对科技在增强现代化国家竞争力等维度的深刻洞察。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进一步科学预测了科技推动作用下未来社会可能发生的变革,即电气时代的方兴未艾和人类交往方式的全球化趋向等,以有限的历史现实无限拓展着对人类社会的认知视域。恩格斯也从蒸汽机、棉花加工机等当时的科技成果出发,阐明“这些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同时又推动了整个市民社会的变革”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87页。的科技革命性价值,揭示了“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3、150页。的社会功能。这些都进一步深化了科技生产力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形塑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科技与人:追求“人的发展”的价值旨归

现实的、具体的人,是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价值追求和主体功能的认识贯穿其科技观的发展脉络。一方面,科技发展“为了人”,强调“人的自由个性”,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三形态理论的最终环节。事实上,从19世纪一直到今天,人类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第二大形态中,也就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196、52、358页。的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了这一阶段资本主义语境下的科技异化问题,指明“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196、52、358页。等激烈矛盾,这既为科技的独立性价值正了名,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自由本质遭到破坏的事实,从而为资本主义的解构以及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建构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时,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了“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它的真正的作用”,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3、150页。这可以看作是对科技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命题的隐性回答。

另一方面,科技发展还“依靠人”,强调科技作为人主导下的产物,天然富有人的属性。由此,对科技人才的重视,是保障主体功能有效发挥和促进科技深入发展的主体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明,“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655、688页。这就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发展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强调“单靠机械和化学的辅助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相应地发展使用这些手段的人的能力”,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655、688页。进一步揭示了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的主体性价值相互依托的要义。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刻指明:“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⑪这不仅生动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对科学人才寄予的“为人类服务”的期许,也为中国共产党人科技为民思想的形塑提供了理论指导。

由此观之,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通过科技自然观、科技生产力观和科技人才观等诸要素之间关系的科学阐释,达到了整体性的有机统一,最终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系统化、立体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列宁在领导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现实场域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理论形态向现实形态的生动转化:一是强调借助科技知识和具体实践,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从而更好地带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二是提出“必须在现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和农业”等主张,①《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7页。并以苏联早期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绩效充分证明了科技生产力理论的科学性和科学技术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三是在追求人的发展的维度,探索出了以科技教育为主导的路径,强调“在实际上使被剥削的劳动者能够真正享受文化、文明和民主的福利,这正是苏维埃政权一项最重要的工作”。②《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4页。同时,列宁既注重发挥资本主义人才的价值,又注重从社会主义群体的农民、工人等主体出发,强调懂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性。这些不仅推动了当时的苏联经济发展与科技突破,也为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历史形塑提供了经验范式。

二、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形塑的历史之维

正是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在历史形塑中不断优化,经历了从“自力更生型”科技观到“自主创新型”科技观,再到“自立自强型”科技观的发展过程,透视出中国共产党科技观清晰的历史逻辑和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识变:“自力更生型”科技观的形塑(1921—1976)

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科学技术看作是一种认识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利器”,初步探索了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相统一的时代之问。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观凸显出“自力更生”的历史性特征。

建党初期,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从“近世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日千里,大规模的生产组织也是日增月盛”的现实情势出发,③《李大钊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1页。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充分认识到近代科技的磅礴力量。陈独秀在《抗日战争之意义》一文中指出:“在这一时期,全世界的各民族,能够自动的发展工业与科学以适应环境的便兴旺起来,否则不免日渐衰败下去,这是近代史的一般规律。”④《陈独秀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11页。这就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规律的基本认知,是“自力更生型”科技观得以成功孕育的首要前提。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语境,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主要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引入与学习为主,强调思想启蒙的作用,初步形成了对科技力量的自觉认知。瞿秋白在建党之初就曾指出,“人要从‘自然之奴’进于‘自然之王’必须知道自然律;人要克服社会的自生自灭性必须知道社会律”。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04页。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更加深刻地指明:“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①《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科技自然观和社会观的形成奠定了认知前提,为革命时期探索科技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一时期成立的自然科学研究会等组织,以及战争状态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生产自给运动,进行军事、医疗、农业等基础建设,都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历史性出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现实场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捍卫国家安全与开展经济建设的双重使命的变奏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号召“向科学进军”,促使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型”的科技观不断形塑:一是充分认识到“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的现实,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肯定了科技“利器”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主动谋划、制定了一系列科技政策,出台了新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同时,毛泽东高瞻远瞩地向全党发出“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的伟大号召,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309页。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打好科技这场硬仗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二是充分认识到发展科技必须依靠人才,深刻指明“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④《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309页。同时阐明对待资本主义的技术科学,“只要是对于我们有用的,我们也应当学习”。⑤《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23、392页。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面向世界先进科技的经验学习与援助争取,并不是一种绝对的依赖,“但主要的还是自力更生”。⑥《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23、392页。质言之,就是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对“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关系范式进行有机统一的认知深化。正是在“自力更生型”科技观的指导下,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建设困境得到有效缓解,并最终成就了“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的突破,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夯实了技术基础。尽管后期党内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但科技发展的总航线并没有过度偏离,在充分认识和发挥科技的经济功能和国防功能等工具性价值的过程中,中国仍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但同时也要指出,由于主客观方面双重交织的复杂原因,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拉大,这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待解的历史课题。

(二)应变:“自主创新型”科技观的跃迁(1977—2011)

20世纪70年代,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中国也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观进一步拓展了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相统一的核心内涵,在积极应变的进程中实现了从“自力更生型”科技观到“自主创新型”科技型的历史性跃迁。

一方面,回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勃兴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进行了内涵式的渐进拓展。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的核心论断,到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⑧《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的创新性发展,再到胡锦涛对“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⑨《胡锦涛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8页。的本质认识……这一认知链条生动呈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关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甚而综合国力相融合的核心要义。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还针对当时中国存在的市场需求与科技发展之间脱节的现象,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0页。的基本方针,加速了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同一时期,党中央加紧部署和全面实施的“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系统工程,为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准备了条件。

另一方面,“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4页。面对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智力大比拼,在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前提下,邓小平始终关注“现实的人”这一科技发展的关键变量,旗帜鲜明地强调“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0、91页。这为牢牢抓住科技人才这一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提供了理论依据。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日趋激烈的软、硬实力较量,江泽民提出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④《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5页。并强调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这是对邓小平关于“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0、91页。思想的承继与发展,更有效推动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进展和新突破。面对科技变化日新月异的21世纪,胡锦涛强调要积极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⑥《胡锦涛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5页。这就进一步打开了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的宏大视野,为21世纪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职是之故,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实现了向“自主创新型”科技观的本质回归。从根本意义上说,“自主创新型”科技观更加强调从己力出发,在追求经济解放、体制革新、国力提升和人才发展等基础上,谋求一种更深层次的提高科技品质、兼顾发展效益的价值指标,强调中国与世界普遍联系中的自主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0、91页。并针对工人、农民、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自主权的下放作出了重要批示。同时结合科学技术的国际性、共享性等特征,强调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在科技领域的深度融合。世纪之交,在“科学技术没有国界”⑧《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102页。等全新阐释中,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强调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及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既明确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时代价值,又不断凸显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地位,迈开了走中国特色的科技自主创新道路的新步伐。21世纪初,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遵循下,定下了立足“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主基调。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自主创新”在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中的首要地位,是这一时期“自主创新型”科技观最终确立的标志。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再次明晰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主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自主创新型”科技观的正式形塑。

(三)求变:“自立自强型”科技观的拓新(2012— )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方兴未艾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在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上追求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的有机统一,“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9-10页。在主动求变的历史进程中凸显“自立自强”的历史性特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在新时代的历史性拓新。

立足国际国内新形势,“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②习近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民日报》2014年8月19日。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逻辑基点,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纷繁复杂的科技浪潮中积极求变的姿态。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吹响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新“三步走”战略的时代号角。同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把握新态势”“确立新蓝图”和“建设新体系”的科技创新发展总体布局,是助推我国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页。进一步细化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页。的根本要义,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创新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页。“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页。等一系列创新性论断,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重要遵循。

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凸显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主线,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6-57、3页。这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复杂性。自1985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历经30余年的改革叙事,不仅有效缓解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也再次赋予了科技生产力理论以丰富、深刻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相辅相成、同步同频,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总目标,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6-57、3页。党中央就加快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做出了全面深化部署,2012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2015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及2021年《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实现了优化政策供给、改革资源配置、完善评价体系和健全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供给。这不仅带动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5年第29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11位,也带来了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进一步体现了“自立自强型”科技观的价值意蕴。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和落实民生科技,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落脚点。一方面,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①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2页。换言之,要在充分把握生产力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基础上,立足健康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等领域,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为人民美好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斩获佳绩,不仅实现了科技发展“为了人”的价值诉求,更巩固了科技发展“依靠人”的磅礴伟力。在坚持创新驱动的前提下,关于“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119页。“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3、33、35页。等本质性概括,科学揭示了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新时代定位,全面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3、33、35页。的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另一方面,围绕科技的世界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还积极响应“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目标追求,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聚焦气候变化、和平发展、疾病防控等领域,号召“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等。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3、33、35页。这不仅有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协调稳定发展,也有助于世界人民共享全球科技治理的红利,从而在全球化场域中进一步升华了中国共产党人科技为民思想的价值意涵。

三、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形塑的现实之维

由以上观之,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形塑的理论之维与历史之维相互交织,为在现实之维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积累宝贵历史经验,提供科学的现实进路。

(一)必须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8期。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科技观的根本保障。回望中国共产党科技观形塑的历史演进,从根本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才取得了系列科技成就,化解了困境危机。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工作的每一次重大战略的部署、思想认知的迭代和实践工作的落实,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科技领域发挥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最终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历史性嬗变。

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科技领域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科技观,首先必须完善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思想引领。这就要求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之“正”的同时,结合世情、国情与党情之“变”创造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中国化之“化”,由此在承前启后、融会贯通又与时俱进的互动关联中,实现好、发展好21世纪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另一方面,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的方向引领。中国科技的革新与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出台和实施的一系列全局规划和政策支持。事实证明,科技作为关系民族兴旺和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单靠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是不可取的。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的前提下,只有紧紧依靠“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和“新型举国体制”,才能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6、35页。提供持续性、高质量的根本保障。

(二)必须始终秉持科技为民的价值取向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8期。旗帜鲜明地将“现实的人”作为科技发展所必然遵循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判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永葆青春的根本奥秘所在。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观,秉持科技为民的价值取向:从革命战争年代引导人民初步认识科技的作用,到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以人民的需要为导向,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民生科技的践行落实,再到新时代“让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价值升华……这份与人民之间浑然天成、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汇聚起了中国科技发展的磅礴力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作为价值主体的多元化需求,不仅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全覆盖,更要致力于在公平、正义基础上实现科技成果在各阶层、各群体间利益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同时,要更好地发挥人民作为科技发展主体的能动性作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6、35页。并通过科技试验区、孵化器、产业链等平台的搭建、升级和创新,使广大科技工作者拥有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二是“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6、35页。并通过建立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等举措,从各个方面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三)必须着力实现科技需求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48页。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科技需求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正向互动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需求的能动把握,是既强调世界科技革命推动作用下的外在需求,又强调国内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回望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科技需求中因时谋动的科技发展的历史: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民族解放、人民自由成为主要议题,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必须聚焦于启发民智、建立国防和发展经济等维度;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观必须把“自主性”和“创新性”摆到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一轮“智能化”科技革命趋势加快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发展契机,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方面作出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时代回应。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科技观,需要在科技新周期和历史机遇期的叠加效应中创造新辉煌,早日夺取以“人工智能”为主要表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桂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创新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上存在诸多难啃的“硬骨头”,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5、35、35、35、36、36页。聚焦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5、35、35、35、36、36页。同时,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目标,一方面,要“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5、35、35、35、36、36页。另一方面,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5、35、35、35、36、36页。以上两方面叠加,可加速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国际国内双主场的科技发展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科技需求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从而助力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四)必须致力于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第59页。制度所内蕴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特征,预设了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科技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科技观通过推进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助推中国科技实现创新性发展:从革命建设时期举国科技体制的建立,到改革开放时期开启的科技体制的重大改革,再到新时代关于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部署等,中国科技体制的创新始终以前瞻性的方向拟定、科学化的举措落实,有效延展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时间线,生动绘就了一幅科技体制的创新“施工图”。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科技观,需要继续注重发挥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作用:一是就重点领域而言,针对基础研究薄弱和核心关键技术缺失等问题,需建立健全科技体制机制保障,特别是“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5、35、35、35、36、36页。从而积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就创新主体而言,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⑦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5、35、35、35、36、36页。发挥格力、海尔、华为等国际知名创新品牌的引领作用;同时,面对部分企业主体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从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维度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就发展模式而言,需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35、35、35、35、36、36页。只有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和建立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等方面实现良好互动,才能有助于进一步破除束缚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的制度藩篱,从而为中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科技强国目标持续地、稳定地提供制度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