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雷锋精神融入乡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3-04-05 03:25陈芬
关键词:雷锋乡镇德育

陈芬

小学是学生开始接受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初始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规范性的思想、信仰和行为习惯,需要学校和教师对其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在乡镇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中融入雷锋精神,能弥补传统乡镇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使学生逐步理解道德品质的真正内涵,掌握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标准,逐渐成长为一名同时兼具充足知识储备和良好思想品质的优秀人才。

一、新时期雷锋精神及德育概述

(一)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已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象征。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二)德育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认识、体验与践行,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新时期在乡镇小学德育课程中融入雷锋精神的意义

(一)有利于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意识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和成长氛围,助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的期望。雷锋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升华,是新时代下仍需提倡和弘扬的高尚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参观了抚顺雷锋纪念馆,并在参观过程中明确提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乡镇小学有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在儿童教育方面存在较强的随意性,有的儿童父母长期在城市务工,儿童德育缺失严重。因此,将雷锋精神融入乡镇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内涵,从小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意识,使乡镇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雷锋精神是小学德育课程内涵的重要体现

雷锋精神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精神和政治文化内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能有效诠释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道德品质的深刻内涵,是中华优良文化和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的具象表现,是对当代小学生进行德育的绝佳范本。相关研究表明,孩子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增长不断发展,7~11 岁的儿童正处于具象思维阶段,接触事物较为有限,积累知识较少,在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时,习惯运用具象思维解读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由于长期受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影响,各学科教师都习惯在课堂上以概念讲解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对较为抽象的德育来说,若单纯讲解道德与品质的概念,不仅难以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难以使学生正确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行为界限。在乡镇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中应用雷锋精神的教学实例,以具象化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平凡的岗位中全身心投入、乐于奉献、勇于钻研的重要意义,能使小学生真正了解德育课程的内涵。

(三)有助于在乡镇区域进一步发扬和传承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精神是小学德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宣扬雷锋品质、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心中蕴藏的美好品质,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有利于进一步发扬和传承雷锋精神,提高正向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影响力,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理想。与城市小学相比,乡镇小学在教育资源上存在一定不足,学校和教师为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先天不足”,会更加重视提升语、数、外主课的教学质量,学生需要应对更强的考试压力。这种教育背景下,乡镇小学中德育课程占比被不断压缩,学生接受的德育总时长严重不足。因此,在乡镇小学德育中融入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作为品德教育的培训资源进行推广和宣传,将德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播上的积极作用,不仅有利于促进乡镇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品德,还有利于在乡镇区域内进一步发扬和传承雷锋精神,有助于在乡镇区域中营造积极、正向的德育环境,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三、新时期乡镇小学德育中融合雷锋精神的实践方式

(一)在乡镇小学德育课程教学中科学引入雷锋精神教育资源

德育的本质是通过教育手段为学生渗透社会思想道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社会思想道德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品德,助力学生个体发展。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德育知识时不应拘泥于课本,应与时俱进,充分挖掘符合社会思想道德标准的多元化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德育的本质。雷锋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追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祖国抱有赤诚的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铸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组成部分,也是适合应用在德育课程中的教学资源之一。乡镇小学德育教师应结合不同阶段的德育教学需求,带领学生发掘雷锋精神中蕴含的不同品质,加强学生对各类美好品质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英雄形象的印象,使学生在长久的学习和生活中,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如在低年级德育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初步养成尊敬教师、孝敬父母、团结同学的良好意识,以及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教师可将雷锋精神融入德育,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在“班级生活有规则”“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等课程中,引导学生学习雷锋,在日常工作中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规则,时刻谨记自身作为一名少先队员,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为学校、为班级、为同学、为家人做有意义的事,成为一名好少年、好学生。

小学中年级德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乐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乐于在生活和学习中奉献自己的力量。以小学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教师可在“我的家在这里”“请到我的家乡来”“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等课程中融入雷锋精神。在课程讲解中,为学生讲解雷锋在自己的岗位中乐于奉献的事迹,让学生以英雄为榜样,规范自身行为,根据德育课程要求,主动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独立自主,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感。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自我、家庭、集体和社会的初步认知已经形成,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要求,让学生通过德育了解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公民要拥护党的领导和决定、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要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法律的基本意识,终身助力学生成长。如在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公民意味着什么”“人大代表为人民”等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雷锋在岗位工作中表现出的爱国守法、勤俭自强、明礼诚信等优秀品质,让学生自觉为国家和社会分忧,引导每个学生都以雷锋为榜样,成为一名合格的三好少年。

(二)让雷锋精神延伸至学生生活

德育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工作,乡镇小学德育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将德育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中,带领和引导学生在课后挖掘身边的学雷锋事迹,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夯实道德与法治知识基础,真正将知识内化成自身的良好品质,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获得道德与品质方面的成长。如在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中,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伟大又平凡的一生,了解英雄事迹,并挖掘家乡、校园或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小学生以雷锋为榜样,放眼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真正伟大的精神和品质不局限于课本和名人事迹中,也藏在自己身边,甚至自己通过的努力,也能为社会、集体和家庭奉献一份力量。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让雷锋精神教育成为乡镇小学德育的主旋律

教育是支撑民族发展的根本事业,在国家的持续努力下,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逐年提升。由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有的乡镇地区家长教育理念的不成熟,未能对青少年的成长过程进行正确干预,导致有些青少年沉迷网络,在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形成了负面“三观”;有些甚至漠视法律,走上犯罪之路,对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小学是学生养成性格品质和道德观念意识的关键时期,乡镇小学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国家育人目标的变化,不仅重视培养具有良好学科知识储备的知识型人才,还应着重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三观”,帮助学生真正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因此,乡镇小学不应将德育局限于德育课堂中,还应对德育进行充分延伸,将德育知识与日常教育充分融合,让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时刻受到积极向上的德育的渗透和影响。虽然社会在快速发展,英雄的时代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但英雄的精神永不磨灭且历久弥新。让雷锋精神教育成为乡镇小学德育的主旋律,在各学科教育中为学生渗透雷锋精神,让德育成为日常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对提高我国乡镇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各年级教材中都蕴含大量德育元素,如《小英雄雨来》《金色的鱼钩》《难忘的一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伟人事迹时,要同步展开德育。学校还可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如在清明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里,带领学生参与扫墓、学雷锋做好事、敬老院表演等活动,继承雷锋乐于助人、尊敬先烈、忠于职守等精神品质。

猜你喜欢
雷锋乡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