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浩 梁钰涵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6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以下简称大类培养模式),是指不分具体专业选拔学生,招生后学生经过一到两年的通识基础课程学习,再根据其兴趣、学业成绩、社会需求等多方面考虑,选择具体专业,进行有重点地专业技能培养,整个过程落实双向选择。当前大类培养模式在国内高校迅速发展,截至2019年,进行大类招生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有118所,占“双一流”建设高校总数的78%。[1]大类培养是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培养的重要举措,是对传统专才教育模式的变革与突破,是我国各高校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优化原有教育培养框架而采取的积极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完成“通才教育”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实现教师、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与学生的高效配置,推动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首先,有利于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管理类专业主要培养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人才,其要求就是“宽口径”,即综合学科能力强、就业面广泛。“复合型”,即强基础,较高相关素质,“应用型”,即面向管理服务一线[2]。这类通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对我国人才储备具有深远意义。公共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能让学生在经过专业学习后比预先填报专业更为准确地预测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也能优化公共管理类人才与当期社会需求的配置。
其次,倒逼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管理类招生数量越来越多,与之伴随出现了公共管理类专业越设置越多、越分越细的现象。公共管理类下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14个专业,几乎都要求学生熟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存在各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混乱、雷同。如内容相近但课程名称不同,同样理论反复讲,专业内容变窄等问题。“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学生淘汰与当前社会实际情况不适应的课程甚至专业,倒逼专业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
最后,避免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传统的专才教育要求学生一入学就进行专业选择,除了极个别学生对自己职业目标有所规划,大多数学生不具有未来职业意识,最终落入了热门专业盲目跟风、家长替孩子决策的怪圈。专业“冷热不均”不但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越发打击了被调剂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和认同,甚至会冲击经典特色专业。尽管传统的专才教育一定程度上给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但覆盖面小,以单一绩点为考核目标也增加了学习时间成本。大类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在专业引导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科实力与潜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前瞻意识和职业敏感性;在时间维度上延迟选择,促使学生尽可能地理性选择专业,将选择权和成才权交予学生,为每位学子提供等同的机会,确保学生权益最大化,实现人尽其才。
本研究以实行大类招生的某高校的某学院一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抽样方式为全面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4月(学生择专业前两个月),共回收有效问卷91份,男女比例为1∶1.53,研究发现:
大一学生对分流后的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的了解程度仍然较低,满分5分,对各专业的了解程度分别为2.78分、2.68分和2.55分,在大类培养的第一学年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另外,在专业分流前,学生最关心的专业信息是专业的就业方向(90.11%)、专业发展前景(82.42%)与专业对口职业的薪资水平(74.73%),其次是专业的学习内容(62.64%)以及专业的保研比例(52.75%)。学校在进行专业宣传时,可重点就学生关注的信息进行介绍。
关于学生了解专业信息的途径,“查看学院的相关网站和各种资料”“向学长学姐了解”“通过专业导论课”“浏览其他网络平台”“与同届的同学交流”占比依次降低,但均超过45%,而“咨询班主任”与“咨询指导员”仅占比5.49%与14.29%。从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出,学校的一些专业引导途径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其引导路径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选择专业时,87.91%的学生会考虑该专业的发展前景,51.65%的学生会考虑该专业是否符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45.05%的学生会考虑该专业的成绩的要求。由此可见,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会盲目跟随专业本身的吸引力,也会理性考虑自己与专业的适配性,在对多方面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做出选择。而听从学长学姐、同届同学和朋友、父母以及指导员的意见占比都较低,说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看重自己的判断,独立性强,比较严肃和理性。
同时,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仍然会有顾虑,超过半数的同学“担心自己成绩不够好,不能选择理想的专业”“不了解各个专业具体的情况”,46.17%的同学担心热门专业竞争激烈,42.86%的同学担心专业内卷严重。为减少学生选择专业时的盲目与焦虑,学校可以拓宽信息渠道,提供心理辅导。
首先,分流标准较为单一,公共管理类分流主要是依据学生第一学年学分绩点,以学生志愿为基础,综合各专业招收人数上限进行分流。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分到自己理想的专业,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自动划入有剩余名额的专业。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判标准的分流方式,虽然公平易操作,但学生在大类培养阶段为了能分流到心仪的专业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升学业成绩,难免会忽视课外素质的培养,不仅与全面发展的培养宗旨相违背,而且会造成分流后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另外,调查研究还发现,在分流过程中,班级导师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导师指导学生的内容、范围、数量和频次等要求缺乏明确界定,导师对大一大类学生在学业、科研、心理、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效果不够充分和及时。
1.科学制度设计
大类培养与专业发展前景、师资力量配备、课程体系设置、考核指标制定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分流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以及合理的政策运行机制。包括:大一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相关专家评委审慎构建;分流原则与标准、程序与管理、执行监督体系等需要精细化的制度保障;教师团队选聘、教师培训体系、教师专业换岗体系建设等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保障分流的执行力。例如,制订专业分流工作实施方案,设定专业分流基数,分流优先考虑遵循第一志愿、择优录取,并确保工作程序公开透明。
2.重视专业引导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提升学生自身的效能感,这就需要学校将有关的专业分流工作做在前面,在专业分流前就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引导,力求让学生可以在专业分流的节点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一,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重视专业导论课程的开展,由资历高的教师进行专业研究方向引导,带领学生用前瞻的视角看待专业发展。第二,开展多样的教学拓展活动,丰富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可以依托企业走访、实地田野观察、孵化培育基地参观、实践教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近距离观察和接触学科和专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对专业的理解和认知,思考自己今后的专业选择和未来人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第三,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学院展示平台。通过专业宣讲会、学术大讲堂等方式呈现,集中展示学院专业特色、科学前沿、人才培养等,为学生专业选择奠定扎实基础。此外,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学术沙龙、竞赛活动、毕业校友交流会,将不同年纪的学生联系起来,在锻炼知识转化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悟。
3.探索多元评价
唯分数论的考核方式虽然明确易操作,但不适用于目前复合型创新人才发展期望,也会影响部分学生积极性。2020年10月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当前阶段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改革学生评价,综合考量学生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素质素养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并认识自我,帮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评价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学生与学校双方均要参与,允许学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以往按学业成绩转专业相比,分流的考核依据可适当降低学业成绩的权重,将判断依据放宽至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适当考虑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特长和天赋。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或特殊需求的同学,可以适当弹性调整分流时的专业限制、分数限制、人数限制,最大程度保障每个学生的成才权。
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通专融合的成败,大类培养更要注重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交叉性。第一,通识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追求广度的同时要兼顾深度,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凸显系统性、前瞻性和交叉性。通识教育肩负着为专业教育构筑基础的重任,也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通识教育不是将所有专业糅杂在一起,而是实现“热门”带“冷门”,在大类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各个专业特色的传达,为后续专业分流打好基础。第二,精心设计和打磨专业核心课及选修课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在突出我校特色、传承经典教育的同时,还需兼顾社会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认同,整体课程设计要系统化,明确传达各门课程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知道现在学的是什么,为以后的生涯规划打基础。另外,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中,还应关注国家政策、专业发展及社会需求,不断引入新的、社会需求较强的课程。例如:城市管理专业的城市社会网络与UCINET应用、区域与城市经济分析方法;海事管理的海事安全保障、海洋环境保护、航运管理等专业核心内容。
首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帮助学生打开探索、研究的大门,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以往的教学中也出现过本科导师制,但一般是成绩较好或有较强职业规划意识的学生主动联系导师做课题或实践,其他大多数学生缺乏意识和积极性。需要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用项目、课题、实践活动为牵引,以培养学生学术思维和实验、实践能力,给学生增加更多面对面接触专业的机会,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立体感知,帮助学生树立更清晰的学习目标。同时本科导师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了教师活力。
其次,培养专业间良性竞争氛围。大类培养促使“冷门专业”要想盘活自己,就要“打铁还需自身硬”,深挖自己专业建设,为专业本身注入活力。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与“本科教学经费生均拨款”相配合的运行机制,[3]力求在校内形成良性竞争,这为我校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另外,学院应做好对师资队伍的统筹配比工作,分配好各专业之间的师资关系,合理分配导师、导员,遴选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带头强化专业建设,在学生群体中赢得好口碑,吸引学生的主动选择。
最后,注重实现各学院资源共享。大类培养在于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实现教师、教学设施等资源的合理分配。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该模式是否可以平衡冷热门专业的生源分配仍然是一个不可预测的问题,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师资配备调整不及时很可能无法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对此,学院应充分研判专任教师数量,通过外聘、引进、内培多种方式打造专业教师队伍。特别是要灵活调配资源打造团队化教学,除去公共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之外,特定课程可以邀请其他学院的老师进行授课,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法学概论》邀请法学院的老师讲授相关基础知识通常比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教学效果更好。通过各学院教师研究特长和教学特长相匹配,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能避免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倒逼专业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优化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与当前社会需求的配置。但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对专业认知不足、选择专业时压力较大、专业分流标准单一及引导途径亟须优化等问题。需要架构合理的培养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注意培养专业间良性竞争氛围并实现各学院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