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松根(河南省漯河实验高级中学 462000)
自王国维先生提出治学三境界后,“境界”一词盛行。丰子恺先生用三层楼诠释人生三种境界: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作家毕淑敏在 《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文里提出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也有研究者从班主任职业规划层面提出三种境界,分别是谋生、谋职、谋道。基于班主任工作,我从受教育者问题核心出发,提出教书育人应有的三种境界,进而明确教育对象,把握班主任心之所在,心之所向、心之所惑。因为,只有把握这一核心所在,才能有的放矢,让受教育者乐于学习,学会思考,进而实现人生目标,收获幸福。
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教授认为,知识的本质是故事,能力的本质是游戏,素养的本质是实践,教学过程(教育)的本质是渗透(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教育者要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开展“富有想象力的教育”,才能适应创新型社会的教育特征。
知识的本质是故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知识的形成背后都有“故事”可循,班主任要善于带领学生追寻知识生成的源头,学会格物致知,找到探索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日常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建构者,变被动为主动,寻求知识生成的逻辑和规律的“痕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渴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力的本质是游戏。寓教于乐,能力形成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生成,是学生在朝夕相处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或者达成某种目标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本身不等于能力,做题过程也不表现或反映出某种能力,刷题只能反映一种思维品质,而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各种活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如课文《动物的游戏之谜》就启示读者:能力的提升常常是“玩”出来的。这个社会不但需要一流的科学家、研究员、各类工程师,还需要一流的将军、诗人、社会活动家等。前者需要“静”,后者则更需要“动”,在各种活动(游戏)中锻炼各种能力。
素养的本质的实践。古语说:“一语不能践,万卷成虚空。”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知识融化成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解读世界的一把钥匙。正如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的所有的大门都将在他面前敞开,知识将会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实践优于读书,胜过一切的死读书、读死书。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等)。凯洛夫的《教育学》认为,“学生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育不是简单的“授业”“解惑”,而是“传道”,这个“道”,是“道德教育”,但又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准确地说,具备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思维、智商、情商。归纳起来有四句话:奔赴生活的热情,直面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笑傲得失的情怀。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拥有这四种精神品质,学生就可以在未来无惧风雨,迎难而上,战胜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疑难。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教导学生学会爱,应成为教育工作的灵魂。一个懂得爱、学会爱、主动施予爱的学生,才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
具备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培养爱心既是学生心理发展、人生完善的需要,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由于学校、家庭教育的误区,社会道德滑坡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爱心缺失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待人处事中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同情心、责任心淡漠,一些学生出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现象更是令人深思。这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和谐进步都是不利的。
引导学生学会爱,首先从爱父母、爱家人、爱朋友开始。《论语》中多次强调,“孝悌,其为人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孝悌为本,“本立而道生”,之后逐步推广延伸,实现兼爱众人,达到平等、博爱的境界。先学做人,再学知识。做人能做得好,就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相反,有的人知识学得不少,却不会做人,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甚至出现一些“废材”,这同样值得我们反思。
“仁爱”并不是一种“高大上”的标榜。班主任不妨把着眼点放得低一点、近一点、更有人情味一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发现爱的真谛,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对他们的善意。学生懂得爱,才会懂得感恩与回馈;拥有爱,才会有拥有饱满的情感,找到存在的意义;学会爱,才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生命也会因此坚强。是的,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学会爱,并进而拥有完善而高贵的人格力量:长在心底的善良,扬在脸上的自信,融进血液的骨气,刻进生命的坚强!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教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增进能力,更要教会学生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
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理,生活中并不缺乏感动,而是缺乏一种平静与包容。班主任应当有效引导学生发现生命中的美好,学会用一颗平静包容的心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才会找到生命的意义,收获人生中的幸福。
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和这个世界和谐共处,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所言:“我们面前的人是孩子,首先应让他平静、安宁,帮他解除痛苦、不安和忧虑,然后给孩子带来生活的欢乐,这就是说,孩子没有生活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仙鹤是蔚蓝色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而作为“独立性”的表现方式,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找到与这个世界共处的密码,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世界的美好,从而拥有“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让我们从名利场走出,平心静气回归教育本身,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价值,发现每一个个体的光亮和意义,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拥抱这个世界,寻找和这个世界共处的密码,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