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飞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组建国家数据局,旨在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2022年底,国家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均对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生态布局,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做出了战略部署。成都2013年成为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智慧产业对智慧蓉城的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面对新机遇,成都应聚焦数字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推进数字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构建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助力智慧蓉城建设。
成都加快数字生态发展的必要性
数字生态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支撑成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是辐射成都都市圈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成都积极赋能周边乡村振兴、融合多环重塑农业,促进成都数字经济与農业生产融合、与成都都市圈的农产品销售物流网络相融合、与成都都市圈的不同产业和不同主体融合;有利于成都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各类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进一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彰显极核城市担当,为我国西南地区提供产业间互联互通、深入融合发展动力。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是服务国家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重要内容。数字生态构建有助于全面巩固长期积累的新经济建设成就和存量优势。近年来,成都已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新经济产业形态方面形成一定发展成果,以系统化思维构建数字生态不仅能巩固已有发展成果,更能激发建设成果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主动抓住建设机遇,可夯实成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领先优势,培育全国省域经济领先发展的新动能。
以创新促进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发展路径
数字生态建设需要依靠数字技术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紧密融合,从而调动各行业的生产力、创造力和供需匹配效率,通过创新手段不断提升个体体验和市场效率,形成价值闭环。智慧城市产业范围大、链条长、领域广,成都要大力发展新基建,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积极转化数字技术成果,减少流通环节,大幅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资源流动能力,实现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5G+互联网”新基建,形成智慧城市产业集群效应。新基建是新型智慧城市转型升级的关键,成都紧紧围绕数字生态建设发展重点,依托5G网络建设、工业互联“一张网”等建设,加速物料、人力资源双向流动,促进信息共享、项目共建,形成智慧产业集群效应。成都要打造以主导产业为5G、AI、新医学等产业5G智慧城先导区,聚集中移动(成都)研究院、新华三、鼎桥、百度、欧珀、中科创达等头部企业及高成长企业,形成5G、人工智能、前沿医学产业集群,构建5G智慧生态圈。依托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核心区,加快形成从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积极探索制造业转型发展新模式,培育积微物联、安瑞智达等一批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深度覆盖,持续开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支持工业企业加快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数字化工具和设备布局,扩大工业企业设备上云规模与效率推进产业数字化,构建高质量工业互联网外网。
二是培育数字生态创新主体,提升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创新能力。成都正在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促进成都成为高新技术创新策源地,提升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的创新能力。成都要在5G智慧生态圈积极推动AI创新中心、前沿医学中心,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中国移动5G产业生态合作伙伴中心等科创平台建设,吸引外部人才、资金,提升市域重点行业和特色领域数字化水平。要打造一批引领型、示范性未来工厂,支持建设全球“灯塔工厂”,开展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创新服务,鼓励企业使用数字化生产单元,提高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积极引培智能工厂自动化集成商,建立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录,完善平台企业、服务供应商与中小微企业的对接机制,推广“硬件+软件+平台+服务”集成服务模式,大力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都服务”集成供应商,提供更为精准的“产品+服务”。
三是促进数字技术成果转化,拓展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数字空间。成都依托高校、研究所加强高校知识圈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打造智慧化、数字化的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为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拓展数字空间和领域。成都不断创新大数据平台建设,建设大数据相关国家实验室及创新平台、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搭建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提供公共数据资源市场化增值服务,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都积极促进数字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引导龙头企业、社会机构、外地资本投入生产,构建数字产品推广应用新通道,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成都科成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中心、西南云计算智慧产业基地等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支持东部新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成都科学城、成都汽车产业功能区、成都医学城等建设存算一体智能数据中心。有序推动成渝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加快推动以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为起步区的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围绕超算中心建设医疗、交通、金融等行业智算中心,推动原有数据中心资源整合,开发行业应用场景。
(作者系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