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效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
——基于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023-04-05 18:58吴秀红袁韵玲
科技风 2023年6期
关键词:河北省数字化数字

吴秀红 袁韵玲

河北省图书馆 河北石家庄 050000

2022年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原上海市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对此解读为“公共文化事业整体的数字化发展”(微博:建中读书)。在数字中国建设深入发展进程中,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大众共享文化成果的有效途径[1]。

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启动实施,在国家政策及财政支持下,各省公共数字文化进入建设实践历程中。“十一五”到“十三五”时期,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等系列重大公共数字文化项目接续推进,政策层面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有不同侧重。河北省列入中西部地区发展行列,公共数字文化整体建设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梳理了近些年来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基本情况,梳理挖掘出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进一步高效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进行探析。

1 河北省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经主管行政部门统筹部署,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为实施主体单位,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事业稳定发展,整体取得良好成效。

2020—2021年,为进一步调研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情况,对省内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实施主体176个[省级、市级、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开展调查,涵盖数字环境配置、资源利用、功能服务、读者满意度、人员配置等多项内容,本文提及的河北省公共图书馆行业相关数据来源于此次调查结果。

1.1 地方政策保障有力

在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指导下,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出台了系列文件,切实保障和推进各项工程落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在总体目标、服务平台、资源建设、基层网点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工程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分别对工程管理、资金使用、建设任务等作了明确规定。《河北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北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不断夯实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政策基础,有力保障省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1.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在“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完成省级分中心网络架构为支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覆盖所有的市及县,超过90%乡镇、村基层服务点。根据省内整体发展情况,考虑各区域特点及特定需求,数字文化资源服务以互联网为主,开通卫星网、电子政务网等专网渠道,并以移动光盘、资源宝等途径提供点对点资源输送服务[2]。“十三五”期间,侧重改善贫困地区809个乡镇、村数字文化服务点环境配置,提升区域范围内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

1.3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种类丰富

根据文化部《资源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河北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总体规划》,并按照规划科学合理有序推进。河北省图书馆建立标准规范流程,以多种渠道开展数字资源建设,已完成各类数字资源超80TB,包括最河北系列、红色历史、燕赵长城、典藏雄安、典籍背后有故事等20多个类别,构建河北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先后策划完成《数字化燕赵红色记忆馆》《全国首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平台》《京张数字文化地图》等一批特色数字资源,助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省11家市级图书馆参加国图公开课、元数据仓储、网事典藏等多个资源项目,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覆盖面和建设数量大幅提升。不断完善河北省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机制、服务机制、群众需求反馈机制,保障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持续有序开展。

1.4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全面开展

充分发挥多种新媒体优势,并结合河北省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一是不断拓宽数字文化服务渠道,在做好网站基础服务过程中,利用“互联网+”,不断开通多种新媒体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自助便捷数字文化服务:整合上线APP应用,提供全部资源服务功能;打磨优化微信公众平台,做好精准信息推送服务;创新视频服务功能,以短视频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推广。二是以帮扶助推相对薄弱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定期开展资源服务宝、资源云盘等公共数字资源配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展示区、数字资源基层文化惠民宣传推广活动等。三是每年度通过集中面授、远程教学等方式组织开展面向全省公共数字文化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基层工作人员知识结构,通过政策解读、信息技术应用、数字资源使用、活动宣传策划等,大幅度提升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

2 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呈现出的一些问题

2.1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发展差异性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实施过程中,受政策倾斜、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差异较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受政策驱动,数字化建设稳步发展,其余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没有纳入整体规划中,文化资源分散孤立,服务形式多样化发展,整体便捷性不高。

2.2 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不统一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应用,在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方面,逐步形成了系列完善的标准规范,工程实施体系中各单位严格遵循此标准规范,整合或新建各类文化资源。但其他文化服务机构在文化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整体规划,数据内容、类型、格式形式多样,采集、制作、成品各环节的流程形式不一,出现了资源重复建设、格式多样化、类型不科学等多种问题,资源整合利用难度比较大。

2.3 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功能欠完善

公共数字文化以多种新媒体形式服务:网站、APP、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视频号等。2021年调查统计全省公共图书馆34%建有网站并正常开展服务,80%开通了微信公众号,23%提供APP客户端,仅有5%提供微博服务。网站、微信平台基本实现了线下服务的推广和宣传,能在线进行馆藏文献资源检索及咨询服务,部分图书馆还提供电子书刊、主题数据库。但是由于受架构模式、数据接口、智慧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新媒体服务的功能模块较单一、资源库量多但无法提供统一检索、有资源无数据等多种问题并存,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2.4 从业人员技术力量环节薄弱

在省内公共图书馆行业调查中,只有不到35%公共图书馆设置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工作岗位,县级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已是常态。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广泛应用,数字技术更新迭代促使公共文化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形式不断创新,出现了创新空间、互动体验、网络视听、沉浸式艺术展览等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等多种新型服务业态,公共文化机构原有人员结构和技术力量明显不足。

2.5 文化旅游事业经费来源单一不足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河北省人均文化旅游事业费用47.43元,低于全国人均水平77.08元[3],追溯多年河北人均文化事业旅游费用均处于较低水平。调查中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建设经费不足,由于公共文化机构的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财政投入,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导致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不同,尤其是较为落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严重。

3 新时期高效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对策建议

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文化资源和便捷服务,尤其对县级以下区域,极大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4]。“公共文化数字化”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高点提出的,是将数字网络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方面和全过程,是公共文化事业整体的数字化发展[5]。这就要求以整体融合发展理念进行全面规划,在顶层设计、信息技术、资源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探究新的发展路径。

3.1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

2021年3月《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发布,明确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在与科技相融合、结合旅游、把握文化产业等多方面,推进共建共享[6]。省级文化行政综合管理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一是在部署规划方面,进一步统筹全省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拟定目标与阶段性任务;二是完善协调机制,建立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联动渠道,落实好具体人与责任目标;三是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以督促改,保障整体工作稳步推进。

3.2 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开展标准文化数据资源建设

2021年12月《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正式发布,其中文化大数据基础应用标准体系中标准体系、分类与代码部分已经实施。2022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对文化大数据的建设给出了明确指导“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以上数据标准和政策的相继发布,从技术和制度上保障文化资源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快速调整工作方向,一是尽快接入国家文化专网,畅通文化数据资源生产和传输渠道;二是掌握文化大数据基础应用标准体系中的建设要求,做好已有文化数据资源梳理标引归类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新文化数据资源的生产制作;三是把文化资源数据的采集、加工、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关联零散的、不同领域、不同形态的数据资源,转化为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的文化数据资产[7]。

3.3 以移动互联为主,构建公共文化综合数字服务体系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一体推进省、市、县公共文化数字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移动互联为主,传统PC应用为辅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移动网站、微信、手机APP、触屏APP、智能电视APP等新媒体服务[8],充分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国家文化专网“数据超市”,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传播的多样化、网络化、共享化,彻底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瓶颈,人们更有效、公平地分享公共文化服务。

3.4 多渠道开展社会力量合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在政府主导前提下,充分拓宽社会合作模式,实现公共文化的多元化供给,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一是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社会化合作。依托大规模网络内容运营企业,发挥其稳定的内容平台、强大的搜索引擎、精准大数据推送等成熟技术优势,开展资源与技术互补、宣传与效益共赢的合作模式,构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二是新型公共文化功能空间社会化运营与管理。集信息科技、新媒体技术、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是公共文化功能空间的拓展创新。探索建立完善的社会化运营与管理方式,持续为社会公众提供新媒体数字科技体验,共享优质的数字文化内容;三是大众服务项目广泛化合作。梳理社会关注度参与度较高的主题,公共文化机构主动与相关社会个人、组织或单位进行洽谈交流,寻求合作增长点,联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纵深发展。

3.5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公共文化长期稳定发展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主要是由政府财政投入,政策上对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进行积极引导和支持。2015年由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指出在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在发展模式方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8]。其中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模式,各地方政府对小微企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均给予了政策支持,在企业利益和文化事业结合点方面,需要完善更多具体财政支持政策,引导各类社会资金,采取多元化形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事业长期稳定发展。

结语

随着云计算、5G、大数据等技术深入应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AI、区块链等不断更新,数字社会进程全维度影响并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要遵循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部署规划,快速更新发展理念,健全完善联动协调机制,促进机构、技术、资源、服务等方面融合发展,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数字化综合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河北省数字化数字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河北省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