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承诺疗法对ICU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心理灵活性的影响

2023-03-31 10:58:18邱建华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8期
关键词:总分家属疗法

邱建华

患者因突发危重病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为防止交叉感染,家属不能陪护,容易让家属产生焦虑、回避等心理,引起家属应激反应,降低家属的潜在应对能力[1-2]。若未能及时给予患者家属心理疏导,不仅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其认知能力,导致家属做出不恰当的治疗决策,影响ICU 患者康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家属的心理应激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调节,然而护士通常主要关注ICU 患者的护理,而容易忽略家属的心理需求。接纳承诺疗法是一种新型认知行为疗法,是基于功能情境主义和关系参照理论开展护理,促使个体接纳自我和当下,缓解其应激反应[3-4]。本文以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南平市第二医院70 例ICU 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旨在分析接纳承诺疗法对ICU 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反应、应对方式和心理灵活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本院收治的ICU 患者中选取70 例患者,并将负责患者医疗决策对应的70 例家属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患者预计ICU 住院时间≥2 周;②主要负责医疗决策及患者的照护任务;③年龄≥18 岁;④沟通和理解能力正常。(2)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②放弃继续治疗患者;③决定转院或临时转出ICU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开展本研究。患者家属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家属自我介绍,与其构建友好的关系;为家属介绍关于ICU 患者病情、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过程、护理措施等相关信息,同时介绍ICU 的环境、与患者疾病相关的医疗设备等,帮助家属正确认知患者的疾病状态,让家属了解到本院ICU 的优势,缓解家属因不了解患者病情而产生的焦虑、不安等情绪,帮助患者家属树立信心;告知家属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以及自我调节心理不安、焦虑和心理应激反应的常用方法,如阅读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接纳与承诺疗法。(1)介绍接纳承诺疗法:在与家属建立友好关系后,为家属介绍该疗法的理论基础、干预方案、治疗模型及注意事项等,为家属讲解心理灵活六边形的接纳、体验当下、认知解离、以己为景、明确价值观、承诺行动6 种成分。(2)接纳阶段:告知家属担心患者疾病、回忆患者未得病之前的时光、担心自己无法处理好患者相关事情等属于正常的心理情绪,家属无需逃避或否定。通过“流沙隐喻”原理及“不要想咖啡”实验让家属认识到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感受和体验自己的情绪,使其顺其自然而不是加以干涉,对缓解负面情绪有一定效果[5]。“流沙隐喻”是指假设自己陷入流沙中,当自己试图挣扎则会越陷越深,当自己放弃挣扎而是随着流沙漂浮则可以更好地生存。“不要想咖啡”试验是先为家属详细描述咖啡的性质,并要求家属不要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想关于咖啡的任何事物。(3)认知解离阶段:指导家属区别文字含义和实际意义,避免家属陷入对应想法中。通过提问家属“自从患者进入ICU 以来,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有发生吗?”让家属认识到自己的担心是一种心理想法,而不是事实,由此引导家属放下负面情绪,并以冥想的方式引导家属调整、放缓自己的呼吸,并将负面情绪想象成呼出的气体,会随着呼吸逐渐变淡而减轻,直至消失。(4)体验当下阶段:鼓励家属有意识地关注当下所处的环境和心境,且不加以判断或评价,而是感受患者在ICU 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感受朋友、其他家人的关心和支持,而不是担心患者的病情、回忆过去。指导家属练习冥想和正念技巧,帮助家属关注当下。(5)以己为景阶段:改变家属错误的概念,引导家属积极地接受患者在ICU 住院的事实,认真配合护理人员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主动关注患者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选择恰当的治疗决策,对于自己的应激反应及因应激反应造成的后果,积极寻找弥补方法,减少应激反应对自我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影响。通过“棋盘比喻”引导家属明白自己同时拥有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让家属意识到自己可以接受自己不同的心理情绪,继而接受自己的消极情绪,而不再将自己的消极情绪视作一种威胁。“棋盘比喻”是指家属在面对摆着对阵的黑白棋子时,若将黑棋代表消极情绪,白棋代表积极情绪,当家属努力让白棋赢过黑棋时,引导家属认知认识到自己只是棋盘,同时有黑棋和白棋,即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同时存在。(6)明确价值观阶段:护理人员先向家属提问“在您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导家属通过思考认清自己的价值;接着询问家属“您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会怎么做?”“假设您的亲人(指患者)好转后,当有人问起他(指患者),在他ICU 住院期间您是如何做的?您希望他(指患者)如何回答?”由此帮助家属明确自己在患者ICU 住院期间的价值;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家属按照自己希望的生活方式生活,并记录自己的改变。(7)承诺行动阶段:首先,让家属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制订可行性目标;其次,将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将目标具体化;然后,让家属写下并说出自己承诺的目标,将目标公开化;最后,让家属自觉按照目标行动。(8)克服障碍阶段:鼓励和帮助家属克服在兑现承诺时所遇到的各种障碍,如难以坚持、制定的目标过高等。两组护理干预均为2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心理应激反应:于护理前、护理2 周后采用压力反应问卷(stress response questionnaire,SRQ)进行评估,该问卷通过28 个计分条目评估填表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症状及程度,按心理应激理论的情绪反应、躯体反应和行为反应三方面编制,按1~5 等级计分,情绪反应共12 个条目,躯体反应共8 个条目,行为反应共6 个条目,余2 个条目归属于综合反应,满分为140 分,问卷总分越高表示应激反应程度越强烈[6]。(2)应对方式:于护理前、护理2 周后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进行评估,该问卷分为“面对”(32 分)、“回避”(28 分)、“屈服”(20 分)3 个分量表,问卷共20 个问题,采用1~4 级积分法,问卷满分80 分,问卷总分越高提示医学应对方式越积极[7]。(3)心理灵活性:于护理前、护理2 周后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second edition,AAQ-Ⅱ)进行评估,此问卷共7 个问题,采用1~7 级积分法,共49 分,问卷总分与心理灵活性呈负相关[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7 例,女18 例;年龄31~63 岁,平均(47.63±6.18)岁;与患者的关系:夫妻13 例,兄弟姐妹6 例,母子或父子14 例,其他2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29~64 岁,平均(48.03±5.93)岁;与患者的关系:夫妻14 例,兄弟姐妹5 例,母子或父子13 例,其他3 例。两组患者家属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SRQ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RQ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 周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RQ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SRQ评分比较[分,()]

表1 (续)

2.3 两组MCMQ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MCMQ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 周后,观察组MCMQ 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MCMQ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MCMQ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AAQ-Ⅱ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AAQ-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 周后,观察组AAQ-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AAQ-Ⅱ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AAQ-Ⅱ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ICU 患者家属十分容易因对患者病情了解不多、无法亲近患者等产生应激反应[9-10]。此时患者家属需要接受心理方面的护理,以缓解焦虑、恐惧、担忧等情绪,消除自身应激反应。

在常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虽然向家属介绍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等内容,且向家属分享了一些常用的心理护理技巧,但大部分家属无暇顾及自身情绪,难以有效达到缓解家属不良心理情绪,减轻家属应激反应的护理效果。接纳承诺疗法则由护理人员引导家属调节心理状态[11-12]。在本研究中,家属接受接纳承诺疗法后其SRQ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家属,而MCMQ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也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接纳承诺疗法有助于减轻ICU 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反应,并改善家属的应对方式[13-14]。相较于常规护理,接纳承诺疗法充分考虑到在亲人(指患者)入住ICU 期间家属无暇顾及自身心理和生理状况的问题,由护理人员给予家属引导,使家属接受自己的不良情绪,并让家属转变对不良情绪的认知,并通过让家属感受当下、接受自己存在不良情绪,从而转变家属对待不良情绪的心态。此时,家属通过接纳、认知解离等护理措施,已经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及心理压力等对自身行为的影响[15-16]。此外,对家属采用接纳承诺疗法可以在稳定家属心理状态后,引导家属将注意力转移到价值观层面,帮助家属从担忧、不安等情绪中解离出来,减轻应激反应[17-18]。

研究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家属AAQ-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对ICU 患者家属实施接纳承诺疗法有助于提高患者家属心理灵活性。当消极情绪或心理压力不易影响家属时,不仅可以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家属应对方式,还可以让家属有更多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如积极了解患者的病情、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等,此时护理人员通过帮助家属明确价值观的方式让家属重新关注自己,认清自己的价值,并引导家属制订可行性目标,让家属有意识地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其他方面,而不是担心患者的病情或是担心治疗费用问题等[19-20]。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家属由开始面对患者入住ICU 时担忧、不安、焦虑等情绪转变成接纳自我情绪并进行客观观察,而不再抗拒、逃避,继而改善家属心理灵活性[21-22]。

综上所述,对ICU 患者家属实施接纳承诺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反应,让家属消极应对方式转变成积极应对方式,改善其心理灵活性。

猜你喜欢
总分家属疗法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等数学(2018年8期)2018-12-01 00:48:55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