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义盛
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的成果,也是衡量其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依据。作文里渗透着学生的感悟、理解、审美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回首过去,作文教学远离多彩的生活,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视其在写作过程中的体验,使其长期处于被动的位置,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以至于进入了一个“学生怕写作文,教师厌改作文”的低谷。
请看学生们是怎样倾诉写作之苦的:每逢写作文必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费尽心机,激活所有的记忆细胞,找出所有的作文书,东拼西凑,才“凑”成一篇自以为美不胜收的“杂文”。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承担着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为此,突破“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这一传统的“作文教学三部曲”,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已经势在必行。那么,如何从作文教学的低谷中走出来呢?笔者认为,以下三点值得考虑。
一、挖掘生活中的宝藏,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前提。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来。学生畏惧写作的原因之一就是脑袋空空,觉得没什么可写的。生活阅历不够,写作素材贫乏,视野狭窄,会堵塞住写作的源头活水。他们在写作文时无从下笔,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所以,我们需要挖掘生活中的宝藏,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有生活就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和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习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但是,学生写的文章要么像流水账,要么都是大话、空话、假话、套话。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总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束缚在语文教材里,或者让他们在题海里翻滚,远离社会生活。缺乏生活积累,他们又怎能提高写作水平呢?不把握时代的脉搏,只是认几个字,读几篇课文,是无法写出好文章来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必须正本清源,确立生活化、个性化的作文指导观。
为此,我们可以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自由摘抄,记录心得体会,快乐而轻松地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写作困境;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中外名著,观赏历史片,关注歌舞节目中的串词,领略各地名胜的美丽风光,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等。这些汩汩流淌的活水,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写作素材。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校园生活。通过布置办刊和办报,向广播室投稿等任务,陶冶学生的情操;借助各种渠道引导他们走出校园,走向家庭和社会,寻找写作的素材,寻觅生活的“泉眼”,让这些来自生活的素材成为其写作的“源头活水”。这样,他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二、鼓励学生倾吐心声,改变单一的作文形式
“难以下笔”“无话可说”是一些学生在写作时共同存在的问题。然而,真的是无话可说吗?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会表达,但写起文章来就觉得无从下手了。一些学生说:“要是写作文像给朋友写信一样简单就好了。”这句话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他们是有话可说的,只是因为我们给出的限制太多,要求太多,导致他们在写作中受到了束缚,只能说空话、讲假话,无法表达真情实感。长此以往,学生哪还会有写作的兴趣呢?
因此,我們要鼓励学生以“我”为中心进行写作,重视自己的心灵世界,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对人生、对社会乃至对宇宙的情感。生活中的苦闷、精神上的困惑、与长辈间的冲突、与同学相处时的不快等都可以出现在文章中,而不是不让他们写。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寻找化解矛盾的良方,而不是让他们“闭嘴”。我们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点燃其写作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害怕讲真话、讲心里话了。无话可说和有话难说的问题自然就会得以解决。
教师还可以针对当代中学生思想开放的特点,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单一的写作形式,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演讲会、故事会、新闻发布会、社会调查、文学社团、办刊办报等活动,把学生看作发展的主体,面向其思想、生活、情感、志趣等,打开封闭式的“思维黑箱”,鼓励其在写作中张扬个性,给他们带来愉悦的写作体验。
三、调整作文评改的方式,变教师一人评阅为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与作文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改的能力。”通过修改作文,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借鉴别人好的写法,从别人的不足中悟出“不应该那样写”。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是批阅者,学生处在被评价的位置。学生写完作文,将其交给我们就算完事了。即使我们精心批改每一篇文章,大多数学生还是只看评语和分数。长此以往,其写作水平根本不会得到提升。
就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来看,应包括三个阶段:搜集资料——写初稿——修改。可事实上,学生写一篇文章往往只关注时间,只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修改)完全被忽略了。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交给老师的事实上是一个半成品。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自改自评,为自己的文章加工润色。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将好文章拿到班上交流或推荐其发表。这样,不仅能让改出佳作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激发全体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互改互评是让学生交换作文、互相改评的一种评改方式。因为要与其他学生一起交流,强烈的好胜心和责任感会驱使他们精心构思,字斟句酌,广泛搜集资料,力求写出好文章来。经过交流,他们可以从自我封闭、消极应付的“怪圈”里走出来,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活跃。
除了口头交流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把每一阶段的文章(包括读书心得、观察日记等)自编成册,与同组的其他学生交流。他们用挑剔的眼光“寻宝”“挑刺”,互相评价,不仅可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写完初稿后进行评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教师“一言堂”式的评语往往不可能句句切中肯綮,而学生经过研究与探讨写出来的评语往往对其更有启发性,可以很好地调动其写作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打破常规,可以为单一、枯燥、序列化的作文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们期待并坚信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一定会走出作文教学的低谷,迎来一个春意盎然、枝繁叶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