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鹏亮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骨和骨小梁的连续性或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为骨折。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骨折”“开放性骨折”的文字记载见于公元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艾德文纸草书(papyrus)[1]。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折骨绝筋”“折骨裂肤”,而“骨折”一名出自于王焘《外台秘要》[2]。骨折后按照损伤愈合的过程,通常分为初、中、后三期治疗,被称为骨折三期论治法[3]。损伤初期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中期以和营生新、和营止痛、接筋续骨为主,后期以补益肝肾气血兼舒筋活络等法为主。本文要讨论的是骨折中期的“和营”治法的内涵。
陈士铎《辨证录》记载骨折的愈合要经历“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主要通过活血化瘀方法,逐祛瘀血,使脉道通畅,气血阴阳平衡而骨折复合[4]。骨折后2~3周内属于骨折早期,“血瘀气滞”为主要病机,外力损伤致骨断筋离,血脉损伤,瘀血壅塞于经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经脉不通则痛,气形损伤则肿胀发生。故可以使用红花、桃仁等药物改善骨代谢,化瘀止痛[5]。骨折后8~12周处于骨折后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痿软”是其主要病机,外伤所致筋骨离断、气血受损得到恢复,瘀肿痛已消,但筋骨生长尚未坚实;长期固定或者卧床休息致气血不足,肢体功能恢复缓慢。在后期则使用补益肝肾气血、舒筋活络治法。罗明辉等[6]认为在骨折后可以使用熟地黄、龟甲补肾益肝,透骨草、自然铜透骨补肾强筋。
骨折发生后的4~8周则处于骨折中期,病理生理过程则是原始骨痂形成期。原始骨痂主要依靠膜内化骨形成的内外骨痂,其次是软骨内化骨形成的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进行连接。赵东风等[7]研究发现在骨折动物模型术后4周进行组织学观察,骨内外膜增生,新生血管生长和成骨细胞增殖,形成皮质骨外骨痂。陈雪峰等[8]使用CT和超声对骨搬运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术后2~8周可发现原始骨痂搭建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多,但在8周后超声已经不能区分皮质骨和骨痂。由此可见,骨折中期属于原始骨痂形成的关键时期,内外骨痂修复机制启动是该阶段主要病理、生理表现,直到原始骨痂达到抗压、抗剪切力和旋转力。完成临床愈合是本阶段主要任务。
骨折经过早期行气活血、攻下逐瘀、清热凉血等治疗后,血肿吸收,疼痛肿胀减轻,软组织开始修复,骨痂开始形成。骨折症状虽然在本阶段减轻,但仍属于“瘀肿尚未除尽、气血尚未调和”的阶段[9]。《灵枢》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曰:“经络之中,必有推荡不尽之瘀血,若不驱除,新生之血不能流通。”本期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新生”,新生的前提则是经过早期活血化瘀治疗后瘀血祛除十之七八。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认为中期瘀阻去而未尽,疼痛减而未止,以“和营生新”“续筋接骨”为主要治则,和营止痛法和接骨续筋法是其主要治法[2]。目前尚未见文献对骨折中期的病机进行概括,笔者将本阶段主要的病机概括为:营血失和、筋骨不续。从骨折开始到最终修复完成,骨折愈合是不间断的过程。中期作为前后期的枢纽,决定骨折愈合的结局[10]。
黄桂成《中医骨伤科学》记载,骨折损伤后,早期经过下法、消法等治疗后依然有气滞血瘀存在,继续攻伐则恐伤正气,当以和营止痛法。代表方剂有和营止痛汤、和营通气散等,该论点沿用岑泽波版《中医伤科学》[11]中所述。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12]在论述骨折中期治疗时,除提出继续使用活血化瘀方法外,还应该加补益气血、强壮筋骨药物。可见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治疗任务是清除残留瘀血,进而调和经络气机,才能使气血畅达,筋骨续结坚实。在中期使用补益气血、强壮筋骨药物也应该在经络气血条畅的基础上。
翻阅上述诸多医家论述,中期以活血化瘀为主,补养气血、荣养筋骨为辅,但所有论述中皆是“和营”治法,既以活血化瘀为先,为何不论述为“和血”或“活血”,冠以“营”之名的意义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究。
2.1 “营”字的含义 在现代医学领域,通过文字、哲学视角探讨医学的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医的理论基础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所以可从文字的角度去理解中医学的某些问题。“营”字在汉语中可以用作名词,亦可用作动词。《说文解字》中所释,“营”者,币居也,段玉裁进行注解“币”应为“市”;杜馥《说文解字义证》中提出“营者周垣”;黄公绍所编《韵会》:“东西为经,周回为营”。所以“营”作名词时应该有环绕居住的地方,或环绕的城墙。先秦《诗经·黍苗》中:“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诗经·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从诗经两处都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代“营”可作动词解释,其中便含有经营、管理的意思。
《史记·黄帝记》曰:“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三国志·任峻传》载:“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进。”此处“营”与“卫”的意义相似,都有保卫守护的意义。《黄帝内经·营卫生会》开始将营卫二字比肩而论,如“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黄帝内经》中亦有诸多地方提及“荣气”,并和“卫气”并列,如“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风气与太阳俱入……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疠者,有荣气热府,其气不清。”也有认为荣气和营气因富有营养,故而并称[13]。刘庆华[14]也认为荣气和营气可以作为互词使用,虽也有人认为“营”与“荣”是笔误问题,但《黄帝内经》中有多处关于荣气的表述,同时《难经》中也有“荣气之行,常与卫气相随不?”“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之类关于荣气的论述。多处出现“荣气”表述故不能一概用笔误来解释,如果详加区分“荣”在表达富有营养的同时,更内涵升发和滋养之意。
通过对“营”字含义的阐述,“营”具有环绕而居、经营管理、保卫守护、营养滋养之意。在中医学科范畴中,“营”肯定具有一些特殊的含义,上文对文字本身内涵的解析,对进一步阐述“营”的物质特点、属性归类有重要意义。
2.2 “营”的物质特点 探讨骨折中期“和营”问题,“和”是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营”是“和法”的实施对象,必然具有物质性,则一定有其属性归类。“营”的物质来源问题,在《黄帝内经》中已清楚论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都说明“营”作为身体精微物质,来源于食入水谷后经胃受纳腐熟的水谷精气,行走于脉内,散布脏腑内发挥滋养作用。“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营气之道……故气从太阴出……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李鼎所著《经络学》[15]在提及经络“行气血”时指出营气、卫气在经络中周息流转散布至组织器官中。上述文字皆指出营在体内运行的通道,也就是营行于血脉之中和十四正经的循行轨迹。骨折导致的骨断筋离,不仅是骨的损伤,同时包括有筋、血脉、经络的受损。
描述营的物质形态时,应用最多的术语有:营气、营阴、营血。《黄帝内经》中黄帝问岐伯“营卫所行从何来?”岐伯答到:“营出于中焦”,通过中焦的泌糟粕,蒸津液,将所化精微物质散于上焦和肺;通过心的化赤功能,生血滋养全身,行走于经脉流行的通路,命曰营气。这应该是对营气命名的首次阐述和主要功能诠释。《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也讲到“营气者……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来论证营气通过化血来滋养周身的功能。气是中医学最独特的概念,起源于春秋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春秋时期《文子·守弱篇》讲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周易·系辞》中“精气为物”。这些都说明气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基本的物质,引入到医学中引申为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都是对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物质的描述。同样“营气”一词表述的内涵应该是指“营气”是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这一特点,并不是专指其“气”的物质属性,所以应该和“肾气、阳气、肝气”等偏于功用的概念有所区分。体用学说是中国哲学重要内容,体为本体特质,用是指外在作用和表象。营气概念也能理解为“营”是精微物质的本体,具有滋养的特性,而“气”是外在作用的表现。营气应该有通常“气”所具有的“气化”功能,具体表现为化生血液;因“卫行脉外”而“营在脉中”,故营气还应具有气的部分助血行功能,如《决气篇》所讲“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中讲到“血”是由营气和津液组成的,是有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具有很高的营养、滋养作用,也就是从根本上阐述了血的组成和作用。《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中“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指出脾胃为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邪客》中“营气者……化以为血”说明营气在血生成的作用。营气与血共生于中焦,营气化血,且与血同在脉道循行,所以《灵枢·营卫生会》中讲:“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倪祥慧也认同“血与营气”异名同类之说,从“营血”物质性上看二者处于不可分状态,然而在功用上解释,营与血当是可区分的状态。
《黄帝内经》曾记载什么叫做脉。阻滞营气四处散溢,按照既定路线循行的就是脉,《黄帝内经》更指出“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的病理状态。在《黄帝内经》之外也可以找到依据:黄元御《四圣心源》“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莫枚士《研经言》:“荣行脉中,附丽于血,卫行脉外,附丽于津。”根据诸多医家的理论阐述,营与血并行于脉中,但营气是独立于血之外更精纯,具有升散、走行性质的物质;营气与血在脉中有规律环绕而行时,发挥着滋养、化生血液和推动血行的作用;“营气”和脉道的共同管理约束,可稳定血的循行通道,使血不妄行。
从“营血”的遣词规律来讲,营血为名词时含有滋养、濡养之意;营为动,血为名时则有管理血液之意。通过对“营”“营气”和“营血”的探讨,可以认识到“营”的物质属性是具有濡养、滋润功能的精微物质;营气与血遵循一定规律环绕并行于经脉之中;同时营气在经脉的运行中发挥化生血液、助推血行和约束血不妄行的功能。“营”是其本质,“营气”“营血”则可以理解为发挥其不同功能的特征性表述。
2.3 “营”的属性归类 骨折发生骨离断的同时,也会殃及与骨伴行的经络、血脉,同时在经脉中血和营气必然也会受损。骨折中期“和营”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治则。“和”是古代哲学中重要命题。《大宋重修广韵》记载“和,谐也,不坚不柔也。”《中庸》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苏洵《谥法》中“不刚不柔曰和”,“和”在古代哲学中意味着和谐协调、行为合乎规则法度。中医学中的“和”法也受到上述哲学思想的熏陶,如少阳病、肝郁犯脾、肝胃不和中使用和法,就是协调发生病理改变双方的失衡之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即言明阴阳属性的辨识是认识疾病性质、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调和阴阳之法应该是最重要的治疗准则,通过“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阴阳已通,其卧立至”。上述条文通过对疾病治则的阐述皆指明调和阴阳之法的重要性。骨折中期的“和营”之法也应该以调和阴阳为纲。
为更深刻理解“和营”的治法,有必要对“营”的阴阳属性归类探究。“营阴”一词是对营的属性进行阐述,《黄帝内经》中并无“营阴”一词的出现,明·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描述药物功效时首次提出“营阴”的说法。明·汪机在《营卫论》中提到:“卫气者阳气,营气者阴气也……营阴察卫之阳者,始营昼夜,利关节矣。”阴阳作为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法则,单独探究“营”的阴阳属性肯定是片面的,须与“卫阳”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分析。《灵枢·营卫生会》记载:“人受气于谷……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明·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解释说:“营气者,阴气也”。清者为营的意思是上中焦的清气降下后生成营气。“卫气者,阳气也”,浊者为阴的意思是下焦浊气上升而成。故而“卫阳营阴”的判定方式就因此定义,但是这种理解和《黄帝内经》中“清为阳,浊为阴”的阴阳区分方式又是相悖的,如果归结为笔误肯定是不合理的,也有很多医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阐述,从卫气营血的体用学说角度[16]和营阴中复分阴阳[17]去解释这种背离现象。
笔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在开篇讲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出阴阳之总纲后,继而讲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这段话首先说明分辨阴阳的重要性,进而采用中医学上“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将天地、云雨等大自然常见天象,水火、五味、四季天气变化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应用排比句的方式,使文字具有条理分明、形象生动、富有节奏感的论述方式,展开来叙述何为阴、何为阳,以及医学上阴阳不和的病理变化。应该与《灵枢·营卫生会》中“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论述的中焦所出水谷之气,分为清浊化为营气、卫气,结合上下文来看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处在不同语境之中。《康熙字典》中清是澄净、纯洁之水的意义;浊则是与清相对,水不澄澈的意义。《诗经·四月》中言:“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故清和浊是一组形容物质状态的反义词。可见“清者为营,浊者为卫”实际上是描述这两种人体精微物质存在形态的词汇,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章节中论述的内容来看,并不是在此要着重指出两者阴阳属性的意思。
“卫阳营阴”之说还是从两种物质的功能上来区分气阴阳属性的,卫气者属阳,性走散质浊,循行脉外;营气者属阴,性内守沉净质清,循行脉内。《阴阳清浊》曰:“清者注阴,浊者注阳”亦说明卫气、营气循行特点。“浊者有清,清者有浊”则内涵有物质特性和功能的融合。卫气走散于脉外,行走于皮肤分肉、熏于肓膜散于胸腹时,具有“阳”物质温暖、升发、御外的特性,可防御外邪、控制腠理开阖、维持体温的作用;性黏浊内涵有“浊阴”属性,是指蕴藏精微物质的特性,营养充实脏腑、肌肉、皮毛。营行走于脉中,规律绕行全身时具有“阴”物质富含营养、沉静内守的特性,在循行中发挥滋养血液功效;且因为源于“清气”所化生之故,故其内涵有“清阳”的属性,具备助心化生血液功效;其在脉道之中与血并行,可升散于血表面,有推动和稳固血液运行的作用。
薛己《正体类要·序》也载:“肢体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可见“营卫不贯”是骨折后的主要病机。张介宾《类经·营卫三焦》记载:“卫主气而在外,然亦何尝无血,荣主血而在内,然何尝无气。故荣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荣,但行于内者称之为荣,行于外者称之为卫。”营卫和则阴阳和合,但骨折发生后经络、血脉必然随之受损,血妄行于脉外成瘀血,血停则气滞发为肿痛,且久停亦有瘀血化热。
早期经过化瘀行气止痛等治疗后,瘀血去十之八九,但骨折中期骨与经脉、脉道仍处于修复期。骨折后血的流失,使营血内乏,卫气属阳但性浊,循行中有进入经脉的趋势,故存在“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影响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生理状态;如“清气在阴,浊气在阳……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轻者感眩晕精神萎顿,重者发生创伤性休克。营气属阴但性清,但受脉所限只能稳固在脉中循行,骨折后脉道破损,营气必然四散逃逸,营气匮乏化生血液不足,骨缺乏正常血液的滋养愈合必然缓慢;营气不循脉道而行,不仅对血行而言缺乏有力助行,从而加重瘀血;并且营气失去对血的稳固作用,进一步使血溢于脉外,不利于经脉和骨折的修复。甚者由于经脉受损营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如果痈疽发生在骨折端,则有可能是骨折创面感染、骨髓炎等感染症状。
李雯霞等[18]报道平乐正骨在骨折中期使用活血和营汤,方用当归、丹参、香附、延胡索等调和气血,消肿止痛有较好疗效。李志鸿等[10]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骨碎补-当归药对在骨折中期可以通过作用于HIF-1、TNF、PI3K/Akt、VEGF等信号通路促进骨折愈合。陈章美等[19]通过数据挖掘1958—2020年中药复方治疗下肢骨折方剂发现,和营止痛汤在骨折中期有较高的使用频率。骨折中期通过“和营”治法,可以解决中期主要病机“营血失和、筋骨不续”对后期骨折愈合和全身生理状态的影响问题。使用行气和营止痛、补养营血、清热养营等具体“和营”治法,可使残留瘀血得祛,经脉损伤得复,从而使营气不随意溢于脉外,在行血中稳定化生血液发挥滋养功能,促进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