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

2023-03-31 04:09刘文丹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22期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管理

刘文丹

[摘 要]预算绩效管理是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相关工作实施效果将关系到基层事业单位资金安全性及利用率。基层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预算管理实效性,提高单位内部控制能力,维护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然而,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佳、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不准确,严重制约了单位业务工作的落实及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对此,文章将探讨基层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2.005

[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2-0016-03

0     引 言

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已有多年,但对于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来说,绩效管理意识淡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绩效评价方法不科学、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绩效管理缺少监督机制、绩效激励约束乏力等问题仍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充分表明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基于此,强化对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研究,针对以上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已然成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将会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及公共服务职能履行起到积极作用,值得高度关注。

1     基层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预算资金是基层事业单位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以优化资金配置为目标,这样既能保证预算工作满足基层事业单位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项目稳步推进和落实,又能促进单位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其次,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通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准确掌握各个项目和业务的绩效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单位业务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引导单位全体成员严格落实岗位责任,提高对预算控制的重视度,有利于营造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管理氛围[1]。再次,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增强基层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规范资金管理和预算分配行为,保证预算资金的流向完全与预算方案相符,且预算资金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合理使用,有力防控财务风险发生。最后,预算绩效管理的开展能够将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和各岗位人员工作绩效定期公开,有利于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基层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增强大众的信任,维护基层事业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

2     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2.1   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淡薄

尽管各个地区陆续出台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但是相关文件在基层事业单位中尚未完全得到践行。部分基层事业单位仍然对预算绩效管理缺乏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建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流程不完善,没有基于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科学分配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更加没有运用宣传教育等方式扭转相关责任人的错误理念。这些问题导致基层事业单位中的不少职工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薄弱,不能积极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来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预算绩效管理效果很难达到预期。

2.2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

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那样追求创收和盈利,对事业单位工作成效的评价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而预算绩效管理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评价手段,由于基层事业单位相关领导和专职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与上级对預算绩效管理的要求难以完全匹配,其设计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通常不够科学合理,使评价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单位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比较匮乏,财务人员不了解业务工作内容、特点、进度和目标,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时缺少数据信息的支持,未能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导致评价结果反映出的问题不够全面,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2.3   预算绩效评价方法不科学

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性、系统性极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然而,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些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达不到新时期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运用的评价方法不科学,倾向于使用问卷调查等传统方式,得到的反馈信息过于片面,工作效率较低。所得评价结果只能反映单位当前的经济状况,缺少对业务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评价,这会影响到基层事业单位管理决策的质量,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降低[2]。

2.4   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这类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绩效目标设定不科学,基层事业单位通常只对资金投入大的项目进行预算绩效评价,有些特殊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小,未能被纳入预算绩效评价范围,这说明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未做到全面统筹;二是在业务项目执行过程中缺乏动态监督和管控,无法及时发现预算资金使用违规和超支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三是预算绩效管理不够精细和精准,各个环节关联不够紧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不全,评价结果利用率不高,这些不良情况亟待改善。

2.5   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与财政部门对接,所以预算绩效管理事项也以财务部门为主导,财务人员既要负责预算编制工作,又要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承担的责任较重,且缺少工作监督,工作积极性容易被打消。由于缺少健全的监督机制,单位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资金使用不合理的问题,财务人员拥有的权力较大,可能因一己之私而危害单位资金安全。此外,有些基层事业单位没有设置审计部门,或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不准确,预算资金的运用缺乏有力约束,极易滋生腐败问题,项目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2.6   预算绩效激励约束乏力

预算绩效考核未能纳入基层事业单位定期考核体系中,考核和评价结果与单位各级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缺乏关联性。即便单位领导从实际工作开展中发现了问题,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也比较小,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迟迟得不到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实效性较差。另外,单位对于那些预算绩效表现优异的职工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这会抑制他们参与相关工作及提出改进建议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制约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及工作效能的提升。

3     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站位,增强意识

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基层事业单位必须以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指导性文件为明确导向,严格遵守其中的制度条款,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站位,保证全体领导干部和基层职工都能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氛围。首先,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渗透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更新单位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使之更加关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及自身职能作用的发挥。其次,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此调动单位各级人员的自我提升意识,主动参与各类学习活动,从而更好地应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革新。最后,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将预算绩效管理融入单位文化中,强化各级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将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与其岗位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各司其职,构建一套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评价及整改于一体的闭环管理体系。

3.2   合理设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将决定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了保证预算绩效管理成效,得到真实可靠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环节整合单位各部门及全体人员的力量,使其基于所在的岗位提出关于优化效益指标、产出指标和满意指标的意见,通过加强业财一体化建设,增进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了解,使之加强交流、相互配合,争取获得更加完整的数据信息。基层事业单位还要认真听取专家的建议,结合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和预算精细化管理要求,完善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更为关键的是,基层事业单位需要从时效、成本、效益、满意度等多个维度不断细化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科学设计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所占权重,做到要素齐全、主次分明、细化量化,以便获得精准可靠的评价结果[3]。

3.3   选择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

要想获得多维度、多层面的信息,基层事业单位需要使用多样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包括电话咨询、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等方式,以获得公众对单位业务满意度的评价。而单位的财务状况可以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来获取,这会使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活动的开展有据可循。信息化时代,各单位纷纷构建了信息管理系统,对内用于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对外便于公众进行网上办事,并对公众满意度进行统计,从更广阔的渠道获得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找到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低的原因并予以及时纠正,提高单位预算控制效果[4]。除此之外,基层事业单位可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本单位预算绩效进行评估,消除主观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干预,依靠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帮助本单位优化预算方案,提高预算执行度,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增强内部管理与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基层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4   拓宽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为了实现全过程、全面性、全员化的预算绩效管理,基层事业单位必须着重做好下面几点工作:一是将预算监督和控制的关口前移,加强业财融合,细化部门预算和项目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确保预算在单位业务和项目执行中发挥指导作用;二是明确预算资金使用者为第一负责人,尤其要对重点项目破除资金门槛,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监管体系,实时监督和反馈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评估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将部门自评、财务部门评价、公众评价相结合,从不同维度评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所有部门的评估结果,得出基层事业单位履职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准确评价结果;四是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挖掘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存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整改,促进预算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3.5   完善预算绩效监督机制

健全的监督机制是增强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完善监督网络,提高全体成员在预算绩效监督环节的参与度,增强单位全员的危机感和责任心,从源头扼杀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基层事业单位需要加强业财一体化建设,以便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充分沟通,共同对业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与预算完全一致。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上报,以此降低资金风险,维护单位利益。基层事业单位还要设置独立性强的审计部门,利用内部审计防范贪腐问题,减少业务项目的预算外支出。必要时委托专门的中介机构实施专业诊断,快速找到预算绩效监督的漏洞,帮助基层事业单位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改,防止不良情况重复发生,提升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效率[5]。

3.6   加强预算绩效激励约束

首先,基层事业单位要结合战略发展规划和经营业务范畴,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科学细致地划分预算绩效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以增强对单位全员的约束力。其次,将预算绩效评价纳入单位整体考核中,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问责挂钩,加大对违规人员的惩戒力度,强化刚性约束,引起其他部门人员的警惕,坚决杜绝挪用资金和超预算用资情况发生,保证预算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最后,运用多重激励措施提高单位全员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单位各级人员的绩效工资和奖金挂钩,引导单位全员达成共识,形成预算绩效管理整体合力。

4     结束语

基层事业单位全体成员应充分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积极更新思维观念,出谋划策,共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设定恰当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选择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拓宽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完善预算绩效监督机制,加强预算绩效激励约束,从而为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提供可靠保障,推动基层事业单位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燕波.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探索[J].财经界,2022(35):39-41.

[2]文稳,庄加云.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探究[J].财会学习,2022(14):62-64.

[3]张敏.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财富生活,2021(20):62-63.

[4]吴丹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究[J].财经界,2020(9):32-33.

[5]王玲玲.預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J].财会学习,2023(9):63-65.

猜你喜欢
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管理
提高基层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之我见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针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策略探讨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