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star模型循证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3-03-31 10:58:18林舒琴赵雪枝周国香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8期
关键词:外展患侧上肢

林舒琴 赵雪枝 周国香

乳腺改良根治术系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该术式能保留胸大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因术中需清扫腋窝淋巴结,可导致患者上臂淋巴回流受阻,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患侧上肢水肿、运动受限,若无法开展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残疾[1]。此外因患者多存在生理不适、心理压力、伤口麻木、皮下积液,极易诱发焦虑抑郁情绪[2]。常规护理多侧重于饮食饮水指导,无法有效满足临床干预需求。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系新型的循证护理模式,强调经文献检索、分析汇总等多种途径将科研结果与患者临床诉求有机整合,通过合理干预来促进患者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心理应激,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125I 粒子植入治疗后患者具有较好效果[3],但目前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选取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2018 年1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200 例开展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200 例。纳入标准:(1)符合《乳腺癌诊断》中乳腺癌诊断标准[4];(2)接受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5];(3)入院前无其他乳腺手术史。(4)神志清晰,能做出自主判断。(5)年龄≥24 岁的女性。排除标准:(1)无法耐受抗癌药物;(2)处于哺乳期;(3)中途退出。随机分为对照组(100 例)和研究组(100 例)。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指导患者术后饮水、饮食。术后1 d 内指导患者开展十指运动、握拳运动、上肢伸屈等床上活动,15 min/次,2 次/d,连续干预3 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连续干预3 个月。(1)建立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专项小组,明确主要问题。经查阅文献、整合临床经验等多种途径,明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诱导因素及心理状态较差的主要原因。其中术后并发症的诱导因素有:患者因伤口包扎后憋气,患者自行调整包扎,容易诱导包扎松动、皮下积液。术后关节活动不规范导致引流管脱位、淋巴水肿。心理状态较差的主要原因有:康复周期长,患者难以有效坚持完成功能锻炼计划;缺乏家属鼓励及同伴支持导致患者对干预措施的依从性不高。(2)制订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方案,护士经培训后开展实践。①应对包扎伤口松动问题,术前开展肌肉放松训练及腹式呼吸训练指导患者深呼吸,确保每例患者掌握。每日定期观察伤口包扎的松紧度,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及时发现不适,并调整,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不适感。②观察并记录患者每日引流量、引流液体颜色,检查引流管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引流管打折、受压、扭曲、阻塞等异常情况。③指导功能锻炼,术后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开展伸指、握拳、肘关节屈伸锻炼,10 次/组,2 组/d;术后第1 天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前伸、后伸及肘关节屈伸锻炼,10 次/组,3 组/d;术后第2 天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前伸、后伸锻炼,10 次/组,5 组/d;术后第3 天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外展锻炼,外展活动度不超过15°,10 次/组,6 组/d;术后第4 天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外展锻炼,外展活动度不超过30°,10 次/组,7 组/d;术后第5 天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外展锻炼,且外展活动度不超过60°,10 次/组,8 组/d;术后第6 天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外展锻炼,且外展活动度不超过90°,10 次/组,8 组/d;术后第7天导患者开展肩关节旋转锻炼,10 次/组,8 组/d。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护士观察患者伤口引流量、颜色、性状,与主管医师共同配合,视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功能锻炼方案,减少活动不规范影响患者伤口愈合。④开展心理辅导,开展同伴教育,邀请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通过网络视频、现场宣教等形式向其他患者讲解术后伤口包扎引流、坚持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术后伤口包扎引流可降低淋巴水肿、皮下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坚持功能锻炼可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开展床旁心理交流,鼓励患者积极交流、主动倾诉负面情绪;加强家属参与,指导家属监督、协助患者完成功能训练,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1)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经圆盘量角器测量患者患侧上肢前伸、后伸、外展的最大活动夹角。(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随访3 个月期间淋巴水肿、切口麻木、皮下积液并发症发生情况。(3)心理状态: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总分均为100 分,评分与患者心理状态负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经SPSS 20.0 中文版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年龄27~54 岁,平均(45.31±3.82)岁;病理分型:导管癌69 例,小叶癌18 例,其他13 例;TNM 分期:Ⅰ期41 例,Ⅱ期49 例,Ⅲ期10 例。研究组年龄26~55 岁,平均(45.57±3.39)岁;病理分型:导管癌63 例,小叶癌21 例,其他16 例;TNM 分期:Ⅰ期43 例,Ⅱ期46 例,Ⅲ期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侧前伸、后伸、外展最大活动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前伸、后伸、外展最大活动角度均较干预前增大(P<0.05),且研究组前伸、后伸、外展最大活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对比况[°,()]

表1 两组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对比况[°,()]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00%)高于研究组(5.00%)(χ2=7.354,P=0.007),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2.4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干预前两组SAS、SD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

表3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分,()]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环境、遗传、激素等多种因素可诱发乳腺癌,目前乳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系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疾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系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具有手术创伤较低、安全性较高、根治效果良好的特点,但因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制动、手术创伤操作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普遍存在患侧上肢功能受限的症状,淋巴水肿、切口麻木、皮下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心理状态[6]。

常规干预多以饮食指导和常规活动指导为主,具有一定效果,但因缺乏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精细化、系统化干预,术后患侧上肢功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受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将循证护理理念逐步实施到临床干预中,坚持发现问题、综合证据、实践整合、效果评价的逻辑,以患者为中心,遵循现代循证护理观念,依托程序化思维系统且高效地解决临床护理问题[7-9]。

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患侧前伸、后伸、外展最大活动角度均较干预前增大(P<0.05),且研究组前伸、后伸、外展最大活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表明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究其原因: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提倡术后早期在护士的指导下开展患侧上肢冠状面、矢状面适度活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有效避免术后组织发生瘢痕粘连,且可显著缩短肩关节活动的开始时间,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早期患侧上臂血液循环,保持患侧关节灵活性及肌肉弹性,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促进患侧上肢活动功能恢复[10-13]。

本研究中,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00%)高于研究组(5.00%)(P<0.05),表明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通过明确并发症的诱导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帮助患者明白术后伤口包扎引流、坚持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避免患者因伤口包扎憋气而自行调整导致包扎松动、皮下积液;同时开展针对性的功能康复训练,避免因术后关节活动不规范导致引流管脱位、淋巴水肿。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伤口愈合,改善伤口周围血液循环,减少切口麻木的发生[14-16]。

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究其原因: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明确患者临床症状来制订针对性的系统干预方案,可有效促进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生理性不适;同时积极开展心理辅导,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干预过程,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17-20]。

综上所述,ACE-star 模型循证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外展患侧上肢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更 正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保健与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 06:33:08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08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国自行车(2018年4期)2018-05-26 09:01:53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健康博览(2016年6期)2016-05-14 09:54:10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