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生林
(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人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然离不开现实交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十二条,其中第九条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1]。体育竞技作为人类古老的交流方式之一,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体育运动,特别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全国民族运动会)中的竞赛和表演项目的比赛,正是通过面对面的、民族大联欢的形式,实现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现实交往。
然而,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是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的?国家举办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初衷和宗旨是什么?它有哪些丰富多彩的方式以及与众不同的特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它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构成了该文的主要内容框架。该文的基本文献资料主要来自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报道记录和文献资料。其研究理论视角主要是吸取民族社会学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类学的象征理论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就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发展历程概况、办会宗旨、会歌会徽象征、竞技和表演活动功能等方面展开分析,为新时期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界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体育学和民族学研究领域,对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功能、宗旨和发展趋势有较多的讨论。蒋东升[2]认为,举办全国民族运动会是党的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等民族政策的见证,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倪东业[3]认为,民运会办会宗旨在于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及“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的基本理念。黎文坛[4]认为,举办全国性和地方性民运会不是纯粹的体育竞赛,而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的一项举措,其基本落脚点是中华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情谊和谐盛会。彭响[5]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从思想基础、物质条件、价值取向、制度保障4个维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彭国强等人[6]通过对民运会演进特征、经验及走向的分析,认为全国民族运动会项目设置上凸显民族的共性和个性并重,赛事亮点凸显现代体育理念和传统人文精神相对接。张振东等人[7]认为,办好全国民族运动会有助于将其打造成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场域。吴建逊[8]认为,在文化多样性、价值多元化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要积极主动展示自我,在与主流体育文化的碰撞中找到新的发展平衡点。陈蕾等人[9]提出,要打破中国体育文化偏重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单一格局,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文化支撑。柴国荣等人[10]认为,在国家层面举办民运会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传承我国多民族体育思想和文化。
上述研究对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宗旨、功能等方面的讨论,对该文颇具借鉴意义,但总体上看,对相关数据的掌握还不完整深入,有待进一步讨论。
积极推进各民族身心健康,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竞赛促进各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体育事业大发展,是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此一贯高度重视。1949年10月,朱德同志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上就提出,要广泛地采用民间原有的许多体育形式[11]。1952年,中央政府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时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的荣高棠指出,对于那些为群众所熟悉和爱好的武术、摔跤、石锁、砂袋、举石担、骑马、跳绳等必须予以重视,使之成为广泛开展人民群众体育活动的有效形式之一[12]。1961年,周恩来总理亲临云南西双版纳与傣族人民一道欢度泼水节时指出,傣族人民的划龙舟,不仅是娱乐活动,而且是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人民体质,练习保卫祖国的本领。这都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价值的充分肯定。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民族体育运动得到长足发展。1999年,江泽民同志为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题写了“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的题词[13]。2009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之际,发表讲话指出,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4]。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15],为民族体育运动提供了新的要求。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文化教育和专业训练并重,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升重点项目竞技水平,巩固传统项目优势[1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全民健身国际交流,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武术、龙舟、围棋、健身气功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鼓励支持各地与国外友好城市进行全民健身交流[17],为民族体育运动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在政策法规方面,早在1954年国家体委党组发布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中就提出,要着手研究和整理如武术等我国优秀体育文化遗产,中央体委拟设专门机构着手研究和整理,以便正确地推广和提倡。这是党和政府第一次在政策文件中提出民族形式体育,充分肯定了民族体育的重要作用[18]。1981年,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少数民族体育工作座谈会,提出“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定发展”的发展民族体育的十六字方针[19]。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41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体育事业,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族人民的体质,使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工作开始步入民族政策法治轨道[20]。1995年,《体育法》的颁布实施,表明了党和国家重视保护和利用民族民间体育事业的方针,也标志着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开始进入依法治体的新阶段,其中第6条规定: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第15条规定:国家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提高,更加广泛地扩大了民族体育的法律保障[21]。
2006年,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又从制度保障、人才培养、资金使用上,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给予了全面支持[22]。2007年、2012年,国务院分别下发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要求继续办好全国性少数民族重大文化体育活动,依托少数民族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23]。上述规定,为民族体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自1949年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就开始对少数民族体育进行大规模挖掘整理,把具有浓厚民族、民间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成对抗性较强的竞技运动。1953年,全国第一届民族形式的体育竞赛和表演大会在天津市举办,由此奠定了民族运动会的基础。到了1984年,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及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联合主办全国民族运动会,并规定每4年举行一届。截至2019年,已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北京、宁夏、广州、贵州、内蒙古、河南等地举办了11届。由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该项赛事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
一是举办地由民族聚集区域辗转到非民族自治区域再到人口密集区域,在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促进了民族团结。例如,历届民运会的举办地经历了2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少数民族人口多的省、2个人口大省。二是参赛民族和代表团数量不断增长,如第1届代表团只有9个,改革开放后,第二届民运会代表团增加到了29个,第七届之后增加到了34个代表团。参赛民族数量从第一届13个民族参赛,到第十一届56个民族全部参赛。
在参赛运动员人数方面,从第一届的395名参赛运动员到第十一届的7009名参赛运动员,创历史新高。同时,除了每届增加的运动员人数外,每届也开始增加了考察观摩人数。在第8届民运会期间,赛会组委会邀请了众多的香港、台湾以及海外民族、宗教人士到广州观摩考察;其中,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赛事工作人员、观摩考察人员达到了1.5万人[24]。在民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中,第十一届民运会增加了互联网火炬传递活动,各省区市和香港、澳门、台湾也加入其中,网上火炬传递总访问量达1100多万人次。在实地火炬传递活动中,更是由56个民族的火炬手共同参与传递,实现了火炬传递的各民族大团圆[25]。这些数据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士直接参与到民运会的各项工作中来,成为民族政策、民族体育工作推广的践行者。在民运会赛会期间,各族运动员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不断推动民族体育文化的交融互鉴,创新发展。他们通过直接参与比赛,为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民运会规模的有序扩大映射了国家各项事业的繁荣昌盛,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开拓民族体育的创造活力。
作为全国性的体育盛会,民族运动会与西方竞技体育赛事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所设参赛项目均源于各民族本身,这些竞技和表演项目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寄托和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国民族运动会在办会主题、办会理念、赛事规模、社会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
自1953年天津举办第一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以来,全国民族运动会已走过了近70年的发展之路。根据国家民委、体育总局《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全国民族运动会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为目标,坚持‘特色鲜明、务实节俭’的办会原则”,为此后的民运会宗旨奠定了基调[26]。
从先后举办的十一届民运会看,历届办会宗旨总体上体现了民族团结、人文交流和追求健康的理念,体现出从多元到统一的趋势;体现了对文化交流与团结进步的并重;在赛事结构上体现了竞演相间的特色;赛事运作展现出现代竞技与传统人文相融合的趋势。例如,第4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于1991年11月10日至11月17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其中赛马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1991年8月4日至8月7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该届民运会提出“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办会宗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也为运动会题词——“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运动”,表达了各族人民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对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精神向往。
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运会的发展规模也不断壮大,参与人数逐步增多,运动项目更加丰富完善,竞赛设置也更加科学规范。例如,第一届民运会有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傣族、朝鲜族等13个民族的395名优秀选手参赛。第4届民运会有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1740名运动员,以及全国各民族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教练员、观摩人员及记者参加了运动会,共4500人。第十一届民运会更是由34个代表团组成,7009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可以说,参与人员规模、地区分布和民族构成都在不断增加。
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最引人注目的是花样繁多、各具特色的民族运动项目,一些罕见的运动项目在这里都可以一览风采。例如,第二届民运会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纳西族的东巴跳、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的背篓球、回族的斗牛、藏族的碧秀、土族的轮子秋、朝鲜族的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壮族的高空舞狮、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马上拾银、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赛骆驼和赛马、达斡尔族的“波依阔”,等等,令人大开眼界。第九届民运会项目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搏克、且里西、格、北嘎、绊跤、希日木)、马术(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独竹漂共16项,其中独竹漂为新增项目。表演项目有波嗨咚、高脚对抗、藏东热巴、民族健身操、轮子秋等188项。
经过几十年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全国民族运动会已经具有完善的赛事制度体系。国家民委、体育总局印发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办法》中的第2条规定:全国民族运动会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承办,每四年举办一届[26]。该文件详细规定了举办民运会的总则、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权利和职责、承办单位权利和职责、运动会申办条件和程序、比赛项目设置、竞赛项目立项、运动员登记与交流、体育文化活动等。下面以在河南举办的第十一届民运会为例,来说明该活动的举办流程和方式,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举办的首次全国民族运动会,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的一次全国民族团结和群众体育的盛会。期间主要看点是开幕式、竞赛、表演、闭幕式等重要环节。
在2015年获得国务院的举办批复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随即展开运动会场馆设施建设,接待服务保障,城市功能提升等各项筹备工作。同时,本届民运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定位,在竞赛组织方面,按照各民族运动员共同参赛的原则,调整比赛项目的设置,确定8个集体项目由汉族和少数民族运动员共同组队参赛;突出56个民族更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扩大了各民族参与程度高,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参赛规模,适当缩减了参与程度不高的项目。为淡化金牌和锦标意识,组委会将奖次设为一、二、三等奖,在扩大奖励面的同时,鼓励更多群众参与运动会,同时表演项目也扩大了散杂居地区表演项目选项范围,遵循“民间传统体育”选项原则。通过这些措施,突出了全国民族运动会重在团结、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传承的原则。
按照组委会的赛程安排,运动会召开之际,2019年9月7日至8日在郑州召开了首届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论坛,来自全国84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180余名代表,围绕新时代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主题进行了交流。2019年9月8日下午,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时代背景下,组委会通过举办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让观众看到了自1953年以来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发展历程,看到了民族体育文化多样性繁荣发展的中国经验和启示,揭示了民族运动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进程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时代价值。
在开幕式举办结束后,从9月9日开始,民族运动会便进入了竞赛和表演项目的比赛阶段。除民族马术项目比赛已于7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其他竞赛和表演项目比赛均在郑州市10个院校(单位)的16个场馆进行,并持续举办9天。本届运动会共设竞赛项目17项,包括花炮、龙舟、珍珠球、射弩、木球、蹴球、毽球、独竹漂、秋千、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马术、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表演项目194项,分竞技、技巧和综合三类,包括马球、搭火把、空竹、晋风舞韵、赛竹竿等。
本届民运会上,不论是展现体育精神的竞赛项目,还是展示民族文化精髓的表演项目,参赛队员们都全情投入,在竞技与表演中享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的乐趣。2019年9月12日,按照赛程规定,各项赛事暂停1天,来自全国56个民族、近万名运动员和嘉宾齐聚河南省郑州市炎黄广场举行盛大的民族大联欢活动。联欢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分“家国欢笑共筑梦”“山海欢歌乐交融”“郑州欢舞迎客来”3个篇章将文艺展演奉献给全国观众,展现了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友爱。
四年一届的全国民族运动会,集中展示了其独特的民族观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与国家、地方政府、参赛运动员、广大民众等主体息息相关,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在全国民族运动会上,通过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展示和交流,从民间走向全国,从竞技表演走向全民健身,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纽带。同时,参赛项目的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在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爱,也增强了中华各民族的归属感,维护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此外,运动会期间通过历史文物成果的展示,从外部世界文化与中华文化历史源流交流互鉴的视角,展示了民族体育的历史渊源和脉络,呈现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完整画卷,扩大民族传统体育影响力的同时,增强了观展者的交流和互动,让各族群众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进而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从民族运动会的价值观演变可以看出,运动会场内外的各种符号是政治象征的一部分。强化民运会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从国家治理的高度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长治久安的政治诉求。首先,一些犹如我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的民族体育项目通过在民族运动会上的展示,引起民族大家庭的共鸣,由此得以深入挖掘和保护,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其次,民族运动会的健康顺利发展、各民族平等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并展现本民族喜爱的活动项目的愿望,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才终于变成了现实。
因此,民族运动会始终要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张扬民族文化个性,在体现民族文化记忆,表达民族文化情感的同时,坚定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认同”。例如,在福建沿海等地各类端午龙舟竞渡的两岸民间交流中尤其注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通过举办各类龙舟活动,增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情感沟通,同时这类活动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内聚力的重要精神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根本宗旨。
首先,在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带动下,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演绎着各民族的历史轨迹,承载着各民族的价值取向,体现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如民族武术、赛龙舟、板鞋竞速、独竹漂等民运会比赛项目有着中华民族最初文化的影子和元素,这些元素不仅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丰富的给养,而且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国家认同和民族精神。
其次,民族运动会中以各民族形式多样的竞技和表演项目为载体,以各种媒体宣传为桥梁,营造了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氛围,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觉[27-28]。
体育反映时代风貌,记录社会变迁,传递人民心声。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全国民族运动会,成为展示民族体育工作成就的重要窗口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载体。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的顺利举办,是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它凝聚了我国数代体育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有力见证。
全国民族运动会历经近70年的发展,展示了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鱼水情,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坚持民族平等团结,正确认识中国民族问题,从而创造性开展民族工作的伟大创举。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全国民族运动会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凝聚起各族人民磅礴力量的责任,在繁荣发展全国民族运动会的同时,要科学规划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满足各族群众的体育文化需求,更好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使全国民族运动会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向外部世界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