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卓,杨苗苗
(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想把风险挑战转化为机遇,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人才培养这个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表明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国家在重大基础与核心能力领域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能力和战略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构建有效路径,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潜力,释放科技创新人才活力,为实现“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高水平创新人才支撑。
人才是科技的载体,人才作为最活跃、最能动、最具创造力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靠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意味着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取得进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从自主可控到创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构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格局,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抢占科技创新主动权和科技竞争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源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对科技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并自主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人才供给质量和水平,构筑世界人才科研创新高地,打造人才创新支撑“能量核”,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根本动力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到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实现这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的漫漫征途上,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与平衡受到科技实力竞争的深刻影响,要在创新发展中取得领先优势,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重要法宝”。新时期条件下,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仍存在着许多根深蒂固的矛盾问题和障碍冲突,R&D 人员投入强度和研究人员占比与世界科技强国仍差距明显,要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全面提高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着力培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战略领军人才,将发展和安全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
从建国初面临的国际武力威胁和技术封锁,到今天我国持续在科技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2]。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和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是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科技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谁拥有一流创新人才和科学家,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世界前列的创新型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创新顶尖人才汇集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国人才政策既要注重开放的科技人才引进,更要抓实积极的科技人才培养,主动打开科技创新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抓住人才就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长远性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规模结构、创新能力、国际合作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效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近年来,我国R&D 人力投入强度逐年增长,2021年R&D 经费占GDP 比重指数增长1.6%,科技创新人才规模快速扩大,“十三五”期间全社会R&D 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7%,科技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R&D 人员中基础研究人员占比重日益提高,在主要新兴学科和新兴技术领域已经显现科技创新人才集群,科技创新人才规模得到结构性优化。此外,科技创新人才在年龄、学历、性别等方面更显均衡。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4.6 岁,70%的科技人力资源年龄在39 岁以下。2020年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R&D 人员占比较2012年增长13.31%,拥有硕博士学历人员占比增长3.58%,向建设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发展。女性科技人才数量大幅增长,男女比例从2012年的3.00 下降至2020年的2.81,进一步释放了女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随着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法规的不断优化与落地,我国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了逐步增强,涌现出大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刷新科技创新高度。2021年我国全球人才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世界第37 位,较2013年提升了10 位[3]。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界“诺奖”都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如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姚檀栋院士荣获2017年“维加奖”,物理学家薛其坤荣获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从创新产出成果看,2021年我国创新产出指数为353.6,比上年增长10.6%。该领域5 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每万名R&D 人员专利授权数指数、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数和每百家企业商标拥有量指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达16.2%、16.2%和13.6%。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已成为新时代构建全球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我国高度重视科技领域的开放与交流,紧扣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人才“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手都要抓,打造人才开放环境,充分促进智力交流,提升科技工作者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截至2020年底,我国参加境外科技活动6.2 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8 万人次,在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中任职专家2 248 人,较上年增加264 人,其中担任主席、副主席、执委或相当职务的高级别任职专家1 173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兴科技的发展令科技创新呈现出跨国性、开放性、突破性、颠覆性的新特点,科技领域共创共治共享成为趋势,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成为关键,要求人才政策必须把融通创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加强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大的人才新动力。
培养人才第一资源是谋划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第一原则,深入推进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
人才工作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意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一是必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分工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党对国家科技事业的战略谋划与统筹引领功能,确保人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党领导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用科学真理和实践真知守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坚定政治立场、扩大人才队伍和凝聚人心所向的有机统一。二是把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事业必须贯彻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三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开放、公正、自由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氛围,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免责机制,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风尚。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时代发展的创新重任,坚守科技伦理,鉴定创新自信,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新时代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力量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一是进一步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在重点科研领域实施项目、资金、人才一体化战略,发挥科技创新资源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竞争优势。
二是完善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项目监测考核和绩效评估,根据科研成果实行差异化激励,加快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对创新具有中长期激励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对科技人才的价值导向和功能指挥作用,逐步向科技创新的实际靠拢。推动试点“谁用谁评”机制,允许高校自主评审、自主发证,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人才的交换与流动,增加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实践机会。
三是围绕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重点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布局“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聚焦关乎国家安全、易被“卡脖子”的领域,专注于国家重大基础与核心能力领域,重视“精准化”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将资源集聚在刀刃上。
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实施教育改革与创新,一是普及科学素质教育,推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迈上新台阶。普及科学领域素质教育,提高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在内的基本科学素养。破除应试教育的藩篱,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和动手实践能力,将“人人都要创新”的理念深入传统培养模式中。“十四五”开展未来科技人才布局时,重点健全青基人才政策体系。二是贯通教育培养模式,形成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化育人体系。政府与企业需担当起人才培养与实践的责任,同时抓住高校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鼓励联合培养、工学交替、定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培养模式,建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有机联动,培养更多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把握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自产自销”,注重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过硬的现代化企业。三是抓住市场与企业需求,增强人才的对口性与可塑性。根据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实际需要以及人才的科研能力与方向做出合理安排,增强人才的对口性与可塑性,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中国经济转向质量主导、内涵发展模式,对“高精尖缺”人才合作提出新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推动实现人才管理服务国际化。顺应国际科技人才流动趋势,借鉴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成熟经验和先进做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一体化人才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尊重和保障国际人才合法权益。
二是发挥市场主导引才的作用,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科技人才合作新生态。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优化人才合作交流工作布局,充分发挥海外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遵循市场规律、运用市场办法实现海外人才引进,建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国际化人才集聚高地。
三是加强“高精尖缺”人才交流合作,实现高端人才引领。探索符合国际一流标准的人才开放政策,加大对建立国际人才基金会、国际人才合作项目等合作方式的经费投入,拓宽尖端和急需人才的培养、引进、用好渠道,逐步实现国际人才合作效能最大化。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对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不断适应全球科学技术的高速更迭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并自主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着力实现人才引领驱动。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第一原则,深入推进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激发人才创新动力和活力,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