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俊霖
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元夕或灯节,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少不了要专门为庆贺元宵佳节而准备各种美食。
说到元宵美食,自然离不开元宵和汤圆。都说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节的元宵和汤圆,就如同端午的粽子和中秋的月饼一样,不能缺席。
汤圆,由于煮熟后会浮起,亦被古人称作“浮圆子”。吃汤圆的习俗古已有之,光是传说便有不少,明末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写道—“周公作汤团”,他将汤圆的发明归功到了距今近三千年的周公身上。
然而,如今公认的汤圆前身出现在宋代。宋代有一种叫作“元(圆)子”的小吃,《东京梦华录》等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中都记载过这种小吃。不过,宋代饮食文化发达,“圆子”种类繁多,比如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橘水团等。在这些“圆子”中,用黑芝麻、猪油、白糖作馅,以糯米粉搓成圆形的“乳糖圆子”与如今的汤圆最为相似。
“圆子”在宋代非常流行,更为重要的是,“圆子”已是宋朝人在元宵佳节里不能不吃的美食了。宋代诗人周必大就专门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的诗,这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描述水煮汤圆的诗歌。与如今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类型分明不同,在古代,由于元宵和汤圆有许多相似之处,以致很多古人将这二者混淆。实际上,现代意义上的元宵和汤圆还是有些不同的。做汤圆必须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做皮,然后将馅包裹起来。而元宵是“滚”出来的,一般是将馅料和好后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粉的箩筐内不断翻滚,直至大小适中为止。
中国是个美食国度,古人吃的元宵和汤圆便花样繁多。时至今日,元宵和汤圆的花样更加丰富。比如传统的元宵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近来又出现了拔丝元宵、橙羹元宵、酒锅元宵、黄金水果元宵等等。又如汤圆,四川人向来喜欢吃辣,于是独创了麻辣红油味汤圆。在江南地区,则流行一种“酒酿小圆子”,即将汤圆与甜酒酿同煮,香甜润口,美味暖心。
除了在吃法上做文章,有些地区的人们还会在食材上做文章。比如苏州人用红萝卜汁、南瓜汁、菠菜汁加入糯米粉制作出独具风味的五色汤圆。有些地方的人则在馅料上变花样,比如广东四式汤圆便是用四种不同的馅料制成汤圆。贵州地区还有一种鸡肉汤圆,以鸡肉为馅,并灌以鸡汤,清香的糯米与鲜香的鸡肉相融合,软糯细滑,油而不腻。
中华饮食文化总是推陈出新,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也正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之一。
所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元宵佳节,除了必不可少的元宵和汤圆,还有一些美食也不能缺席。
在许多地区都流行着元宵节收灯之时吃面条的习俗,所以人们便将元宵节吃的面条称为“落灯面”。收灯意味着元宵节即将落幕,此时吃面条,是人们盼望着新的一年里能喜庆绵绵不断,日子长长久久之意。北方地区流行的“面灯”也是一种元宵面食。人们认为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邪祛病。于是,便以面粉做成各式灯盏。面灯通常用食用油作燃料,以谷物秸秆缠上棉花做灯芯,因此也被称为“棉花灯”。油烧尽后,面灯也差不多烤熟了,便能将面灯食用。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独特的美食。比如浙江的部分地区在元宵节时流行吃糟羹。糟羹是以米粉、薯粉或藕粉为主料,再加以各式配菜调制而成的糊状食品。和浙江人的独特习俗类似,在广东地区,人们则流行在元宵节吃生菜。不过,元宵吃生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生菜”和“生财”同音,所以,元宵吃生菜,是人们想在新的一年里,讨得一个恭喜发财的好彩头。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正所谓“十里不同俗”,在有限的篇幅里,我们很难尽数各地的人们在元宵节的餐桌上有什么不同的花样。元宵节除了元宵和汤圆,还有一样重量级的美食,那就是饺子。饺子形似元宝,所以在元宵节里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也预示着新一年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相信天南地北的人们,一定都不会拒绝在元宵节的夜晚吃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吧。
元宵佳节,人们总是会用最好的美食来庆祝良辰美景。
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里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说的是唐朝人在元宵节吃油锤的习俗,有学者考证,油锤便类似后代的炸元宵。唐朝冯贽在《云仙杂记》里也记录过洛阳人家正月十五的吃食:“正月十五日,造火蛾儿,食玉粱糕。”有专家考证:火蛾儿应该是一种油炸食品,玉粱糕可能是由米粉或麦粉制成的糕点。
唐朝的古籍《云仙杂记》引用《影灯记》的记载:“洛阳人家,上元以影灯多者为上……又各家造芋郎君,食之宜男女。”芋郎君是将芋酥抟成人形的一种小吃。因为元宵节在古代也被当作是情人节,人们认为吃了芋郎君,对男女姻缘有益。
宋朝的元宵节,街市上的美食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武林旧事》里记载的“元夕”节食所尚: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其丰盛程度,一点儿也不比现代人的饭菜逊色。就像《红楼梦》里的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一般,正月十五也得摆上几席酒,定一班小戏,贾母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男孙媳等,赏灯看戏,喝酒吃肉。
作为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元宵佳节实在太美妙了,就像明代才子唐寅在《元宵》诗中感慨的那样:“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若不尽兴吃喝、开怀大笑,怎对得起这美好的元宵之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