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摘 要]随着全球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智能化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各相关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数智化人才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将以职业院校为例,以成果导向理念为指导,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改革及师资培养等方面探究数智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成果导向;数智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师资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3.06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3-0205-04
1 成果导向理念下的数智化人才培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行各业数智化程度的不断升级,数智化人才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数字人才缺口在2 500万至3 000万之间。如何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数智化人才,也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这与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在北美教育界中流行起来的成果导向理念不谋而合,即要求人才培养应以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目标、要求和对象,通过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指导教学过程,创新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组织教学,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设定的教学目标动态比对,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客观、可操作性更强。
根据成果导向理论,数智化人才培养策略的制定需遵循以下三项标准。
1.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在成果导向理念中,教育的过程就是促成学习成果的最终达成。而检验学习成果是否达成,则是以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者首先需要聚焦学生最终能成功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再以此为标准确定教学安排,包括有逻辑依据、难度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安排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组织过程,以及能真实、客观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机制。
因此,在数智化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者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从国家统计局、主流招聘网站等权威机构数据的收集整理,大量走访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最新数智化人才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走访兄弟院校相关专业,调研其在数智化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优秀经验、曾走过的弯路和总结的教训等一系列方式方法,采集、整理、分类、汇总近年来相关专业数智化人才社会需求统计大数据,制定出数智化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再根据报告确定数智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据此设计出学生的毕业要求,以期培养出更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变化的优秀数智化毕业生[1]。
例如,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或已完成数字化转型,财务岗位人才需求,由原来的应具备基本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逐步转变为在具备基本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并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近年来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度不变的基础上,由掌握点钞、珠算、手工账务处理转变为需具备简单的Python程序编写、财务大数据分析技能、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能力等适应数字化企业财务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成果导向理论开发者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最大的支持,帮助其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具备应有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成果导向理论指导下的教育体系应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确立目标,组织教学及考核评价。这就要求在专业建设中,专业建设团队需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设计能培养优质人才的课程,建设多元化、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资源,并提供学生实践学习的优质实训场地和场所。同时,为每一位学习者建立课程、专业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以便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行为,帮助其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
此外,在人才培養策略中,师者还应注意设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目标。由于不同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快慢、深浅程度,对挑战性任务的偏好均不同,传统课堂中“填鸭式”教学,所有学生均需达到同样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因此翻转课堂、分层教学,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实施逐渐在职教圈中流行起来,并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而数智化人才的培养同样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养成。因此数智化人才培养策略主张教师组织教学时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其探索各类数智化技能的养成,鼓励学生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是否与其达成的学习成效相匹配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
1.3 以持续改进为动态调整机制
在成果导向理论的指导下,数智化人才培养策略应以持续改进为动态调整机制。这种持续改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鉴于数字时代信息技术更新迭代越来越快,以及信息技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工作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各级岗位对员工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此外,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剧,企业间的竞争逐步演变成工作效率、工作效能、是否创新等隐形竞争。这就要求企业从员工到管理层,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工匠精神,并有改进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创新型能力。因此,数智化人才培养目标也会随着数字型岗位需求的变化而持续动态地改进和调整。
第二是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例如,原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毕业生需掌握应用Excel、财务信息系统、ERP管理系统进行财务算和业务处理的能力。而近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财务工作需应用更先进的云财务平台、云财务共享平台、财务大数据分析平台,甚至应用财务机器人完成相关工作。因此,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后便包含了适应上述各类工作的相关课程,如云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
此外,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更新、学生特点、教学反馈等情况动态调整教学方式及方法,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其中,因专业相关岗位的数智化程度逐步提高,教师应保持专业调研和顶岗实践频率,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面向的岗位最新工作标准、工作内容、技术要求的变化,并在实践教学中适时增加相关内容和实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收获更符合实际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三是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持续进步。师资力量是专业建设能顺利开展的基石和保证。数智化专业师资团队除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外,还应包含企业相关岗位优秀兼职教师、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等。校外教师在各自岗位中能获取岗位工作任务的一手资料,并在实践教学中及时将岗位最新动态传授学生,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而各职业院校也需通过走访企业、加入专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校企合作联合委员会等方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产业最新动态建设实训工厂、实践教学基地、实训室,并整合最新技术和平台,动态调整和增加多元化教学资源。
最后,专业、学院及学校等各机构还需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监督专业人才培养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动态持续改进,以及改进是否取得了成效。
2 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是专业建设中促使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达到毕业要求的载体。根据成果导向理论,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根据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反向设计,既能满足专业面向的岗位需求,也能确保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期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效果。
根据企业数智化程度的逐步提升,数智化财经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除了需包含本专业的基本理论课程之外,还需增加如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Python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等信息技术类基础课程,和实训实践类课程,如数字化管理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商务可视化分析、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因此数字化财经类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课时量和学分大大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也逐步更新换代。
此外,因职业岗位需求中对复合型技术和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学生除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之外,还应了解与本职业相关联的其他职业和岗位基本知识,以便在工作中进行合理沟通和协作。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服务面向,设置广泛的模块化选修课程。例如会计专业选修课程可设置管理类、营销类、人力资源类、供应链类、数据分析类、计算机类专业基础或核心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广泛兴趣和跨专业选修课程的需要。
3 教学方式改革
在培养数智化人才的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设定的改革。以新技术实践课程为例,此类课程应以相关岗位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需具备的职业素养为指导,并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成果导向理论,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实施和考核评价中均应以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为准。同时,课程也应根据岗位工作流程或岗位工作模块分章节或项目细分教学目标,设置更详细具体、贴近用人单位现实岗位需求的知识点目标、技能点目标和素养目标,并根据岗位技术要求持续更新和改进。
第二,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成果导向理论,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实施需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教学实施过程中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具体操作。在数智化人才实践课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表现为不够自信、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自主学习和持续专注时间短等特点。因此,结合岗位实践要求,实践类课程可做项目化、模块化重构,按岗位工作过程设置项目,按具体工作内容设置各个项目中的任务,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理解其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养成相关联的职业素养。同时,为不同掌握程度的学生设置高阶挑战,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提升职业能力。此外,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定期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也是一项供学生反思复盘和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的教学方法[2]。
第三,考核評价的改革。课程的考核评价决定了课程设定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基于当前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数智化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也逐步更新。考核时间由原来的结果性考核演变成过程性考核,即摒弃以往的期末考试大比重决定最终成绩的局面,将各项目各模块的阶段性考核比重加大,考查学生在各项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中的表现。考核方式由纸质考试演变为全过程数字化考核评价,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发起包含课堂活动、作业、单元测试、线上学习时长、分组任务考核、考试等多元化考核方式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利用平台自动评分,保证评价的公开和公平性。此外,考核者由原来的仅教师评价变为更全面、更客观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及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以期培养更符合企业评价要求的复合型数智化人才。
4 师资培养
为促进数智化人才培养能有的放矢,师资团队应以“专业教师走出去,企业专家请进来”的规格建设。
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不定期参加教学能力培训、师德师风建设培训、课程思政建设培训、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教学创新大赛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通过顶岗实践、企业兼职、参加资质资格考试、学历晋升、参加行业比赛、指导学生参加行业比赛等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了解专业相关岗位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策略、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索更合适的考核评价方式。
同时,职业院校应通过各项校企合作方式,引进企业元素,通过校企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课程、引进企业专家授课、开设专题讲座、参与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等措施实现产教融合发展,为培养企业、社会真正需要的数智化人才添砖铺路。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玲峰,高雪妮,杨彦.基于OBE理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91-92.
[2]李晓川.OBE理念下高职动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6):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