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3-03-30 09:36姜卓然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西酞氮平普兰

姜卓然

抑郁症是一种具有高自杀和致残风险的精神疾病。睡眠紊乱是抑郁症患者中特别典型的症状,严重睡眠紊乱的发生极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自杀倾向,是特别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对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而直接的影响。失眠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身体的康复,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和自理能力[1-3]。应高度重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本研究选择本院2018年 1月~2019年12月8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探究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单药组与复合组,每组40例。单药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7.67±3.12)岁。复合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7.21± 3.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单药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1次/d,10 mg/次,于晚间口服,连续治疗8周。

复合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西酞普兰治疗方法与剂量同单药组;米氮平1次/d,15 mg/次,于晚间口服,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心理,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总分 21~35分为轻或中度抑郁;总分<8分为无抑郁症状。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总分0~21分,评分越高患者睡眠质量越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无效:治疗后,HAMD评分无明显下降,失眠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有效:治疗后,HAMD评分降低3~7分,睡眠改善;显效:治疗后,HAMD评分降低>7分,睡眠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抑郁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合组抑郁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单药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复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抑郁是情绪紊乱的一种,抑郁患者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轻者表现出消极情绪,重者会感到悲伤甚至悲观,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抑郁症临床症状以睡眠障碍最为常见。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往往在某种程度上高估了他们的睡眠,负面的思考和情绪使他们无所适从,这使他们的情绪、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4-6]。临床调查对象通常为住院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较重,造成一定的选择性偏差,因此,需要将睡眠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影像学结合起来探讨抑郁与睡眠的关系,但关于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是否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预后,尚需进一步研究[7-9]。

临床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中存在睡眠维持障碍、早醒、体重减轻、精神运动性躁动同时存在,提示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觉醒功能增强。促使中枢神经系统觉醒的生物改变,如去甲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亚临床研究表明,脑桥中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受体的“快速眼动”细胞驱动和维持快动眼睡眠(REM),中缝背核和蓝斑中的单胺能细胞发挥“快速眼动闭合”作用,5-HT神经元向脑桥投射抑制胆碱能细胞的激活,从而阻断、抑制或延长 REM睡眠,证实了5-HT水平降低与抑郁症有关,说明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各种抗抑郁剂对睡眠有不同的影响,一些药物会导致药物性睡眠障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最常用的抗抑郁剂,会抑制 REM。在标准剂量范围内,氯丙咪嗪和抗苯环利定潜在作用最大。先前的研究显示,服用TCAs后 REM抑制和抗抑郁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提示抑制 REM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高复发率和对 REM的抑制可能是抗抑郁疗法的关键。REM抑制可通过 去甲肾上腺素(NE)或5-羟色胺(5-HT)神经传递进行调节。举例来说,5-HT1A受体激活剂可以延长 REM的潜伏期。但是,研究也证实,一些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并不能像曲唑酮、米安色林那样对 REM有抑制作用。但是,新的研究证实5-HT2A/2C受体对慢波睡眠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举例来说,5-HT2A/2C受体拮抗剂(Ritanserin)对正常人、失眠者、抑郁患者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5-HT2A/2C受体激动剂作为对照,可以降低慢波睡眠。

抑郁症治疗的重点是抑郁性失眠,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而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情绪的进一步恶化。当前临床以抗抑郁药为主,辅以镇静催眠药以提高疗效[10-1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和 SSRIs是常用的抗抑郁剂,它们可以通过提高 NE中心活性和5-HT发挥作用。西酞普兰是一种 SSRIs类药物,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增强5-HT中枢神经功能。西酞普兰为选择性5-HT摄取抑制剂,具有较高的相对选择性,能有效地抑制5-HT再摄取,但对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无明显影响,对乙酰胆碱、组胺、氨基丁酸、阿片和苯二氮受体无明显影响。本品不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不损害认知、精神活动、肝毒性、耐受性及依从性,适合抑郁症的长期治疗,其安全性高,可降低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且西酞普兰不影响肾、血,安全性高。

米氮平作为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对人体多种受体系统发挥药理作用,主要用于幻觉、妄想、情绪高涨、言语障碍等阳性症状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动物实验中,米氮平对多巴胺、5-HT、组胺、肾上腺素等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米氮平口服吸收效果很好,一般在6~8 h内血浆浓度达到峰值,不受饮食的影响。对早期疗效较好的患者,米氮平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发挥作用。米氮平能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的中枢神经系统释放,起到抗抑郁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5-HT水平降低所致的抑郁,上述二者合用可提高疗效,改善睡眠质量,稳定患者情绪。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复合组抑郁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抑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抑郁性失眠,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睡眠质量是诊断抑郁的标准之一,所以药物选择以催眠镇静为主。西酞普兰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HT的重新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增强中枢5-HT能神经的功能。米氮平能促进中枢5-HT和NE神经递质的释放,提高NE和5-HT的活性。结合本研究结果表明,两药合用比单药更能提高疗效,改善睡眠质量,改善抑郁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可缓解抑郁,改善睡眠,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西酞氮平普兰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利培酮和奥氮平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性激素和体质量的影响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