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雪,杨睿琦 综述,甘秀妮△ 审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护理部;2.重症医学科,重庆 400010)
近年来,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埃博拉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疫情[1-3],对公众健康及心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严重危害[4]。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率明显上升[5-7],护理人员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胜任力作为其必备的能力素质,对确保救援效能和质量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在调配护理人员、控制人才质量上,医院普遍缺乏系统科学的胜任力素质评价过程,主要依据护理人员的专业学科方向、工作年限、职称、职务等作为评价胜任力的主要标准[8-9]。因此,极有必要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人员胜任力评价标准,以提高护士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国内较晚。现将国内外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管理者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抗疫护理人员的培养提供理论方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Clarence McClelland)1973年最早明确提出“胜任力”这一概念,其将胜任力表述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10]。研究者SPENCER提出,“胜任力是能将某岗位上表现优秀者与表现普通者区分开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或技能,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绩效优异与绩效一般的个体特征”[11]。护士胜任力是指护士圆满完成工作职责、体现自身价值而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特质)的综合[12]。
目前对护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主要侧重护生[13]、专科护士[14]、护理管理者[15]等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的探讨,少有研究关注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员的胜任力评价标准。综合查阅到的所有研究成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胜任力的研究主要包括2个方面:胜任力指标体系、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2.1胜任力指标体系 早在200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卫生政策中心合作,提出了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和突发事件应急准备时,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胜任力评价体系,即能够描述个体紧急情况下的专业角色、指挥机构、功能职责、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16]。在护理方面,美国护理学会探讨了灾害事件下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胜任力素质,包括对灾害护理持正确态度的能力、系统评估和提供灾害护理照顾的能力、对易受伤害人群提供照护的能力、灾害情境下实施护理管理的能力、发展专业的能力5大方面[17],为后续护理人员在不同重大卫生事件中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思路。阚庭等[18]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德尔菲法系统构建了医护人员在传染病突发事件下的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防能力、准备能力及救援能力)、11个二级指标及38个三级指标。该研究不仅可以为评价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提供依据,还可作为开发相应培训项目的内容框架,但该指标体系并未针对传染病疫情下护理人员胜任力。马瑞珩等[19]采用文献回顾、德尔菲法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中先遣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急救护理技能、传染病相关知识、应急处置能力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可为紧急医疗救援队筛选首批优质救护人员提供依据,但仍局限于理论框架。孙月等[20]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构建了突发传染病事件护理应急人员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批判性思维、突发传染病事件护理技能、危机管理技能、法律伦理实践、教育咨询),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53个。该研究可为评估、选拔护理人员参加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任务提供参考依据,但其指标覆盖范围有待完善,仍有待改进。CRAIG等[21]构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体系,包括监测、卫生保健应对、公共卫生干预、沟通和管理5个方面。黄馨瑶等[22]采用文献回顾、德尔菲法构建了军队先遣护理人员突发传染病应急救援核心胜任能力体系,包含突发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专业护理技能、卫勤保障能力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该研究可为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甲级防护操作技术水平提供培训参考,扩大先遣护理救援队伍,提升护理人员整体救治水平,但仍局限于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临床应用。林音等[23]基于文献研究、理论分析、质性访谈、德尔菲法构建了社区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准备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恢复能力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该研究可为评价社区护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能力的依据,同时也可为优化社区护士应急培训模式提供参考。但该研究处于初步应用阶段,需进一步完善该评价工具。王慧玲等[24]以突发事件预防、准备、爆发期反应和爆发后恢复(PPRR)风险管理模型为依据、国际护士会全球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框架(2019年)为参考,通过文献查阅、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初步形成胜任力要素,并通过两轮德尔菲最终构建了ICU护士重大传染病疫情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预防能力、准备能力、应对/救援能力、恢复期健康促进能力),12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该研究可为ICU护士进行应急能力评价和培养提供参考,但由于时间和条件有限,本研究未能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
2.2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任务角色需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即个体需具备何种知识、技能、能力、素质才能高绩效地完成该职位职责的要求[25]。SPENCER等[11]提出的最具代表性的胜任力理论模型——“冰山模型”,将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看得见的“冰山上部分”和看不见的“冰山下部分”,冰山上属于外显部分,是容易了解和测量的知识、技能等,易通过培训改变和发展,这部分是常规实践中胜任力评价的重点。然而,冰山上只是胜任力的一小部分,不能预测个体是否能够卓越表现。冰上下的大部分属于内隐部分,不易被常规感知和测量,包含个人形象、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等,这部分对区分个人的行为、表现、效能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却是实践中容易忽略的素质。2017年,欧洲国家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ECDC)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发了国家一级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素质评价模型[26],模型阐述了国家一级专业人员应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含5个领域,即检测和评估(事件识别、风险特征、流行病学监测、实验室分析和环境监测);为感染控制、治疗指导及基于人群的疾病控制制定、调整和执行方案;保健服务(预防服务;医疗激增;医疗对策、用品和设备的管理及医护人员和突发事件救援人员的护理);PHEP系统内的协调和沟通(危机管理和与医疗服务提供商、应急管理、公共安全和其他部门,以及全球、欧洲、国家和国家以下各级其他公共卫生机构的沟通);紧急风险沟通(专家、政府工作人员及面临生存、健康、经济或社会福祉威胁的人员之间实时交换信息、建议和意见),共涉及102种能力,100个知识点和158项技能,为胜任力的培训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这些胜任力为培训计划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以支持专业人员在国家一级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准备工作,但该研究并未特指医护人员的胜任力要求。ABLAH等[27]为建立公共卫生事件下胜任能力的培训项目,采用系统评价、德尔菲等方法,开发了一套有关医务人员的胜任力素质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4大学习领域(领导能力、交流和信息管理、计划和改进应急救援行动、保护患者健康和安全),18项胜任力。杨风[28]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应对能力初步模型,包括基本概况、知识体系、实践和技能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该研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务人员应对能力评估体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研究未进行实证研究。
3.1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人员胜任力专指性不强 尽管国外对医务人员胜任力评价模型/体系的研究相对成熟,但综合文献发现,构建的模型/体系实际对护理人员在传染病疫情特殊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胜任力特征的专指性并不强。在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时,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者都是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务人员的胜任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的研究却较少。仅有国内学者林音等[23]和马瑞珩等[19]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所应具备的胜任力素质,但所构建的胜任力指标体系仍局限于理论框架,并未进一步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具体岗位对应的护士胜任力,下一步可更深入研究不同岗位护理人员胜任力要素,体现与一线护理岗位特征相匹配的专业属性。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评价工具不够完整 目前国内外构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评价工具主要集中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忽视了个人特质、社会角色、个性品质等隐形特征,这部分对区分个人的行为、表现、效能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却是实践中容易忽略的部分。若要确保选拔前往一线救援的高效能优势人员,除了明确护理人员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达标外,必须充分评估冰山下的胜任力水平。同时只有实现胜任力的深层次评价,才能有效区分绩优者和一般者,实现以能力为指导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马衣努尔·托合提等[29]发现护士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能力与知识、态度呈正相关,说明态度等隐形特征对传染病救援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极有必要构建合理、规范、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评价工具。
3.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体系/模型缺乏验证 目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体系/模型大多停留在构建层面,没有对其进行验证和应用,缺乏一系列后续研究,也较少有对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仅有国内学者肖冬姐等[30]和刘玲玉等[31]对护理人员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工作科室,传染病突发事件救援经验,护士性别、年龄、职称,医院级别,是否参加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以及是否参加传染病或新发传染病培训是其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胜任力水平和救援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探索影响胜任力的因素外,还应将不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士胜任力体系/模型进行比较,从而检验胜任力体系/模型本身的结构是否合理,以便进一步完善胜任力评价工具,为护理管理者精准了解、描述、分析和评价前往一线救援的护理人员胜任力水平,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的配置、培训、使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国内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卫生人员构建了胜任力素质评价体系/模型,但公共卫生事件分类多,少有研究针对性地系统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一线护理人员的胜任力素质;而国内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一线护理人员胜任力素质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在对护理人员胜任力素质评估时,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估工具。鉴于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愈发频繁,对护理人员技能、知识等胜任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极有必要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理人员岗位特征的胜任力评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