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2023-04-05 03:25马月英
关键词:德育学科数学

马月英

2000 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德育工作“全科化”理念,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科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首倡“立德树人”本质教育目标,进一步强调学科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后又生发出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等教学措施,均将学生德育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不同学科的内容、性质决定了学科德育内涵存在差异性。小学数学教师需注意立足学科内容,感知德育内涵,大力发展富有数学特色、数学精神品质的学科德育内容。

一、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特征

(一)兼顾科学性与思想性

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是教学内容与思想品质的综合,以数学历史、实际生活为载体,探究数学领域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品质特征,具备思想性;而数学本身又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科学性。因此,小学数学学科的德育渗透能有效兼容思想性与科学性,以逻辑思维的深层演绎唤醒学生对德育的本质思考。

(二)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

数学学科知识并非单独传授过程,还具备实践的刍探与整合。因此,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同样包含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在数学学科中,教师可以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知识融于综合与实践中,以期通过具体、现实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实践思考,促使学生在理论、实践的交替刍探中获得德育启示。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积极意义

(一)响应时代发展需求

时代的发展需求对当代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道德品质、情操的塑造成为衡量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性教育任务,需要多学段教师协同合作、接力教育,长期投入方能收获实效。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德育阶段,这一时期重视学生学科德育的渗透,能有效响应时代对发展人才素养的需求。

(二)落实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改的深度推行使数学课程目标的内涵由“双基”建设逐渐转移至“三维目标”,后又进一步衍生出“核心素养”概念,至此,“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等教育问题获得了明确的答案。教育者也可以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文件作为德育渗透的指导依据,助推基层课改的落实。

(三)解决现存教学困境

现阶段的数学课程教育虽经历多版本课标的逐年优化,较传统教学有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新课程理念落实不当、实施不明等问题。结合数学课堂内容拓展德育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捡拾起《课程标准》中落实不明、不详尽的部分,以德育带动其他教学模块成长,实现德智教育的融会贯通。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前期铺设,以德育为统领生成教学计划

1.活用课内材料,纵向深探德育要素

构建数学学科德育体系的第一步是深入学科教材内容,探究德育的存在形式。在课前教学阶段,教师需深入贯彻学科德育理念,立足教材内容多维度生成课堂德育渗透的主体内容,寻找教材中德育的勘探点进行纵向、深度的挖掘。小学数学德育要素的挖掘不是随意性思维活动,需紧靠数学德育的五维内容,包括优良道德品质、人文科学素养、正确价值观念、爱国奉献精神、积极数学情感等。以五维层面为基础模块提炼独立课堂德育内涵,有助于提升教师德育设计思路的精准性与层次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主题可知,人民币教学属于“数的运算”“数的认知”教学范畴,且本质属性与社会生活关联紧密,具备丰富的德育渗透要素。教师结合五维德育模块,归纳本课德育要素如下:

(1)道德品质:勤俭节约、适度消费,切忌铺张浪费。

(2)人文科学:认可货币流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价值观念:正确看待财富的价值,认识到财富不是衡量人生的主要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4)爱国精神:爱护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绘制图案的意义,了解国际汇率,培养爱国情怀。

(5)数学情感:培养学习货币知识的积极心态,促进学生自主投入探究,萌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爱好。

德育要素清单的罗列使教师课堂德育渗透更精准、更富有层次性。

2.拓展课外资源,横向开发德育视野

教材内容为课堂德育内涵编排提供基础广度和方向保障。教材承载力有限,丰富德育形式,启迪学生深度德育思考,还需教师延展教育视野,拓展课外优秀德育渗透资源以开发学生的德育认知视野,以教材内德育主线索为瞄点,广泛开发优质拓展资源。拓展德育资源的思路包括跨学科德育要素、生活化德育案例、社会性德育元素等。这种横向探索方式自由度更高,学生能借此发现数学学科德育内涵的多面性,感知生活中数学德育内涵的存在、体现形式。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学为例,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正确解读物体观察的多视角图像,建立立体思维,培养推测、判断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知识,其德育要素包括让学生解读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感受多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树立辩证思维,培养多维度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客观看待差异性,包容并尊重差异性。教师结合德育目标找到生活中的特色建筑物多位置拍摄图,如悉尼歌剧院、大笨钟、比萨斜塔、悬空寺等,以不同文化根脉、不同审美特色的建筑物启迪学生“差异化”感知和多视域探究事物的思维品质。学生能结合图片案例了解该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联。

(二)教学中期实施,以课堂为抓手展开分段渗透

1.学前导入阶段,激趣与德育并行

导入阶段是奠定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教学开端能消除学生对数学新知的刻板印象,唤醒学生的参与兴趣。导入环节的德育工作可以从整合德育渗透内容和调整德育渗透方法两个方向入手。整合德育渗透内容方面,教师可以从单元主题插图、例题情境、生活案例中感知德育要素,提炼出兼具导入功能与趣味性的德育集合体,使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获得德育认知,提升德育素养;渗透德育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采取讲授法、对话法、情境法、榜样示范法聚焦学生专注力,使学生德育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年月日的包含关系,认识日历的编写规则,清晰了解月数对应的28、29、30、31 天数,自主撰写年日表,计算闰年,对365、366 天产生清晰概念。教师从本课知识内容出发,确立“珍惜光阴”作为本课德育渗透要素,引领学生制作年计划表,将年、月、日与计划思维、珍惜光阴理念相融合,形成整合性课堂活动“我的年成长计划”。该活动的铺设富有个性化特征和积极指导意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迅速萌生探究兴趣,在课前阶段集中注意力,在不偏离课堂主干的基础上发散思维,萌生对珍惜光阴的诸多思考。

2.新知教学阶段,理论与德育并行

新知教学是课堂的核心阶段,也是自然切入德育要素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按照前期铺设的德育计划开展德育工作,利用数学问题中的画面、文字、情境信息向学生渗透德育内涵,启迪学生对德育观念的思考。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法,以问题为驱动,启迪学生评价思维,促使学生对问题中蕴含的德育事件产生正确价值判断;采用情境创设法,以主观德育情境设计为教学依托,植入德育要素,为学生补充德育认知;把握教育机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偶然现象,以此为契机延展话题助推学生德育思考;可以结合德育结论与学生搭建交流桥梁,在对话过程中渗透德育要素。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为例,本课教学重点内容为让学生建立公顷、平方千米的大小认知,促使学生对相关数值产生量的概念;掌握自由换算计量单位的能力。教师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为目标,找到一组地理数据:“我国领陆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世界排名位居第三。”让学生对我国领土面积产生具象化概念,并能理解“幅员辽阔”的概念。教师又拿出2008 年《各国主要粮食作物每公顷产量比较数据》,通过清晰的数据对比,学生发现我国的粮食产出类型较为丰富,且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当之无愧的产粮大国。学生又进一步对我国“地大物博”这一评价产生了感性认知。数学知识与国家常识的融合,使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得到了提升与发展,学生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3.综测内化阶段,实践与德育并行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显著特征。在课堂习题综测环节植入德育,教师可以从教材习题、课堂活动两个方面展开设计。从教材习题角度来说,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题干的设计,在习题信息中融入德育要素,展示数学问题背后的文化内涵、人生哲理、生活智慧,使德育启发性与知识应用性并行。课堂活动角度,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予以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跳出书本和课堂,在实操中解读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相关的文化魅力,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与思想观念。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本课综测课堂活动为:为学生设定学习小组,并铺设课堂分数加减法小测题目,请学生展开定时组间评比,规范时间内正确率最高、完成题目最多的小组获胜。该活动环节重在考核学生课堂学习水平,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以集体荣誉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小组竞技结束后,学生处于高昂的情绪状态,教师此时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比喻学生小组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向学生渗透“独木不成林”“团队大于个人”等与团结、协作意识有关的德育内容,强化学生对“合作”的认同感,锤炼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后期回顾,以学情为参照投放补充教学

课堂总结阶段旨在全面回顾学习重点、分析基础学情和补充教学内容。从回顾重点角度出发,教师需引领学生梳理数学知识与德育要素,从而升华学生德育体验,使学生学科学习方法、能力与道德品质得以同步提升;从分析学情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采用评价教学手段或综测成果分析学生德育渗透情况,对当堂教学效果产生细化感知;从补充教学角度出发,教师可以结合学情中的漏洞予以学生补充性教学指导,促使课堂教学贴合预期效果,深度落实德育目标。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时间安排,纵向梳理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在前期教学设计中灵活解读课内德育内涵,并选择适合的拓展资源以丰富数学学科德育内容,生成课堂德育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渗透融入导入、精讲、综测等各个环节,以提升德育内涵与数学知识的融合程度;在教学尾声创设回顾性教学,以学生吸收掌握情况为参照施放补充性教育,以强化德育的最终效果。

猜你喜欢
德育学科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