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023-04-06 17:34:57蔡建惠福建省建瓯市建安街道中心小学3531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双减美术

蔡建惠(福建省建瓯市建安街道中心小学 353100)

“双减”政策旨在减少学生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要求教育回归校园。基于此,小学美术教育可通过减负担、加形式、提质量的方式,减轻学生负担,达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 探索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要素

“双减”政策的侧重点就在于“减负担”上。在校内教育中,这就体现在教师需要做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以此达到减轻学生课外培训压力与升学焦虑的效果。

1.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家长“作业负担”

当下,大部分学生及家庭还是很注重学生的升学需求,学生学业负担较重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且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在看似简单明了的“学生负担”后面,还捆绑着巨大的“家长负担”“教师负担”和“学校负担”。而所有的负担加起来,“学生负担”就会上升为“社会负担”,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都不堪其累。

教师需要理解学生所处环境、不同学生能力以及不同学生需要。在美术学科作业中,一些教师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小学生在动手能力、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薄弱,布置超出他们能力的美术作业,使美术作业成为学生与其家庭的一大负担。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有基于学生与家长的真实境况去思考,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及其家庭减轻过重负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作业精心设计,提质增效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了在美术学科中建议分学段设置学习任务,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在此过程中,将艺术实践分为欣赏(欣赏·评述)、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和联系/融合(综合·探索),涵盖了16项具体学习内容,并对每个学段学业质量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其指导下,美术学科在不同课程下可以布置如手抄报、剪纸、拼贴画、小塑像等不同形式的作业来扩大学生对美术形式的理解,也可以在不同课程中布置同一形式作业增加学生对美术技法的熟悉程度。

以小学速写课程作业布置为例,小学速写课程主要以趣味性为主,“写实”并不是教学重点所在,也不提倡过度对学生绘画造型、形式进行规范,而应该鼓励学生有不同绘画方式及画面呈现,为其今后绘画创作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速写作业布置上,不应布置过量绘画作业,而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减少对小学生来说工作量过大的形体练习,是在“双减”政策思想下的最大改进。速写课程课后作业可以分为室内写生、户外采风、速写创作三个部分,学生通过对身边与户外人物、动植物、场景仔细观察,积累绘画素材,最后进行写生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关注,发掘分析学生课程学习进度,通过作业诊断学生在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学生接下来的课程前进方向。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达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目的,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二、 运用多形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双减”政策强调了美术教育应该回归校园。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鉴赏艺术之美,掌握应有的美术常识与美术技能,引导其通过“感知、鉴赏、发现、创造”等一系列对“美”的能力的培养,得到对于“美”的最初启蒙。

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美术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课堂形式,如“学生小组”等。在实际教学中,对每个学生建立单独的教学档案、进行单独的差异教学,教学负担较大且很难实现,多人小组则更有利于教师把握进度。对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教师能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对不同状态学生提供适合的、差异化的教学。

受年龄以及接触面限制,小学生课程安排应该是普适性的。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提供不同方向的课题以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由组合成多人小组。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美术知识,更是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这也是“以美育人”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以小学版画课程为例,版画是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画、刻、印构成整体框架,在每个环节又有不同操作,整个制作过程不仅能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还能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因此,版画进课堂是有独特意义的。但在学校教学中,版画课程存在版画课时较少,学生素材积累不够,在创作上难度较大等问题。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可进行一定优化,如组织教研组整体研讨,对整学期教学课程安排进行科学改进,将版画课时适当延长;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根据主题与自己见闻感想进行创作,用更丰满有趣的课堂知识丰富学生素材积累;在版画创作课程中,要多肯定学生自我表达。小学生稚拙的表达是符合其年龄认知的,也是最为可贵的,在创作中多引导学生欣赏自我、加强自信,让课程不再是学生“敷衍的作业”“沉重的负担”,而是进一步美术学习的信心来源。这才是小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2.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现有的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师总体数量较少,教师需要完成组织教学、备课研究、作业设计、把握学生进度、作业评价和课后社团组织等繁重的教学任务。

为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课程,教师自主学习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多校进行名师工作室的组建与交流,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集体交流备课,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必要途径。因此,只有优秀教师间互相交流,坚持高质量以美育人,在优秀教师带领下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育质量,缓解家长焦虑,培养出优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真正做到让儿童教育回归学校,回归教育本身。

三、 科学结合课后延时服务, 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补充

1.正确认识校外美术培训与校内课后延时服务

近年来,儿童美术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及家长重视,校外美术培训机构数量也快速增长,很多家长会在课余为学生增加美术相关课程。校外美术课程出现费用过高、培训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相较校外美术培训机构,校园内的少儿美术教育才更应该是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主体,校外机构则是对较为丰富的校内美术教育有差异化的补充,不能作为体制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存在。

2.发挥学校课后兴趣培训功能,融入跨学科学习

教师应该优化校内美术教育,缓解应试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的过重的压力与焦虑,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将小学美术教育从社会美术培训机构的强烈的竞争性与功利性里解脱出来,让美术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形成正面影响,担负起从“陶冶性情”以至“完善人格”的重任。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美术课程应“融入跨学科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和学习,选择“美术与自然”“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等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可在课后兴趣培训中进行,通过体验化、具身化、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将课堂内容融会贯通,领略美术学科魅力,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可以富有创意地解决问题”,总体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3.拓展课后延时效果

校内的课后美术社团组织也是“双减”政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校内艺术社团是教师为满足对美术有较大兴趣的学生而组建的自愿参与、自发管理、自由内容的社团组织。在课后美术社团中,由教师及学生共同讨论活动内容,可以是课上课程补充,也可不受教学大纲限制与约束,进行不同方面的艺术体验、艺术学习、艺术展示与宣传。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可引导学生自发在校内进行自主学习,巩固课内教学知识,熟练掌握美术技能知识,更要着重于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广博的艺术认知体系,发挥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使这样的能力不仅限于美术学科学习上,而是可以正向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 结语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业要求”与“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生美术素养,是一线美术教师们应不断探索的目标。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双减美术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创意美术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优化高中生物课外作业的有效策略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17年8期)2017-05-18 2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