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连州市连州中学 何 珍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至今已有三年多了,当前国内国际疫情防控仍非常严峻,国内各地也偶有多点散发,我们称之后疫情时代。国家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变得错综复杂,人们思想价值观出现多元发展,高中学生又面临着高考改革,他们处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后疫情时代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就如何建立起较完善的后疫情时代心理危机预防课程体系作了一些探索。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各个层面更加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并从制度上规范,从措施上落实,重视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高中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地区的差异性,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单一的学业焦虑,还涵盖了家庭、人际交往、信任、情感、价值观、危机事件、生涯规划与选择、游戏成瘾等。从效度来分析,学生心理危机重在预防,才能将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危机降到最低程度。因此,建立完善的后疫情时代心理危机预防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设计心理危机预防课程层级目标。1.学习辅导:选科指导,游戏与学习,记忆策略,阅读策略等;2.人格辅导:中学生健康的异性交往,如何与父母沟通,女生心理健康辅导(我校女生多,重男轻女家庭女生);抗逆力的团体辅导专题训练;3.生活适应辅导:如何与人和睦相处(我校留守子女多),焦虑压力的缓解方法指导(疫情下出现不仅有升学压力,还有经济压力);4.职业辅导:疫情下生涯规划与指导,具备选择专业和职业和克服压力的能力。
(二)安排有针对性的课程时间。由于心理危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高中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应该是全天候全时段的,但是心理危机预防的课程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危机风险源分布的时间维度来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一是新生入学季,学生从初中升高中,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难度增大、学习要求提高、环境变化等会引起学生不适应、心理落差和人际交往问题等;二是学期开学季,我校处于粤西北地区,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不少学生是留守学生,开学被迫离开父母,同时学生度过了舒适长期的寒暑假后,开学面临着高中强度较大的学习可能存在着不适应;三是期中期末、高考等大型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学业压力等;四是寒暑假,不少留守学生或单亲、重组家庭的学生,回到家更多的是孤独感和缺乏归属感、安全感等;五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多点散发时间的不确定性,给学生带来生命的脆弱感和无力感等。
(三)设立多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1.专门的心理健康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心理课程的安排以班和级为主,在开学初、期中考试后、期末考试后、季节转换间各设置以班为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每个学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开设一节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大课,由班主任或心理专职教师上课。线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是在寒暑假、因疫情开展线上教学期间,由心理教师录制或收集专家、同行课例,视频授课为主,内容既有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课,又有针对家长的指导课,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危机知识,增强家长帮助孩子的意识。2.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融合课。目前,不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只重教学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育人育心功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理念,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有机融合。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他们心理健康成长最重要场域,因此在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学校应因地制宜,开发丰富的活动课程,以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乐观昂扬的精神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积极心理熏陶。本校践行活动育人润心的理念,开设了大思政课、社团课、劳动研学课、燕喜青年志愿服务课等,定期举行心理周、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成人礼等,以活动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释放压力,锤炼品格,健全人格,形成素养,最终达到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