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公园小学 李艳丽
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等6 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并能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4.在品词析句中学习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的方法。
教学重点: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
教学难点:学习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我们北方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鸟是什么?
生:麻雀。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种最普通的鸟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咱们学习第16 课《麻雀》。
师:《麻雀》的作者是谁?
生:屠格涅夫。
师:屠格涅夫是俄国作家,他为俄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作俄罗斯语言的巨匠。今天,我们就通过《麻雀》这篇课文向这位语言巨匠学习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1.初读,学习字词
师:请同学自由读文,注意读通、读顺,文中注音的字可以多读几遍。
师:这些字词你能读准确吗?谁来领读?
生:嗅到、无可奈何、挓挲、嘶哑、拯救、庞大。
2.再读,简要复述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看看这些词,能不能用上这些词简要复述下课文,让我们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生:课文讲的是“我”带着猎狗打猎回来,猎狗嗅到了猎物是一只小麻雀,小麻雀无可奈何。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挓挲起羽毛、发出嘶哑的声音,她在拯救小麻雀。虽然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老麻雀也不在乎。最后猎狗后退,被“我”唤走了。
师:你不仅用上了这些词,而且把课文的大概内容讲出来了,看来你读懂了。谁想再说说?
师:同学都能用上关键词简单复述课文内容,复述得也很清楚,看来你们把课文读到了心里。
师:在第四单元的神话学习中我们知道要弄清楚故事,就要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麻雀》这篇课文是作者亲眼看到的事情,这件事情作者也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这个顺序写的。请你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分别记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同学们自己先默读、思考、标注,然后4 人一个小组再说说,看看你们的意见一致吗?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认真而迅速,我们交流一下。
生:我们小组认为第1、2、3 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 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短的话概括起因、经过、结果。
生:起因是猎狗在打猎回来的路上发现了小麻雀。
师:还可以再简洁些吗?
生:猎狗要吃小麻雀。
师:经过呢?
生:老麻雀拯救小麻雀。
师:很好。结果呢?
生:猎狗走了。
师: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将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
生:课文主要讲了猎狗要吃小麻雀,老麻雀救小麻雀,最后猎狗走了的事情。
师:概括简洁,非常好。通过他的概括能知道这个故事有几个角色吗?
生:三个角色,是猎狗、老麻雀、小麻雀。
1.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语句,做上标注。
2.互动交流
(1)品读“小麻雀”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谁来说说你找到描写小麻雀的语句?
生:同学们看第3 自然段,“我顺着林荫路望去……从巢里掉下来的”。
师:谁能再读这段话?
(生再读一遍。)
师:从这段话中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呢?
生:可怜的小麻雀。
生:无奈的小麻雀。
生:呆呆的小麻雀。
师:是哪些词语让你感觉到小麻雀可怜、无奈呢?
生:呆呆地、无可奈何。
生: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说明它很小,很可怜。
师:谁能突出这些词语,读一读这两句话,读出小麻雀的无奈和可怜?
(生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他重读了“呆呆地”“无可奈何”,而且放慢了速度,我们能感觉小麻雀的无奈。谁能再读读?
(生读。)
师:他把“嫩黄”“绒毛”读得轻一点,让我们看到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的可怜。谁能再读读?
(生读。)
师:你不仅读出了小麻雀的无奈,还读出了你对小麻雀的关心,真好。我们看“呆呆地站着”“无可奈何地拍打”这是对小麻雀什么的描写?
生:动作的描写。
师:“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这是对小麻雀……
生:样子的描写。
师:无论是动作,还是样子,都是作者看到的,作者抓住了他看到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小麻雀的无奈和可怜。
(2)品读“猎狗”
师:那猎狗呢?哪些句子描写的是猎狗?
生: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露出锋利的牙齿。
师:你读得真好,“慢慢地”读得轻又慢,“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读得快又重。此时的猎狗要做什么?
生:要吃小麻雀。
师:是,它做出了攻击的动作。还有哪句是描写猎狗的?
生:请同学们看第7 自然段,“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师:此时的猎狗已经不再攻击了,而是在……
生:后退。
生:退缩。
师:作者前后用了三个“慢慢地”,你透过这个词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第四段的“慢慢地”,能看出猎狗很谨慎,马上就要吃掉小麻雀了。第七段的“慢慢地”能看出它胆小得一点点往后退的样了。
师:你说得真好,透过文字你想象出了画面,那你能读出这两幅画面吗?
(生读。)
师:读得不错,尤其是后面两个“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我们看“慢慢地走”“慢慢地退”“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是对猎狗动作的描写,作者把他看到的猎狗的动作生动地描写出来了。
(3)品读“老麻雀”
师:我们再来看看老麻雀。谁找到了描写老麻雀的语句?
生: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绝望地尖叫着。
师:还有吗?
生: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发出嘶哑的声音。
师:通过这两部分的描写,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老麻雀呢?
生:勇敢无畏。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到了老麻雀的无畏?
生:“挓挲起全身的羽毛”。
师:“挓挲”什么意思?
生:“挓挲”就是张开羽毛。
师:从这个词你看到了什么?
生:老麻雀一下子飞下来,做战斗的准备。
生:它故意做出很厉害的样子,因为挓挲起翅膀可能是一只麻雀能做出的最厉害的动作了。
师:好,一个词似乎就是一个画面,我们看到一只奋力张开羽毛要保护小麻雀的老麻雀。那“像一块石头似的”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快速,就像石头落下来。
生:毫不犹豫,很坚决。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一句“像石头似的”竟也有了画面感。你再往下读读,通过描写老麻雀的语句,你只看到了一只无畏的老麻雀吗?
生:不是,我还看到了老麻雀的紧张。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师:老麻雀怕不怕?
生:怕。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
(生读。)
师:通过你的读我们也看到了一只紧张的老麻雀。是的,老麻雀可能也害怕,可是它仍然像石头一样落下来,仍然准备着搏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麻雀?
生:为了孩子视死如归的老麻雀。
生:即使害怕也要一搏,因为要保护孩子,老麻雀很勇敢。
生:完全不顾自己生死的老麻雀。
师:是呀,它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可是这份紧张,让我们更看到了老麻雀的勇敢。因为有“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你知道这“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吗?
生:是母爱的力量。
师:是呀,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母则刚”,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
师:我们再看描写老麻雀的这两部分,“落”“挓挲”“掩护”“发抖”这是作者……
生:看到的。
师:“尖叫”“嘶哑的声音”这是作者……
生:听到的。
师:我们再看这两句话,谁来读一读?
生:在它看来……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下来。
师:这段不是在写作者看到的,也不是作者听到的,那这是作者……
生:想到的。
师:作者在描写老麻雀时不仅写出自己看到的,还写出听到的,更写出他想到的,因此才生动刻画出这只老麻雀伟大的母亲形象。这正是屠格涅夫写作的精彩之处。
师:同学们,我们学文不仅是在欣赏,更是在学习——学习表达,学习写作。我们看这一单元的习作,就是写印象深的一件事,比如捉蚊趣事,比如爷爷戒烟了,比如家庭风波。无论我们写哪件事,是不是都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呢?为了写得生动,我们是不是还要加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呢?运用这些方法,注意细节描写,相信你也能写出精彩的文章。下课。
反思:
作为教者,我一直追求“简约语文”,就是简简单单教语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和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去思考环节、设计问题,既上出语文味又上出学生生长的课堂。
1.目标明确,环节清晰
备课时从单元要素入手,我在通读整个单元所有课文后,也关注了“交流平台”和“习作”,结合单元所有内容思考、设计本课。这样就使单元教学目标能够在本课很好地落实。在设计问题时,我关注课后两道题,将课后题与课文的学习很好地融合。
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把一件事写清楚”展开。《麻雀》作为第一篇精读课文,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侧重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写一件看到的事。因此,本课教学环节清晰,根据教学目标就分为两部分,一是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二是把重要内容写清楚,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当时的情形。
2.品味词句,想象画面
品词析句可以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丰富、精湛,有了品词析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味描写小麻雀、猎狗和老麻雀的重点词,品词的方法是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再读再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积累、鉴赏、学以致用的目的。正像于永正老师所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3.意在言中,学中感悟
这篇课文的人文主题是母爱。学生对母爱的感受并不少,学生也并不接受单纯的说理与说教。语文课中的文意也应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悟,即“得意而不忘言,学言中得意”。因此,本课的教学,在充分感受小麻雀的无奈、猎狗的凶狠后,通过“像石头似的落”“挓挲”“发抖”“嘶哑”等词语理解老麻雀义无反顾,从而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学生自然感受到这份母爱。当学生可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时,所有的“意”都会透过文字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