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时,陪还是不陪?

2023-04-06 11:37彭荣辉
莫愁 2023年6期
关键词:动脑惩戒陪伴

文 彭荣辉

Q:

孩子上二年级。马上要开学了,我又开始焦虑起来。我总觉得孩子学习时,家长应该陪在身边,但又怕孩子养成依赖性。那么,孩子学习时,到底该不该陪呢?

A:

家长您好。是否陪孩子学习,这是不少父母会焦虑的问题。

其实,之所以焦虑,是因为父母自己也没有搞明白陪的意义和不陪的理由。为什么陪呢?父母的思考可能是:孩子小,容易分心,唯有陪伴,孩子方能专注于学习。于是,每天陪着,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这类父母欠考虑的是:一旦离开父母的陪伴,孩子能保持相同的专注,保证同样的效率和质量吗?

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首先,学习时有父母陪伴,孩子更不容易专注。这个不难理解。毕竟,身边总有一个人在那儿,孩子会分神,时不时还会观察父母在干什么。一来二去,也难免会有言语往来。如此陪伴一旦成为习惯,不仅影响专注度,还会大大降低孩子的作业速度。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父母在陪孩子时,自己玩手机看视频。试想,孩子在辛辛苦苦地写作业,父母却玩得不亦乐乎,他如果发现,会怎么想怎么看?

其次,学习时有父母陪伴,孩子会慢慢形成依赖性。学习本是孩子的事情,他必须独立完成,遇到困难或是挫折无法解决时,可以求助父母。如果父母习惯陪伴在侧,那孩子的心态慢慢就会有所变化。他会认为,学习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事。

甚至于,天长日久,他会错误认为,自己是在为家长学习,从而疏于动脑、懒于思考。于是一旦遇到问题,他会习惯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而不能自己想方设法克服惰性,解决困难。

再次,学习时有父母作陪,也会影响亲子关系。身为父母,你也许有极好的性情。但是,一旦坐在孩子身边,只怕会有改变。毕竟,你看问题的视角,总忍不住站在成人的层面。你会觉得孩子写得有点慢,不停催促;你会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时提醒;你会认为孩子没有动脑,心生怒火。你陪得仔细陪得认真,越陪越急躁:怎么孩子学习时有那么多的问题?

你一批评,孩子的学习自然就会中断。且不说专注力难以养成,光是孩子良好的学习情绪也难以维持。不奇怪,他一直处在不断被打断的状态。试想,你正专注于一件事时,希望被打扰吗?何况孩子总是被打扰,更何况每一回对的总是你。他有挫败感是真的,也许还会生出叛逆。试想,哪个成人做事时,希望有一双眼睛或是两双眼睛盯着自己?明明是不信任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不信任,他自然就会逆反。如果不幸,你脾气性情有点坏,那亲子矛盾就更是层出不穷了。

这么一看,孩子学习时,父母作陪,弊远远大于利。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责任感,以保证学习效率呢?请谨记家庭生活“四项基本原则”:制订规则,提前告知,适时提醒,必要惩戒。

1.制订规则。可以涵盖孩子一天全部的作息,生活的,学习的,经由与孩子商量的方式确定下来。最好白纸黑字写下来,以便对照实施。以规则来约束孩子,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改变,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提前告知。规则制订之后,必须与孩子交流,让孩子领会,明确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什么事情做多少,各项事务的轻重缓急……事无巨细,但凡孩子生活必须经历的,使其一一融会贯通,化为身体的一部分。

3.适时提醒。孩子有惰性完全正常。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某个缘故,暂时被某个东西吸引而思想分了神开了差,都属正常,父母不必太过担心。可在适当时给予必要提醒,让孩子慢慢养成专注的习惯。

4.必要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如果在实践中孩子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规则中应预先限制可以容忍和宽恕的内容、次数),按相关约定给予相应惩戒。但此惩戒不是暴力体罚,而是按事先约定剥夺孩子本应享受的相关权利即可,比如,取消周末半小时电视时间。抑或冷处理,对他视而不见。等到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再和他交流,从而给予和解和改错的机会。

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孩子,此之谓真理。

猜你喜欢
动脑惩戒陪伴
忘却歌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陪伴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肯动脑就会成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